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

第九十三章 歷史上的宦官群體

  “宦官這個群體并不是發(fā)源于明朝,甚至明朝連他們的巔峰都算不上的。

  就看明朝的這些宦官們,和他們的前朝一比,那就是真弟弟了。

  咱們一個個的數(shù)過來,看看歷史上的宦官們都干過什么?

  宦官這個東西,最早應該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存在的。

  甚至最早在夏商的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周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

  《詩經(jīng)》《周禮》《禮記》中都有關(guān)于宦官的記載。

  這個時候的宦官呢,其實還不是純種的太監(jiān),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然后被施以了宮刑,當然也有宮不干凈的,或者壓根就沒有給他刀了的。

  比如長信侯....啊...轉(zhuǎn)車輪子,嘖嘖嘖....

  但是那個時候各個諸侯國的老大都不是那么的安全,他們自然也就混不起來,這個就不用多說什么了。

  直到秦朝開始了大一統(tǒng)王朝,趙高才算是真正的出現(xiàn),他的作用自不用多說。

  是不是太監(jiān)這個咱們實在是無從考證,但是能夠弄一個皇帝上來,弄死一個皇帝下去,這個家伙的戰(zhàn)績,就是明朝那些人拍馬也趕不上的。

  之后正式要說宦官,還得看漢朝開始,因為這個時候王朝才算是真正的延續(xù)了起來,而宦官這個群體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可能是托了三國演義的福氣,所以對于有十常侍出現(xiàn)的情況,感覺宦官在漢朝很厲害。

  但其實宦官在漢朝的地位,可能也就是和明朝半斤八兩,包括內(nèi)斗專家蔡倫也就是在內(nèi)宮之中好好玩玩,實打?qū)嵉氖巧喜坏门_面的。

  漢朝最大的問題是外戚,而且還是專權(quán)級別的。

  這個外戚祖師爺,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霍光,還是那被吹成了穿越者的王莽,亦或者是東漢時期的竇鄧梁閻四大外戚家族,對于宦官那是一丁點都看不上。

  在漢代因為君臣之間的那種糾結(jié)關(guān)系,就導致了外戚和宦官成為了皇帝皇權(quán)的延伸,對付大臣們的兩把利器。

  但是這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

  人家外戚不但可以在朝中可以擔任官職還是要職,甚至掌握了足夠的兵馬,而且還可以培植屬于自己的勢力。

  這一點他們是可以再繼續(xù)往上走一走,變成權(quán)臣的。

  相比外戚,那宦官就尷尬了許多了,他們基本上就是,命系于君,全看個人造化。

  他們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帝,因為他們的一切都是皇帝給的,他們是生是死基本上就是皇帝的一念之間了。

  所以你看看外戚里面,霍光,王莽,梁冀,董卓這都是廢立過皇帝的存在。

  宦官上面也就是十常侍冒了個頭,結(jié)果剛剛冒頭就被初出茅廬的曹袁等人給順手收拾了。

  說他們沒有本事不是憑空臆測,最重要的是那個時候的風氣如此,因為那個時候如果你是太監(jiān)或者有太監(jiān)的特性,你會被嘲諷甚至失去你的一切的。

  說這個不是曹孟德,而是公孫恭....

  公孫恭就是因為受了重傷,導致自己某些地方出現(xiàn)了問題且沒了胡子,所以就被自家侄子給弄了下去。

  這個東西,你去哪兒說理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漢朝的宦官能混成什么德行。

  但是相比較于漢朝,另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唐朝那可就厲害很多了,如果非要說的話,唐朝才是宦官權(quán)利的巔峰時期。

  漢唐之間經(jīng)歷的各種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其實每一個王朝都會借鑒和避免前面的問題。

  所以鑒于漢朝的問題,那外戚出現(xiàn)過不止一次的廢立皇帝,而宦官也是皇帝們在上位之初平衡權(quán)利保證生命安全的必備之物。

  所以在唐朝,權(quán)利慢慢的就真的落入了宦官的手中了。

  而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情,什么叫做過猶不及。

  在得到了權(quán)利的宦官干的那是絲毫不比外戚更加的差勁兒。

  比如唐憲宗和唐敬宗就是直接沒在了宦官的手中的,而唐代宗害的管太監(jiān)叫做尚父。

  哎呀呀,就這稱呼,在明朝被叫上一聲大伴兒就感覺到刺激到不行不行的宦官們怎么想,也不知道會不會流下哈喇子。

  而造成這種情況,說白了就是因為唐朝的宦官不但可以照顧皇帝的衣食住行飲食起居,更是可以入朝為官,甚至掌握兵權(quán)。

  而那位尚父也就是著名宦官李輔國了。

  相比較于李輔國,便是明朝巔峰的魏忠賢和劉瑾也真的是拍馬不及的。

  北宋的軍事最高組織叫做樞密院,狄青岳飛他們就是在里面擔任過要職的。

  而在唐朝,樞密院,神策府這種要命的存在都是被太監(jiān)或者說宦官所把控。

  有人有錢有兵馬,還有勢力,這玩意你會把皇帝放在眼里?

  并不會,甚至于你手底下的那些將領(lǐng)會把皇帝放在眼里?

  說實話,其實慢慢的也就不會了。

  這也是后唐的武將藩鎮(zhèn)越來越難以掌控的原因之一了。

  同時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武將,說實話你要是和他說忠心,這實在是有點扯淡。

  順風浪逆風投這種事情在唐末尤其是五代那簡直就是家常便飯,石敬瑭前腳賣了燕云十六州,守將后腳就和契丹人聊天叫爸爸了。

  這件事情幾乎可以說是直接導致了盛唐的終結(jié)乃至唐朝的滅亡,而這也同樣導致了經(jīng)歷了五代十國之后的宋朝老趙家發(fā)現(xiàn)這事情不對了。

  面對藩鎮(zhèn)之禍和李輔國這種神一樣的太監(jiān),他們選擇了另一個過猶不及。

  一手杯酒釋兵權(quán)之后,緊跟著就是對太監(jiān)的嚴防死守,知道時間久了到了北宋末,童貫這才慢慢的站了起來。

  而到了明朝,本來這條路是延續(xù)的,朱元璋是覺得老趙家這一點是沒問題的,對宦官繼續(xù)嚴防死守下去。

  還給刻了一個碑,寫著宦官不得干政。

  但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給破壞了,他開始教導宦官讀書識字,然后輔佐處理公務。

  讓宦官這個消失了幾百年的東西再次出現(xiàn)在了歷史的舞臺上。

  關(guān)于明宣宗這位好圣孫為什么要這么干,其實是眾說紛紜,有說他被逼無奈的,有說他手段高明壓制文臣的。

  其實說白了并沒有那么的玄乎。

  最大的原因就是時間畢竟太久了,有點好了傷疤忘了疼,加上明宣宗自己的身體問題,還有他也料想不到后面自己的子孫會那么的坑爹。

  這就等同于曹孟德大量內(nèi)遷異族填充中原人口恢復生產(chǎn),然后司馬家玩脫了導致了五胡亂華。

  這個東西你說是曹孟德的坑,是不是有些太不要臉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