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施工單位那點事

第二十三章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

施工單位那點事 享邑君 3358 2021-11-20 08:51:26

  說說在施工單位隨著公司制度的改革,項目管理人員隨著施工項目頻繁的調動,甚至跨區(qū)域調動的經歷。

  在施工單位工作,被調動簡直就是最尋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年輕人初入施工單位的時候可能會有些不適應,但是放在那些已經在施工單位工作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老師傅身上來說,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類似于搶險式的工作調動,早就把工作調動當做家常便飯了。

  第一次被調動的時候就是從雄安高鐵站項目被調至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不過感覺施工單位的調動真的是全憑領導的一廂情愿調動吧,一點也不把員工的意愿放進來考慮一下。

  之前在雄安的一個同事在被調往商服的時候,真的就是一點都沒有征兆,就是一下子就被調走了,用他的話講就是:當時還在拿著對講機安排工作的時候,自己就接到了被調走的通知。

  一點被調走的征兆都沒有。

  第一次有被調動的經歷的時候是自己在呼市投標的時候,和領導匯報的過程中知道自己被調走了,那時候的我還是比較驚訝的,自己被調動了竟然一點不知情,還是領導間接的告訴我被調走了我才知道,感覺在制度上存在一點缺陷。

  施工單位的調動一定程度上是項目領導的決定成分占據了大部分比重。

  這個無論是在總包單位還是在分包施工單位,雄安項目的時候見證了很多的同事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被調走的情況,被調走的同事職位要么是生產職位,要么就是技術職位,生產和技術職位的同事被借調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尤其是生產的老師傅。

  在一些項目進行到異形結構的吊裝的時候,一般都會請吊裝的老師傅過來幫忙,提出一點吊裝建議。

  雄安項目的2400頓整體吊裝就是因為項目上有老師傅的鎮(zhèn)場才會順利的完成,即使是這樣,在吊裝的過程中也還出現了很多的大大小小的問題。

  技術上的事情就更難搞了,遇到技術上搞不定的事情,只有技術系統(tǒng)的人坐在一起商量討論方案才能把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掉。

  也恰好正是這兩種人才才是施工項目上最需要的人才,技術人才在項目前期就得把現場方方面面的事情考慮到位,生產的老師傅會在技術人才編制施工方案的時候參與其中給出建議,技術方案只有結合現場的實際施工情況編制才能最大程度的符合現場的實際施工情況,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編制的技術方案就真的是空中樓閣,脫離現場造成施工上的脫節(jié)。

  說回調動的事情。

  在施工單位項目上的一年多的時間里感覺自己還好吧,不算是調動最頻繁的人,我從進入公司到離職,一共就被調動了三次,從雄安項目調到BJ項目,又從BJ項目調到廣州項目,最后就是來到了新的公司。

  最后一次的調動成為了我最值得回憶的經歷。

  調到BJ的項目之后,和項目的領導實在合不來,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平時的工作中,都會產生不大不小的問題,自己也有問題,項目的領導也有問題。

  在BJ項目的時候,公司因為制度的改革造成了公司的人員需要重新打散組合,重新分配到現在公司的各個經營區(qū)域。

  有一天晚上就接到了領導的電話,領導的意思就是我們公司現在的發(fā)展需要重新改革,需要把現在的各個區(qū)域的人員重新打散分配至不同的區(qū)域,問我是想要到華南還是中南。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我真的一點都不想在現在BJ的項目干下去了,干的又不舒服,領導還總是對我有意見,怎么改變領導對我還是有意見,所以我就跟問我意向的領導說了我想去華南。

  去華南之前也沒有了解過華南是什么行情,但是也多少聽說了一點,用一句話來講就是:人少活多!

