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風起漢中

三國之風起漢中

惜搞掉了 著

  • 歷史

    類型
  • 2022-09-27上架
  • 112406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 中平五年

三國之風起漢中 惜搞掉了 4060 2022-09-27 09:31:59

  ...

  自東漢末年。

  天災頻發(fā),朝政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zhàn)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

  又加之,地方豪強橫征暴斂,土地兼并,致使百姓日益貧困,在饑餓和死亡線上不斷掙扎。

  終于...

  無數(shù)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fā)動了猛烈攻擊,并對東漢朝廷的統(tǒng)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為平息叛亂,漢靈帝劉宏,以圖士族之力平定天下亂局。

  解開了黨錮。

  自此,各地開始擁兵自重。

  雖黃巾起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積重難返的大漢王朝,卻,再也無力重獲生機。

  ..............

  今中平五年,既公元188年。

  青州、徐州一帶的黃巾余部,早已再次起事,攻掠郡縣。

  涼州韓遂等人還在連年作亂,皇甫嵩和董卓等人奉命討伐。

  張修在光和與中平年間,舉行武裝起義,張修在武裝斗爭失敗后,是被蘇固趕出了漢中地區(qū),被迫南下回到巴郡地區(qū)繼續(xù)展開活動。后,被益州牧劉焉招降。

  ...........

  公元188年。

  十二月初二嚴冬。

  漢中郡,南鄭。

  因黃巾之亂和涼州韓遂的連年作亂,漢中郡城南鄭,已聚大量之流民。

  而坐于南鄭城門外,于小棚中施粥的主人翁楊景,就是活在這種的時代背景之下。

  ...

  披著一襲寬厚的貂袍,面色白皙而又清秀的楊景,現(xiàn)年十三歲。

  而其身份。

  乃是弘農楊氏子弟楊暮之長子,也是漢中郡南鄭人趙祐之外孫。

  楊景其外祖趙祐,其也大有來頭,乃蜀郡趙典之嫡次子,為次子的外祖父入仕后,曾擔任過漢中郡太守,后扎根于漢中郡,又因外祖其兄病亡,外祖趙祐襲廚亭侯。

  如此。

  楊景有個好出身,世族豪門,望族子弟。

  除此以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楊景是一名光榮的穿越者。

  ......

  但,說來他還是有些倒霉的。

  剛胎穿的他,母親就難產離去,而其父對他也是漠不關心,全然把他扔給后來的繼室撫養(yǎng)。

  而且其父又于楊景三歲之時病亡,這就致使楊景從周歲起至年八歲的時候,都一直活在后母的陰影籠罩之下。

  最后,要不是外祖趙祐收到了他的書信,急急忙忙的將他從楊家接回漢中郡的趙家,不然,他楊景怕是要在八歲那年蕭瑟的秋風中漸漸泯滅矣。

  然,白來于這東漢末年。

  還好,萬幸,他的外祖翁來矣,他的外祖翁腳踏祥云來接他矣,還為他主持了公道。

  然。

  楊景就自八歲起,于漢中南鄭城,過著外祖給其帶來的美滿生活。

  只是。

  他的身子骨,因在楊家被繼母玩壞了,虧空嚴重,落下了病根,一直都沒怎么養(yǎng)好。

  哎...

  楊景每每念到自己的身子骨,他就只能無奈的嘆息,身子骨只能慢慢調養(yǎng),在這連年動蕩的東漢末年,他也想過練武,也求過外祖請武師教他乎,但目前除了騎馬還不錯外,其它刀槍劍戟武藝上的好像沒學會什么。

  ......

  “太公?老叟!”

  還不等楊景再次發(fā)出嘆息,幾聲急促的聲音打斷了楊景的思緒。

  他抬眼順著聲音望去,便見一位拿著破碗,很瘦、很老、穿的很是單薄破舊的老翁摔倒在粥棚跟前。

  臉上泛白神情渙散的老人,癱倒在地上顫巍巍的搖晃著雙手,老翁極力地想要抓到什么好爬起來,但這位老翁怎么也爬不起來了。

  “老翁何如?”

  “汝老頭莫要擋道,吾還要領粥乎!”

  一群口音不同的領粥人,半圍著老者咋咋呼呼的道也,他們中有埋怨的、有好心關切的,但就是沒有愿意扶起老者的。

  相比于老者,他們還是對趙府郎君施的麥粥...更加關心。

  行將餓死凍死的流民,已經不是流民的流民了。

  他們還在不斷的唾口催促著老者,快點爬起來,老者礙著他們領粥了。

  應著周圍不斷催促的聲音,老者已經很奮力地掙扎想要爬起,但就是爬不起來。

  面對這些無動于衷的流民,楊景一陣默然。

  今十二月初二的嚴冬溫度很低,低的就像冷漠的人性一樣。

  嗯.....

