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基地選擇
宋天福的種種表現讓唐沖等人有些傻眼,不過根據結果論進行反推,四個人倒是很快便理解了這中的操作意圖。
仔細想想倒是也算合理,畢竟大明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如今無論是朝堂還是地方,不管史書上如何書寫,民間輿論如何流傳,做起事來總歸還是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
雖然這樣的規(guī)則是人家自己改寫的,可好歹也需要一塊遮羞布,利用預交商稅的模式收錢,總比直接索賄要文明一些。
宋天福全程保持微笑的姿態(tài)也讓四個人有了新的想法,畢竟和影視劇的差距有點大,并沒有表現出那種惡心人的姿態(tài),倒是差點讓四個人信了對方的話。
送走了宋天福,梁濤忍不住罵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跟那些不要臉的文人有什么區(qū)別,提前交了二十五年的稅,真不知道這幫人后面還會想出什么法子來收稅?!?p> 唐沖笑著給梁濤和劉馳點了煙說道:“人家這算是客氣的,真要是像咱們看過的那些影視劇一樣來硬的,怕是咱們在崇明島上的這點產業(yè)也會被人家收走的?!?p> 劉馳吐了個煙圈,一臉深沉的說道:“也許只是咱們現在的收益還不算多,人家把咱們當韭菜養(yǎng)了。也有可能是咱們跟那些士紳勛貴走的太近,對方投鼠忌器,總之短時間之內咱們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不過還是要小心一些,最起碼要熬過陰歷八月二十二,之后咱們才能算是走上正軌?!?p> 唐沖點了點頭,隨即便將目光轉向了蕭清菡的身上,見她一直沉思著沒有開口,便忍不住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想什么呢?”
蕭清菡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唐沖,隨即若有所思的說道:“我在考慮另外一種可能。剛才你們也聽見了,那個叫宋天福的太監(jiān)已經把咱們的信息都說出來了,這其中很明顯算是有了一絲警告的意味?!?p> 劉馳點了點頭,隨即忍不住說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家伙是在提醒咱們,該給的份子錢要抓緊時間送過去?”
蕭清菡搖了搖頭:“應該不是,如果對方真的是來要錢的,應該就不會給咱們詳細解釋那套收稅原則了,反倒是很有可能隨便說個數字?!?p> 梁濤滿不在乎的說道:“不管他是來干什么的,總歸是帶走了咱們五千兩銀子,再想貪心,咱們就得有些反制手段了,總不能白白花錢在他們這種人身上吧!”
蕭清菡搖了搖頭:“不怕他們要錢,就怕他們不要錢?。¢廃h和文官集團的爭斗已經到了巔峰,眼看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出結果了,這個時候要是咱們給了錢,到時候也算是給了文官一個交代,咱們是受害者,糊弄過去也沒有什么問題?!?p> 說著話蕭清菡又道:“就怕人家不來要錢,文官們要是誤會了咱們投效閹黨,等崇禎上位,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清算咱們的資產了。”
哥仨被蕭清菡的話說的猛然一驚,唐沖忍不住開口說道:“那個太監(jiān)走之前說了一句送牌匾,難不成他們真會用提前繳稅的借口給咱們送一塊牌匾過來?”
蕭清菡也是微微一愣,隨即便點頭道:“這么猜測還真有很大的可能!要知道閹黨在江南可賺不到多少錢,雙方爭斗了這么久,估計那幫閹黨早就學聰明了,沒準人家就是看見咱們和江南士紳一起發(fā)財,過來摻沙子呢!”
劉馳輕咳一聲說道:“有道理,這種可能性也很大,看起來咱們得早做打算了,可不能在最后一個月被這群閹黨拉下水了?!?p> 梁濤一臉憤恨的直接掏出了腰間的手槍說道:“要不我就帶人去把那個太監(jiān)干掉,算是咱們給江南文官一份投名狀,畢竟咱們還要賺那些文官士紳的錢財,現在給份投名狀也不算晚吧!”
