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朱元璋麾下第一謀士?
“朱元璋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超高雙商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
那就是他身邊的眾多文臣武將也是天賦很高,在征戰(zhàn)天下的過程之中互相扶持走了起來。
那么這里面咱們肯定是聽說過這么一句話的。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天下劉伯溫!
作為和諸葛武侯相比甚至是超過了諸葛武侯的人,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之中那可是…玄乎!
在三國演義里面諸葛亮的評價是多智近妖,而在明朝開國英烈傳這個同時代的小說里,劉伯溫的形象就是妖!
所以,當諸葛孔明看到自己寫民間傳說之中形象的時候,最多也就是老臉一紅,然后可能對王猛表示一下榮幸。
但是如果劉伯溫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之后那估計就愣了。
這玩意寫的是我???
民間傳說之中的劉伯溫那簡直就是明初最強大腦,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但等到了劉伯溫封賞的時候卻是位居末位,只得到了一個伯爵的爵位。
分封功臣三十六,最后混到了第三十五位,這就導致了朱元璋那對待功臣的態(tài)度更加的讓人捉摸不透了。
可是他的反差不僅僅如此啊。
小說之中的劉伯溫,功成身退,歸隱山林。
而歷史上的劉伯溫則是深陷斗爭,慘淡收場。
民間傳說之中劉伯溫精通玄學,幫助朱棣打造鎖龍井鎮(zhèn)守龍脈。
而實際上等朱棣混到燕王去燕京的時候這哥們的墳頭草都三丈高了。
而且在玄學上面吧...這哥們還翻了車。
所以很多人都說諸葛武侯被小說捧成了什么樣子,和歷史區(qū)的人互相怒噴,其實你們完全沒有必要。
真要是論被吹捧,歷數(shù)各朝各代各個小說演義和戲劇,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和劉伯溫相比了。
真實的劉基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人?
又為什么能夠混到這個地步被這般的吹捧?
其實劉基的人生呢,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了。
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效忠元朝的時候,第二個就是跟著朱元璋進入大明集團走創(chuàng)業(yè)路了。
而且如果要從時間上來看,其實劉基在元朝的時間要更加的久遠一些,直到五十歲才離開。
從他進入元朝的仕途開始算也有二十多年。
在明朝就比較尷尬了,只有十年左右。
半路出家,地位不重,功勞不多,還有前科。
這就是為什么他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混到了倒數(shù)第二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了,劉基劉伯溫沒有傳說之中那么神仙,但是他的本事卻又的確是有的。
十二歲中秀才,十四歲進入府學,二十三歲高中進士,這個學習經(jīng)歷說實話那基本上是學霸沒跑了已經(jīng)。
二十六歲正式步入仕途,進入了元朝擔任高安縣丞。
三十三歲升任了江浙儒副提舉。
四十一歲升任江浙府元帥都事這個官職,說他的仕途一帆風順有點夸張了,畢竟他也是時不時的就會出現(xiàn)點意外,回家休息兩年。
但是整體而言也算得上是穩(wěn)步提升。
尤其是在他四十一歲之后,他便開始展現(xiàn)自己的軍事才華。
他擔任元帥府都事,他的主要工作不是別的,就是專門負責剿滅義軍,而且還是江浙滬包郵區(qū)的這些義軍們。
也幸虧那個時候朱元璋還在安徽江蘇那一代繼續(xù)茍著猥瑣發(fā)育不肯冒頭,否則這倆人干起來也是一定很有意思的。
當時劉伯溫主要的敵人就是紅巾軍的大勢力之一,方國珍!
而且對于剿滅義軍這種事情,劉基那還是相當上心的,不但工作積極,那手段也是相當?shù)暮堇薄?p> 劉基的本事不錯,抓住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穩(wěn)扎穩(wěn)打逼得方國珍毫無辦法,幾乎要被滅絕了的時候終于認慫了。
他告訴元朝,他準備投降了,他不打了。
元朝的那些蒙古人一聽,這行啊,這都投降了不用打了,很好很好。
就同意了。
然后劉基看了看,拒絕了!
方氏兄弟首亂,不誅無以懲后!
這就是劉基之前給出來的回復,嚴詞拒絕了朝廷的任命,并且和元朝說,必須弄死他們不弄死他們這事兒過不去了。
不過劉基的態(tài)度雖然堅決,那方國珍能夠混到這一個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他讓人帶著重金繞過了劉基,直接去找到了朝中重臣。
求了一個詔安的解決方案。
而且為了報復劉基坑他這件事情,方國珍也是毫不留情下了死手。
將自己之所以造反這件事情都扔到了劉基的身上,說他濫用職權導致了這里的混亂不堪,同時還養(yǎng)寇自重等等等等。
總之說了一大堆的話語,弄得劉基成為了自己老板眼中的奸佞之輩。
被誣陷之后,劉基干脆就直接退了下去,辭官進入了老家青田之地。
然后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朱元璋入駐江浙一帶之后,聽到了這里竟然還藏著一個當年差點弄死了方國珍這尊妖孽的大神,二話不說就去求賢了。
而且態(tài)度十分的謙和堅定,最終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幕僚,從軍入伍,跟隨在了他的身邊。
可是這個時候都已經(jīng)是1360年了,距離朱元璋揚名之戰(zhàn),1363年的鄱陽湖之戰(zhàn)弄掉了陳友諒大軍一統(tǒng)南方,只剩下三年時間。
說白了他著實是有那么一些來的太晚了。
不過沒有關系,劉基雖然來得晚,但能夠被朱元璋那般禮遇還是十分的優(yōu)秀的,他也的確是做出了對朱元璋來說比較重要的事情。
比如在陳友諒大軍來犯的時候,兵力明顯不足的朱元璋麾下對于是守是和還是投降的這種反應還是十分的大的。
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主張是,最起碼也要避其鋒芒,等到其士氣泄了之后,再和他們交戰(zhàn)。
但是這里面劉基卻是一力主戰(zhàn),不但如此他還成功勸服了朱元璋和陳友諒賭命。
最后的結果就不要說了,朱元璋賭贏了,可是這里面他劉基有功勞,而且功勞很大。
可問題是,他是軍師,很悲慘的一個身份,那就是就算是這場決定命運的大戰(zhàn)打贏了,他的功勞同樣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