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昭是真覺得這發(fā)簪挺好看的,但看姐姐的臉色和旁人偷笑的模樣,也猜到在許多人眼里這發(fā)簪大約不怎么好看,見狀從宋懿蘭手中拿走了發(fā)簪,道:“阿姐,我們重新選一支吧!”
宋懿蘭輕輕一笑,正要去拿另一枚發(fā)簪,卻突然頓住手,往另一側的雅間看去,只見門口的布簾微微晃動,顯然剛剛那里確實有人。
“阿姐,你看這支發(fā)簪怎么樣?”宋懿蘭走神的片刻,宋云昭又挑了一支,吸取了剛才的教訓,這回宋云昭留心了宋懿蘭的衣裳妝容,挑了一支鑲紅寶石的發(fā)簪,見宋懿蘭沒看他,“阿姐,你在看什么?”
“哦,沒什么的。”宋懿蘭回過神來,去看宋云昭手中的發(fā)簪。這回宋云昭挑中的,算是符合大眾審美的紅寶石發(fā)簪,雕琢成紅梅的形狀,點綴著紅寶石,很有些紅梅傲雪的風骨。
“小公子眼光好,這支發(fā)簪是店里老師傅的手藝,紅寶石是東家從西域得的,滿京城再找不出更好的了!”不似先前的為難,這回小二是真心實意的夸贊,不說這位姑娘生得美,搭配這枚發(fā)簪越發(fā)出眾,就是這枚發(fā)簪的價格也不辜負他的夸贊。
聽小二這么夸贊,宋云昭便來了興頭,拿著發(fā)簪在宋懿蘭頭上比劃了一回,小心地簪上,笑道:“阿姐生得好看,戴什么都好看!”
宋懿蘭噗嗤一笑,道:“阿昭今日是抹了蜜才出門的嗎?”
宋云昭被宋懿蘭取笑也不惱,一面叫小二算賬,一面道:“我就買這支送給阿姐了,也不用取下來了,我這就付錢。”
宋懿蘭瞧他高興,也就由著他去,自己就站在余地,看柜臺上擺放的其他物件,等宋云昭結了賬過來。便在這片刻間,宋懿蘭又感覺到有人再看她,有先前的經(jīng)驗,這回宋懿蘭直接回頭,只見那邊雅間門口,一雙手快速的放下簾子,躲回雅間里面。
從銀樓出來,宋云昭遇見了吳品言,難得休沐,吳品言要去書坊,宋云昭也就告別了宋懿蘭,跟吳品言一道去了書坊。
宋云昭與好友一道離開,宋懿蘭也沒有在外面逗留,直接回了府。
回到近春園,宋懿蘭換了家常衣裳,將宋云昭送的發(fā)簪拿在手中細看,不由笑道:“這發(fā)簪,要不少銀子吧!”
“奴婢在旁邊看著呢,花了世子六十兩銀子呢!”杏雨在旁邊笑道,金簪又鑲了紅寶石,便是不重,價格也不便宜,何況還得看那手藝呢。
宋懿蘭記得宋云昭那盤棋只得了五十兩,不由也笑了。好在宋云昭每月除了月錢,她也會另外給他一份,就想著弟弟漸漸大了,手頭總要寬松些才行,一下子拿出六十兩不算少,但也不至于叫他捉襟見肘。這樣想著,宋懿蘭又道:“我記得庫房里還有一套上好的筆墨,拿去給阿昭吧,省得他再花錢買筆墨?!?p> 青柳答應著去取宋懿蘭說的筆墨,杏雨便替宋懿蘭將卸下來的首飾裝好,只聽宋懿蘭道:“杏雨,在銀樓時,你也看到了吧!”
杏雨的手頓了頓,點頭道:“奴婢看見了,姑娘,可要奴婢去打聽打聽?”
宋懿蘭手上拿著發(fā)簪,目光似乎看向遠方,終究搖了搖頭,“不必了,既然斷了緣分,再見面,對她對我都沒什么好處?!?p> 宋懿蘭這么說,杏雨也不再勸,只收拾好東西退了出去。杏雨是自小就服侍宋懿蘭的,在宋懿蘭記在慧寧長公主名下之前,杏雨和宋懿蘭同謝姨娘住在一起。
謝姨娘不能說不好,她是貧寒人家出身,偏生了一副絕美的相貌,無意間惹了宋三爺?shù)淖⒁?,就被強納進了國公府。謝姨娘不圖宋家富貴,對宋三爺也不愿逢迎討好,加上謝姨娘性子軟,初時的新鮮勁過去之后,宋懿蘭跟謝姨娘的日子實在不好過。也就是那時,宋懿蘭得了慧寧長公主的青眼,在宋三爺過世之后,將謝姨娘遠遠地送走,又將宋懿蘭記在了自己名下。
宋懿蘭不是不想念生母,她帶著記憶來到這個世界,最初彷徨無助的時候,都是謝姨娘悉心呵護著她,正是因為如此,宋懿蘭更希望謝姨娘能有一個好的歸宿。宋懿蘭記得長公主曾經(jīng)說過,謝姨娘后來改嫁的是早年青梅竹馬的鄰家哥哥,不嫌棄謝姨娘曾經(jīng)嫁過人,待她很好,如今來到京城,想來是隨她的丈夫進京趕考吧!丈夫過世了妻子可以改嫁,妾室另嫁也沒什么不可,但宋懿蘭總希望生母能少些坎坷。
遇見了謝姨娘,宋懿蘭的情緒難免有些波動,但她畢竟不是真正的十五歲少女,很快將心情平復了下來。
宋云成的婚禮之后,宋清蘭的婚事也開始提上日程。宋清蘭已經(jīng)十六歲了,而淑妃也希望吳王能早日完婚,親事既然定了下來,接下來便是定下婚期。雖然有賜婚,但婚禮的習俗也不能省,只是宋清蘭要嫁到皇家,許多禮儀便由宗正來操辦。
反倒是早就定下親事的崔家,在宋懿蘭及笄之后,也沒什么動靜。宋懿蘭的父親和嫡母都不在了,楊氏自然不愿操心,何況這事也確實沒有女方先提的,宋老夫人雖然心里記掛著,可想著宋清蘭還沒出嫁呢,也就將這事暫時放下了。
宋懿蘭看出了宋老夫人的心思,但總不能自己跑去跟她說,崔謹沒有悔婚的意思,只是長幼有序,崔家要到宋清蘭出嫁之后,才開始走婚禮的流程。這話也不是宋懿蘭跑去問崔謹?shù)?,而是崔謹特意找到宋懿蘭的,同她解釋了這些,叫她不要擔心。
要說與婚后的生活相比,宋懿蘭其實更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雖然在宋家的日子免不了大大小小的煩惱,但人總難免對未知的生活懷著憧憬和恐懼,何況這個時候來說,做人家媳婦可遠遠比不得出嫁前做姑娘。雖然如此,但宋懿蘭萬萬沒想到,她沒等到崔家正式上門提親,卻得到了崔家退親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