  這個世道,已經崩壞死了很多人了。

  瞧著這些漠視的人,楊景覺得自己也是該做些什么了。

  楊景輕輕的朝著身后,外祖父手下的私部曲屯長說道:“鐘屯長,汝帶一人往視老翁,視之何如?”

  漢,尊老也。

  可惜,現(xiàn)在諸其都難以存活;面對顆粒無收的土地和連年的災情,以及殘存的黃巾賊,流民們?yōu)樘用撡x稅和能夠活下去,紛紛背井離鄉(xiāng);饑餓、寒冷、水土不服等原因,大量流民客死,繼而導致嚴重的瘟疫,奪取了更多人的生命。

  ...

  “唯?!?p>  鐘離拱手作揖,隨后利落的領著一位年輕的護院走到老者的跟前。

  鐘離看著這位人之將死的老翁,也是不禁哀憐的嘆出一口霧氣。

  這老叟經此一摔可以說是已經沒救了...

  老翁活不過這中平五年的冬天,或者說,是活不過這今日了。

  鐘離探出手穩(wěn)住了還在掙扎起身的老翁,然后與那位年輕的護院合力,將這位老翁抬到了之前搭棚所多出的草堆之中。

  做完這一切后。

  鐘離便走到楊景跟前略微一沉,欲言欲止,但,他還是看開了,回道:

  “稟少君,那老翁經此一摔,時日已不多矣?!?p>  其實,鐘離他剛剛還想問問少君,那位老者還需不需要試著醫(yī)治一下,但鐘離想了又想,還是算了;雖然家中郎君待人謙和、仁善,可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治的差不多,估計也活不過幾日,于是,就直接回到了楊景的身后。

  “嗯......看出來了,繼維秩序,繼施粥,然,給吾取一碗熱粥來?!?p>  說罷,楊景起身,從裹著的貂衣之中探出雙手,端著一碗還算粘稠的熱粥就往那位老翁身前而去。

  跟著他而去的還有他家中的幾位護院。

  楊景這幾日前來施粥,其外祖翁趙祐恐流民突暴起,然便安排了近百名家奴護院以護他周全。

  ...

  先粥棚之楊景,步幾步,便走到了這位老翁的身前。

  他望著眼前眼睛瞪得老大且面色慘白老翁,片刻,慢慢蹲下身子道:

  “老翁,汝最后可有遺言否?若無,則喝下此碗熱粥,早些...休息吧?!?p>  “吾...吾...呼...”老翁望著眼前的楊景先是呆滯了一下,隨后便急促的喘著氣,斷斷續(xù)續(xù)地想要說出點什么話來。

  老翁是有想說的,只是經此一摔,整個人已經說不出話來了,還渾身疼痛。

  其生命似快盡頭矣。

  而其亂世,也真是令人噓噓不已哦。

  約莫半盞茶的功夫。

  這位阿公才稍稍緩上勁,也或說已然到了枯木逢春的境地。

  老翁顫巍巍的抬起滿是褶皺和泥土的右手,說道:“郎君,吾...吾命不久矣,但懇求郎君救救吾孫,其之五歲...求...求郎君救救吾孫!”

  楊景看著這位瘦的猶如‘干尸’的老翁,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旋即便答應道:“善,汝之孫,吾收下了,但汝孫今在何處?姓甚名誰乎?”

  老翁見一身錦衣的楊景答應,便激動的顫抖道:“吾孫,孫...在..在..在...”

  喜極而泣的老翁斷斷續(xù)續(xù)的喘著粗氣,可......

  那最關鍵的一句他也沒說出口,便離開了人世間。

  只留下落在他身前的楊景,在寒風中暗自搖頭。

  差了最關鍵的一句,老翁他最后的祈求是實現(xiàn)不了了。

  這也是楊景所始料不及的。

  “天不遂人愿吶!歉之,老翁。”楊景看著最后帶著笑容離去的老翁惋惜的嘆了一口氣兒。

  本還想再做件好事,可結果卻是沒機會做??!

  罷了。

  楊景默默的將之前一直端著的稀粥緩緩放在了地上,然后吩咐著家奴找個沒人地方把老翁給埋了。

  吩咐完這一切后,他就又回到了粥棚之中。

  經此一事。

  ......

