這個真的是一個壞消息,方圓數(shù)十萬里之內(nèi)都不見一個人影??赡苋慷急惶焓m圣人給挪走了,這可真是致命的一擊。
王者的手段也很不凡,挪動王國并不困難。但是他可不像是圣人的那般,可以將一個王國人口完整的挪動數(shù)十萬里甚至更遠(yuǎn)。那樣消耗太大了,移動一個王國既要保持高速的移動又要給王國施加保護,就算是大成的王者也做不到了,非圣人不行。
數(shù)十萬里之內(nèi)甚至更遠(yuǎn)可能都沒有人,這就是一個陰謀。
從來沒有想過人口也是一個難題,數(shù)十萬里甚至數(shù)百萬里,就算是修行者趕路一般也要進(jìn)行傳送,更別說是搬運一個王國了。
而且傳送一個人可以,傳送一個王國那樣的消耗就太驚人了。數(shù)量太多了,就算把整個圣地的資源都用上,只怕都不夠。
現(xiàn)在是什么方法都用不上,陷入了無人的情況,暫時圣地是沒有什么危機,但是這個事情不解決,幾百年后圣地傳承就會出現(xiàn)斷層。這種事情其他的圣地應(yīng)該從來都沒有遇到過,也沒有借鑒的方案。
這難道就是天生宮真正的目的嗎?可是這是為什么呢?真的想不通,要是想要滅絕他們這兩個圣地,一個全盛時期的圣靈,絕對可以做到,完全不用這么拐彎抹角,這么做也不像是圣靈一族的風(fēng)格。
另外一邊,玉煌對有兩個圣地的遭遇不知道他也猜得到。因為正是他一手的操作,造成了這個局面。兩個圣地方圓百萬里之內(nèi)都沒有人煙,這一個結(jié)果正是他所造成的,專門針對兩個圣地。
到了這一步計劃已經(jīng)是初步完成了,但是玉煌還不滿意,既然做了那就做到底。不只是兩個圣地周圍的地區(qū),他想的是集中整個北原的人口。
玉煌現(xiàn)在做的就是直接掐斷圣地附近生源,斷絕亂古大帝拜入這兩個圣地的最大可能。但是這還不夠,幾個國家只是弟子來源之一。在一些貧瘠的地區(qū),距離圣地很遠(yuǎn)的地方,一些國家可能也有修行之人。
但那也都像是葉凡修煉的洞天一樣,都是很低級的門派,只能引導(dǎo)人們踏上了修行之路。
這種低級門派存在的價值,也都是為了圣地輸血,這個不是他們想要的,但要是真的出了那種天資卓越的弟子,他們也根本就留不住。
在這種洞天修行,只會限制弟子的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想要更進(jìn)一步,只有走出池塘邁向更廣闊的天空,就像是后世的葉凡那樣。
所以往往出現(xiàn)了卓越的弟子,還不如純粹的把弟子送入圣地之中,以后發(fā)達(dá)了還有一份情分在。像是這些小勢力,并不像東荒那樣是哪一個圣地的下屬組織,他們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圣地,玉煌就是要斷絕這種可能性。
玉煌還在努力的搜尋北原上面所有的國家和部落,不管再小了哪怕是一個村子,十幾口人,他都不放過。
北原很大,就算是一個圣人全力飛行也需要很久,別說是還要找人,搬運。這是一件很耗費時間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耗費精力的事情,但是玉煌還是要去做。
還好,就像原著所說,北原地廣人稀,雖然很大但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卻很少。
玉煌記下來的時間,一直都在北原上探索,足跡踏遍了北原的每一個角落。這有一點像是昔日阿彌陀佛大帝,曾經(jīng)的西漠也是這樣,比之北原還不如,很多地方并不適合人居住。
后來阿彌陀佛大帝證道來此傳教,徒步丈量,足跡遍布西漠,所過之處蓮花遍地,化荒原為凈土,這才有了西漠很多適合居住的地方。
他現(xiàn)在和阿彌陀佛大帝做的事情很像,都是想要獨霸一域傳播信仰。但是他和阿彌陀佛大帝也有一點不同,阿彌陀佛大帝是傳教整個西漠,蓮花處處開,傳承也并不局限于須彌山。只要是信仰佛教信仰,阿彌陀佛的,都可以在西漠立足。
玉煌就做得比較干脆了,兩個圣地還在。雖然不算是威脅,但也是兩個麻煩。暫時沒有強行的攻滅兩個圣地的想法,那也就只有把所有的北原的人口都集中在他這里,這才是絕對百分之百的保險。
他要以整個北原的人口和資源供養(yǎng)一地,要打造一個北原最強的圣地,最強的天圣宮。
“運氣不錯。”玉煌看著腳下的一個小山包,有重大發(fā)現(xiàn)。
