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風(fēng)華:神級皇太孫

第110章 歷史選擇了朱棣

大明風(fēng)華:神級皇太孫 海角思路 2314 2021-10-29 21:53:21

  “而這些,您自問,若您為君,能做到么?”

  朱瞻基目光灼灼,道出驚天一問。

  朱瞻基原本想,自己如此問,建文帝或許會有不少心里話要說吧。

  屆時,或許可以試探出他當和尚的真假?

  但朱瞻基的如意盤算,落空了。

  建文帝沉默不語,不喜不悲,閉目靜坐,默念經(jīng)文。

  沉默。

  二人又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朱瞻基似乎醒悟,啞然失笑,隨后朗聲說道:

  “大伯,小子落入下乘了,不該有此一問,實在唐突,失禮了。”

  建文帝平靜說道:

  “無妨。老僧現(xiàn)在可回答你了?!?p>  “帝王事,帝王做。”

  “我為老僧,當誦經(jīng)念佛,侍奉佛祖?!?p>  朱瞻基微笑點頭,道:

  “大伯說的好,帝王事,帝王做!”

  “和尚事,和尚做!”

  “那大伯,您為何叫我來?”

  說完,朱瞻基目光一凜。

  “我是永樂帝的臣子,您現(xiàn)在雖是和尚,但曾經(jīng)您是帝王;”

  “永樂帝若知曉我來見你,會作何感想?”

  “大伯,您真的甘心情愿做一個山野和尚么?”

  朱瞻基的言語中,殺意凜然!

  朱瞻基的內(nèi)心,想的是:

  老和尚,我就不信你真的心堅如磐石;

  我就不信破不了你的防!

  建文帝平靜的回答:

  “我自問不是一個得道高僧;”

  “但我亦無私心雜念算計你?!?p>  “你不理解,但永樂帝理解,他不會為難你。”

  “見你,只是想見,你的那番言論,驚天地泣鬼神;

  就算佛祖聽聞,也會忍不住看一眼你的廬山真面目;”

  “老僧聽聞后,也驚為天人,想見你一見,亦無可厚非?!?p>  朱瞻基打消了繼續(xù)試探的念頭,心說你和爺爺?shù)亩髟?,自有你們解決。

  我一個后輩晚生,干嘛要操這份閑心呢。

  “大伯謬贊了,小子慚愧?!?p>  朱瞻基如此說,算是默認了那番充滿激情的演說,充滿無限美好的夢想,是自己的手筆。

  而不是朱棣的手筆,只不過自己需要借助朱棣的名號,讓臺下百姓更加信服。

  和建文帝簡短交流后,朱瞻基覺得在建文帝面前,自己氣場始終不夠。

  不管怎么說,建文帝曾經(jīng)也是登上帝王寶座的男人,渾身自有一股帝王威儀。

  朱瞻基雖然獲得帝王威壓,但還沒有當皇上,無法施展出帝王威壓的真實氣勢。

  “太孫,你說的對!”

  “那個夢想,即是永樂帝的夢想,也是太子的夢想,也是你的夢想!”

  “永樂帝是現(xiàn)在的帝王,朱高熾未來的帝王,而你,朱瞻基,是繼任者?!?p>  “百年內(nèi),你們祖孫三代,都會朝著這個夢想努力,朝著這個夢想奮斗!”

  “永樂帝的殺伐果斷,意志堅定;”

  “太子朱高熾向來仁政愛民,懂得與民休養(yǎng)生息;”

  “至于你,朱瞻基,我們雖然接觸不多,但我依然感覺到你胸藏太祖的狠厲;”

  “又兼具太祖爺?shù)闹腔?;同時有你爹的仁慈;”

  “你,將來,會是一個好帝王!”

  “有你為君,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建文帝依舊一臉平和的說道。

  “大伯謬贊了,不過小子會努力!

  敢問大伯,如何評價太祖爺?”

  建文帝聽到朱瞻基想讓自己評價朱元璋,神色微微凝重,沉默半晌,嘆了口氣道:

  “這個問題,老僧原話問太孫,太孫將如何作答?”

  朱瞻基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滅元歸漢,僅此一條,太祖爺就堪稱千古一帝!”

  “他曾言,官不聊生,不可怕;民不聊生,才可怕!”