  城門粥棚之中的楊景,又開始舉目眺望著眼前無數(shù)的流民了,還有已經開始一朵朵飄落的雪花。

  他...又開始繼續(xù)回想了。

  夢境倒映著幻象,霧霾太猖狂,不散...都看不起前方。

  “我,我這等人,真的能成大業(yè)嗎?”神情落寞的望著眼前不斷飄落的雪花,其心默默的念叨著。

  這迎風吹來的寒風,使他倍感微涼。

  ......

  他楊景知曉自己的斤倆,也知道他就是個普通人。

  軍事上,帶兵打仗,可以說就會那么一點點。

  內治水平和用人方面,他自己也是模棱兩可。

  名聲這塊,倒還頗為不錯,在漢中還是有許多人知曉他的仁善。

  但,光憑這樣足夠嗎?

  ......

  他迷茫了,也陷入了自我懷疑。

  自漢中,他楊景就一直苦心經營著外祖父交由給他的一半家產,既一座莊子和萬畝的良田。

  他還在莊子中養(yǎng)雞、養(yǎng)羊、養(yǎng)豬,只為以后當首領當將軍,有可實在點的東西獎賞軍士。

  他去年春耕的時候改良過農具,提高了部分生產效率,也通過家中當郡主簿的族祖叔拿去周圍縣里推廣,增添了些名聲。

  而且他還弄了些許的鐵。

  可是,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楊景他是要造反的?。?p>  是要跟劉備、曹操、劉焉、孫權等人物爭奪地盤爭取天下的。

  可他斗的過么....

  造反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么?

  還是說單憑自己穿越者的先知能力?可事無巨細!自己又記得多少?

  而且就算是記得,可他又能干預的了多少,而他...又玩的過那些人嗎?

  楊景這些年來,就只有一百自己私養(yǎng)的青壯家奴,剩下的名士、謀士、名將一個都沒有,也就是兵微將寡。

  那些說書里什么隨便收個家奴就是一代名將,隨便撒撒名聲就有無數(shù)名士爭相來投,都是假的!都是唬人的!名聲帶來的變現(xiàn)收益,是要靠運作,靠養(yǎng)、靠名士吹捧、靠一定的才華知識的。

  造反爭霸遠比想象中的還要難。

  ......

  自黃巾之亂后,光南鄭郡城內的郡兵就有近一千人。

  而自己該如何謀取南鄭郡城,又該如何謀取自己的第一塊基業(yè)呢?

  ...

  “嗯?”

  望著還在雪中排隊領粥的流民,剛剛還神情恍惚的楊景突然靈光一閃,腦海中突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心道:

  “劉焉是今188年入的益州,也就幾個月前,而離191年張魯來打漢中的日子也沒幾年了,時間大差不差,那我何不大膽一點?再快一點?”

  “南鄭城漢水對岸,那池水......靠近米倉山的那塊地兒,應該都是荒地吧,那地兒離郡城應就十多二十里,如果是荒地的話,就應該在郡守和管山的山虞那?!?p>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跟外祖父道也,讓外祖托身為郡主簿的族祖叔趙嵩,去跟郡守與山虞說,盤下那片地兒,既能解決城外的這些流民,也能讓家里多出大片的耕地和新的莊子,同時,自己也可以再次增加名氣,也能一舉坐擁近千青壯?。 ?p>  “嘶...只是茲事體大!需要打點的東西貌似有點多誒,而且,還必須得到祖翁的中肯,才能打開家中糧倉;罷了...吾先收些青壯再說,自己再怎么也要先收些青壯,此事等晚些回去我與外祖父道也?!?p>  心里打定主意后。

  楊景扭頭朝著身后的齊涵吩咐道:“水澤,汝去收青壯,收有膀子力氣者和有技藝者,如獵戶!”

  “唯,但少君吾們須收幾人?”

  嗯......

  楊景閉著眼沉吟了片刻,然后張著大眼睛,面朝著一年多前,自己收的私兵齊涵說道:“一百五十人!切記,有無家室皆可,收完,遂攜其青壯至城西莊子去也,我明日當自來視?!?p>  “唯!”

  字為‘水澤’的齊涵拱手作揖后,便帶著十來人,一頭扎進了流民群中。

  而楊景也開始起身了,他囑咐了一下還在施粥的家奴,繼續(xù)施粥,施到日暮即可歸家,這也算有始有終。

  而自己,也是該歸家了,不然外祖翁就又該擔心了。

  ...

惜搞掉了

主角的年齡設定,我想的蠻久的。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13歲開局差不多。   至于年幼啥的,不大要緊,畢竟13歲那時候結婚的,都有些許了。   而且孫權,208年赤壁之戰(zhàn)的時候,孫權也才26歲,26啊。   周瑜赤壁之戰(zhàn)的時候33歲。   如此就按主角175年生,跟周瑜同年同歲吧。   也差不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