唐沖趕緊伸手攔住梁濤,一邊給他的手槍關閉保險,一邊說道:“沒必要有太大的動作,最起碼目前為止咱們的歷史資料還能借鑒,真要是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做了什么事,說不準真就改寫了這個時空的歷史,要是天啟皇帝不準時駕崩,這后面咱們可就沒辦法再借鑒歷史了?!?p> 蕭清菡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沒必要在這種小人物身上動手,先把這件事告訴給咱們合作的那些勛貴和文官吧!算是有一份報備,免得將來落下口實。不過咱們發(fā)展軍事力量的事情也需要提前了,我擔心這個時空的大明真會出現和咱們那個時代的歷史差別,如果差別太大,咱們也會受到影響?!?p> 哥仨點了點頭,倒是很認可蕭清菡的說法。梁濤立刻換上了笑臉將手槍收了回去,隨即笑著說道:“這崇明島可不適合當成發(fā)展的基地,這地方最多只能當成咱們的商業(yè)中心,要我說啊,咱們還是把基地建設在臺灣或者海南島才最合適,前期也能避免很多麻煩?!?p> 劉馳搖了搖頭:“臺灣并不適合,那邊不僅有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爭奪,鄭家和當地土著也會對咱們的發(fā)展造成很大的影響?!?p> “那就去海南島,我記得有不少穿越小說選擇海南島作為發(fā)展基地,何況那邊還有石碌鐵礦這種品味高的富礦,也方便咱們開展工業(yè)?!绷簼故遣桓鷦ⅠY糾結,而且說起來他也覺得海南島的位置很不錯。
唐沖苦笑著搖了搖頭:“如果咱們也是一百多號人穿越過來的,那么選擇海南島還真就不錯。可惜咱們只有四個人,選擇海南島的問題就很嚴重了?!?p> 梁濤不解的看向了唐沖,蕭清菡和劉馳似乎也沒聽懂唐沖的意思,唐沖無奈只能繼續(xù)說道:“第一條是海南島的環(huán)境相對平穩(wěn),比大明一般的地方更加穩(wěn)定,咱們貿然去開發(fā),當地勢力和江南文官集團肯定會參與進來,倒時候咱們很難確保隊伍中的人都是咱們的自己人?!?p> 梁濤不屑的搖了搖頭:“換在哪里都會有這種問題發(fā)生,這一條只能算是可能性很大而已?!?p> 唐沖不跟他爭辯,繼續(xù)說道:“第二條是人口不足的問題,北方連年大戰(zhàn)會有很多流民,咱們需要充足的人手來開戰(zhàn)工業(yè)并組建隊伍,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即是廉價的勞動力,同時也是最容易效忠咱們的人手,相比之下海南那些有家有業(yè),地方士紳宗族關系復雜的人就很難真心給咱們賣命。”
劉馳點了點頭:“有點道理,救護流民確實是最簡單高效的收買人心的方式,而且這樣獲得的人心也更有保障,畢竟被救護的流民會和咱們的利益綁定,宗族關系也會被弱化,相對來說更加方便管理。”
唐沖繼續(xù)說道:“最為重要的就是隊伍的實戰(zhàn)經驗了,說起來咱們四個都是當兵的出身,沒有充足的訓練和物資供給,想要訓練一支強軍出來就只能依靠無數次實戰(zhàn)來彌補,用活下來的老兵快速將隊伍的戰(zhàn)斗力提升上來,這也是我覺得海南島不太適合的主要原因?!?p> 四人對視一眼,說起來四個人之中只有蕭清菡一個人有實戰(zhàn)經驗,可那也是遠距離射殺,與這個時代的近身肉搏戰(zhàn)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其他三人都聽懂了唐沖話語中的潛臺詞,說白了就算按照現代人的經驗去給隊伍提供充足的訓練和物資供給,沒有適應當前時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四個人也沒辦法把隊伍訓練成強軍。
強軍除了需要信念、訓練和物資之外,最終要的還是一次次血火中走出來的經驗才能快速成長。
而根據歷史資料來看,崇禎二年的那場大戰(zhàn)無疑算是一次機會,一個既能接觸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又能快速招募流民的機會。對于當前這個時代來說,陸軍與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建奴打上一場,才是建立強軍的最佳捷徑。
劉馳拿出了地圖仔細的看了看,因為四個人不可能放棄戰(zhàn)艦的優(yōu)勢,所以他的目光一直在華夏沿海城市周邊晃悠,最終他只能無奈的指了指渤海灣附近。
“靠近戰(zhàn)場,方便海運,也方便快速轉移流民,唯一的缺點就是距離京城太近,恐怕皇帝和那些大臣們都不會放任咱們在這附近建立軍隊。”
唐沖抬起手指了指旅順說道:“選擇這里如何?就算歷史沒有發(fā)生改變,袁崇煥如同歷史上的那樣把毛文龍干掉了,咱們也算是給建奴后背上插了一刀,到時候不僅能保證大明的戰(zhàn)略優(yōu)勢不變,還能趁機收攏毛文龍舊部?!?p> 劉馳點了點頭:“位置很好,但是資源補充是個問題,太過依靠海運了,并且這算不算是縱容袁崇煥斬殺毛文龍?。 ?p> 蕭清菡忽然開口說道:“最近的鐵礦石補充地點只有后世的鞍山、本溪,或者是跨海從唐山附近補充,這兩個地方的礦石都很難弄到,就算弄到了也會有后患?!?p> 唐沖無奈的嘆了口氣:“沒辦法,只能選擇最適合的地方了,其他地方要么距離礦石產地太遠,要么就是有勢力占據,咱們總不能去登州吧!那邊限制更多,山東的各方勢力也是最為復雜的,還是選擇相對空白一點的地方要好?!?p> 三人又看了一眼地圖,心里卻也不得不承認唐沖說的有道理。海岸線雖長,但絕對不是每一個港灣城市都適合四個人發(fā)展。
南方因為那些外國人和鄭家的存在肯定會限制四個人的發(fā)展,想要盡快招募一大批流民來發(fā)展,基地選擇就只能在北方。
而北方的天然港口和礦物資源也有很大限制,所以在渤海灣之內選擇一個地方基本上可以確定下來。
至于要不要選擇旅順,說起來也挺無奈的。要知道船上可是帶了一套采油設備的,對于四個人來說,最好的位置其實是在天津或遼河入??诟浇谋P錦一帶,其中盤錦不僅有油田,距離錦州還很近,可以跟關寧軍做鄰居。
依托戰(zhàn)艦的火力四個人有信心守住遼河入???,既可以在建奴的地盤上插根釘子,也能就近聚攏流民,更能趁機挖關寧軍的墻角,除了需要直面建奴還需要仔細斟酌,其他方面無疑都是最適合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