玉煌出手,搜天鎖地,從地下拘出來一條龍脈,這次運氣不錯。他已經(jīng)好久都沒有找到人煙,但是玉煌一直沒有放棄,人少無所謂,但是整個北原必須都探索完,都集中。
在這中間,他也不是只是在尋找人口。他在這個中間,利用學(xué)來的尋龍術(shù)以及自己的天眼,也在北原搜尋龍脈。之前一直沒有什么大的成果,都是一些細(xì)小的龍脈,不成氣候。但一次不同,一條祖龍脈,足夠保證一個圣地興盛不衰,繁榮昌盛。
這真的是一條巨大的龍脈,像是一條巨大的石龍,隱藏在地下。顯露在地上的那個小山包,只是他的身軀的一角,為什么叫龍脈?就是他模樣像龍,龍頭龍身甚至連龍爪都有,除了是石頭所化,幾乎就和一頭真龍一樣。
他就說嘛,北原這么廣大的地方,怎么連一條像樣的龍脈都沒有。
玉煌沒有絲毫的客氣,就準(zhǔn)備把這個帶回天圣宮,就是不知道北原還有多少這樣的龍脈,如果可以的話,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雖然在北原造就一個真正九十九龍山不太現(xiàn)實,那是帝尊抽干了多少的生命源星才湊齊的龍脈,但要是有機會的話,他也想模擬一個微縮型版的九十九龍山,仔細(xì)研究一下源術(shù)。
玉煌將龍脈放在了明月湖中,并且纏繞島一圈,令龍脈的龍氣時刻滋養(yǎng)著島上的生靈。
玉煌回到天圣宮,十幾年過去了,這里變化很大。幾乎他每一次搬運新的人口過來,都會有一次新的變化。
明月湖周邊的國家越來越多,總?cè)丝诂F(xiàn)在都有十幾億了,人口多了,事情也就變得繁雜。玉煌每次回來都會停留上一段時間,現(xiàn)在是高速發(fā)展的時間段,很多事情都要他親自拿決定。
玉煌回到了自己的王座上,下面葉凌在為他匯報現(xiàn)在的情況。
“天圣教現(xiàn)在飛速發(fā)展,教主需要定下來了?!?p> “然后太虛教和求道宮又不知道從哪里聚集了一些人口,您看還要不要處理。”
嗯,天圣教嗎,十幾年前只是搭了一個草班子,現(xiàn)在經(jīng)過發(fā)展,發(fā)揮的還不錯。但現(xiàn)在卻又不一樣了,周邊又新搬過來了幾個國家,還要重新擴張,事情很多。
天圣教之前一直沒有一個主事的人,現(xiàn)在都是葉凌在代理,玉煌現(xiàn)在要重新考慮圣地和天圣教要不要合一,合一的話那就像是須彌山佛教那樣,并不是說有什么不好,但是宗教氛圍太重了,他并不是很喜歡。
他更欣賞的模式是像天庭那樣,強大的組織圣地才是主要的,信仰才是副要,但是他現(xiàn)在還沒有葉凡建立的天庭那樣,君臨八荒,強大的實力。而且葉凡的這種模式也有缺陷,也就只有他才行得通。
他強大的時候,人們會記得他的功績,自然信仰源源不斷。但是萬一他出了事情,人們是會遺忘的,沒有組建專門的教派沒有自己的教徒,人們會漸漸的遺忘他,不再去信仰,只是作為一個傳說。
這一點佛教就好多了,有堅定的信仰,獨屬于自己教派的佛教徒。就是阿彌陀佛逝去的無數(shù)年,他的教徒依舊遍布整個宇宙,信仰之力依舊源源不斷。
“葉凌,天圣宮也先由你來執(zhí)掌?!庇窕蜎Q定還是先把教派交給葉凌,現(xiàn)在確實是無人可用,而且這段時間葉凌做的也很好。
在他執(zhí)掌的這段時間,頻頻顯圣,沒有其他勢力插手的情況下,天圣教開始飛速的發(fā)展。葉凌編輯了天圣教的圣經(jīng),現(xiàn)在還是很簡陋,主要都是一些引導(dǎo)人向上的教義,不要觸碰為人的底線,沒有很復(fù)雜,甚至沒有深刻的哲學(xué)理念,但是這樣也很好適合發(fā)展,人們?nèi)菀桌斫饨邮堋?p> 他不打算學(xué)習(xí)天庭的那種模式,也并不打算學(xué)習(xí)佛教的那種模式。他準(zhǔn)備把天圣教和天圣宮分開來,以天圣宮為主在后面支持天圣教,天圣教要對外發(fā)展信仰,天圣宮吸取修道的人才。
“那兩個圣地的人口您還要處理嗎?”
“當(dāng)然了,我會走一趟?!?p> 兩個圣地重新又聚集了一些人嗎?有點小看他們了,原來還以為他們沒有一點辦法呢。
不過這個不重要了,現(xiàn)在不管他移過來多少人,北原所有的人口只能集中在他這里。
玉煌再一次出手直接把那里的人通通都卷走了,人數(shù)不多只有幾萬人,十幾年了才聚齊這么一點人,看來之前的事情還是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