  “所以對貪官污吏,太祖爺可謂千古暴君,殺伐狠厲!”

  “對平民百姓而言,太祖爺實乃千古明君,仁政愛民!”

  “他曾是百姓,所以他深愛著百姓!”

  “我說的夢想,或許也契合太祖爺?shù)膲粝氚伞?p>  百姓安居樂業(yè),幼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

  此番話一出,建文帝雙目圓睜,詫異的看了朱瞻基一眼。

  建文帝曾經(jīng)被朱元璋耳提面命,言傳身教。

  對朱元璋的了解,自然深刻;

  但,朱瞻基,根本沒見過朱元璋,緊緊從史書記載,爺爺輩和父輩的口口相傳中,了解朱元璋。

  沒想到,朱瞻基對朱元璋的評價,如此精準,如此公允!

  朱瞻基在舞臺上的那段關(guān)于夢想的演說,確實暗合朱元璋的夢想。

  “太孫,當今永樂帝,如何?”

  建文帝此時似乎不再是超凡脫俗的和尚了,而是一個鄉(xiāng)野老者,對帝王事,充滿好奇。

  “在位帝王,小子不敢妄語!”

  “但有一言,小子敢斷言:永樂帝,注定是千古一帝,堪比唐宗宋祖!”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朱瞻基認真回答道,隨即反問道:

  “大伯,您是否想問,建文帝如何?”

  建文帝目光灼灼,內(nèi)心充滿激動,卻又夾雜著莫名的憂慮。

  他想知道后人對自己的評價,可是他又懼怕后人對自己的評價。

  前有朱元璋的巨大光環(huán)籠罩,后有朱棣超級風(fēng)光的豐功偉績;

  他建文帝,在位四年,沒有能拿的出手的政績。

  更因為消藩太過殘酷激進,導(dǎo)致朱棣發(fā)動靖難,最終政權(quán)被推翻。

  這一恥辱,注定會被歷史銘記;

  永遠抹殺不掉。

  而歷史,往往都是成功者書寫的,向來講究成王敗寇。

  就算建文帝親近文人,永樂帝厭惡文人;

  就算歷史都是文人撰寫,但依然無法明目張膽粉飾建文帝。

  實在沒啥好粉飾的。

  所以,這一刻,建文帝的內(nèi)心,很復(fù)雜,他突然后悔了,后悔今日不該見朱瞻基。

  “大伯,在和平年代,您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帝王;

  但在內(nèi)憂外患的年代,歷史選擇了爺爺朱棣?!?p>  朱瞻基言簡意賅,但已經(jīng)很委婉了。

  建文帝聞之,再次認真的看了朱瞻基一眼。

  建文帝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這么多年過去了,自己失敗的原因,自己也早已分析透徹了。

  是呀,歷史選擇了朱棣;

  太祖朱元璋算計了所有,就是沒有算計到自己的兒子會造孫子的反。

  但,如果,朱棣沒有造反,自己真的能帶領(lǐng)大明走到如今的高度么?

  建文帝早已把這個可能性給否定了,自己親自否定的!

  就算朱棣沒造反,就算自己消藩成功,就算自己高坐帝王寶座,一心效仿太祖朱元璋;

  大明朝,依然達不到如今的高度!

  甚至可能會很糟糕。

  自己性格軟弱仁慈,親近儒生,卻不能知人善任,明辨是非;

  可儒生只會動嘴,侃侃而談,不會動手帶兵打仗;

  當時朝中亦沒有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

  一旦外敵入侵,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朱瞻基才說,若是在和平時期,自己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帝王;

  但,在內(nèi)憂外患時期,歷史注定會選擇朱棣!

  事實證明,太祖朱元璋選擇了朱允炆;

  但,歷史選擇了朱棣!

  “大伯,若無他事,小子告辭。”

  朱瞻基說完,起身鞠躬。

  “去吧。”

  建文帝說完,閉目養(yǎng)神。

  ……

海角思路

感謝零 送了2張月票!?。?!   感謝逍遙自逍遙來逍遙送了2張月票?。。?!   感謝時光流逝911 送了5張推薦票?。。?!   感謝 73117 送了1張推薦票?。。。?!   感謝空城送了2張推薦票!?。?!   感謝就這么一輩子吧送了3張推薦票?。?!   感謝光年之外喜歡你送了2張推薦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