  華南片區(qū)的項目真的是星羅棋布,遍布整個華南區(qū)域,不過唯一的不好的地方就是什么級別的項目都接,有的只有幾百噸,有的卻又是上萬噸,管理人員就那么些,總量卻在不斷的變大,為了壓縮成本導致管理人員的數量不變,造成一個管理人員入職一年兩年就開始負責項目了,很荒唐的一件事,更荒唐的一點事是一個管理人員卻要奔波于還幾個項目之間管理項目導致分心乏術,疲于應對項目上的一些瑣碎的小事。

  也正是這樣的現象導致了華南片區(qū)的經營出現了意外情況。

  華南片區(qū)在我被調至華南片區(qū)之前的一個月內,接連出現項目上的骨干員工離職的現象,離職的全部都是具有單獨帶項目的能力,而且都是可以帶大項目的能力,在技術和商務上的水平是經得住考驗的。

  就是這樣一群人,在一個月之內,連續(xù)的離職,至少十五人,連帶下面的得力助手也全部被帶走,就職于其他的公司。

  這種現象直接的導致華南片區(qū)的經營出現告急,內部領導緊急召開會議,商討解決辦法,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把公司幾大片區(qū)的人員全部重新打散,重新分配至各大區(qū)域,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解決華南片區(qū)的人員大規(guī)模離職問題。

  說到底,人員大規(guī)模離職的最終的原因還是公司領導層面的決策出現問題,導致下面的員工在工作開展上既覺得開展程度很難,又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總是又累又挨罵,這種情況長此以往導致很多員工變得開始有情緒,最終爆發(fā)。

  我被調到華南之前其實就已經有一點想要離職的想法了,只不過因為地域的原因一直沒有得到落實。

  BJ的項目導致自己對公司的領導徹底失去信心,項目的領導還是一個年紀輕,沒有現場實際項目經驗的年輕領導,經理部因為項目的產值原因不會配置很多的人員,尤其是像雄安項目那種比較老經驗的師傅,在BJ項目上是不會配置的,這也間接的導致BJ的項目在開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最終變成頑疾,難以解決。

  就是在樣的背景下,我在那個時間點產生了再一次離職的想法,我這種想法還跟我們項目上的監(jiān)理老爺子分享過,老爺子給我的建議也是:要是覺得這個活能干,就踏踏實實的學習,踏踏實實的干,要是覺得不想干,那就立馬抽身走人,也別在這浪費時間。

  屋漏偏逢連夜雨,正在我接到調令準備去華南片區(qū)的時候,自己還把左腳踝內踝骨崴斷了,那個時間段,算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時間了,在施工現場受傷這件事也算是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吧,后面單獨會寫一節(jié)和讀者朋友們分享。

  受傷期間也是我離職想法最確定的一段時間吧,從受傷開始至新片區(qū)新項目開始工作,一共短短的休息了十天不到,就一瘸一拐的到了新的片區(qū),開始新的項目了,到新的項目之前,項目經理還給我打了電話,給我提前安排了工作,但是還是以前的職位,所以我當時真的就是感覺很絕望,自己真的不希望在重蹈覆轍之前項目的“悲劇”,嘴上說著答應的話,實際上心里狠狠的暗下決定:自己一定要離職,重新開始!

  機緣巧合的條件下在同學的口中聽說了他們公司,也是我現在的公司在市場逐漸擴大的前提下,部門因為業(yè)務的發(fā)展需要人員儲備,所以也是趁著這個機會就投了簡歷,后來也順利的入職了,這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調動到廣州之后的事情跟原來在BJ的項目是一樣的,同樣的辦公模式,同樣的項目結構,唯一不同的就是項目在一個深山老林里面,我們的居住地點就在一個村子里面,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如果前一天下了雨,那第二天你就可以親眼見到云山霧繞的景觀了,真正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項目沒有租車之前我們上班的方式就是騎車去,四個人騎一個小電驢上班,往返兩趟,后面項目上租了車,我們開車去的時候就變的方便多了。

  調到廣州項目后,最直觀的改變就是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BJ項目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一天休息,每天的工作也是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一直到晚上下班后十一二點鐘都一直有事情在做,這個就和項目領導有很大的關系了,之前BJ項目的領導剛下項目,做項目的經驗基本就是零,所以在人情世故上的能力基本為零,不怎么會站在我們員工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來到了新的項目,換了新的領導之后,就感覺完全不一樣了,項目上成員各司其職,我們自己都在解決完自己的事情之后就可以下班了,回去之后也可以學習一下自己想學習的知識,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廣州項目的同事對我的關照還是很到位的,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

  在廣州項目待了兩個月不到,我就辭職去了新的公司,新的公司在深圳,距離廣州也不算遠,也算是我搭了公司的一個順風車吧!

  工作調動這件事在施工單位常見的不能在常見了,作為一個工程人,自己被調動的情況一年中一定會發(fā)生很多次,我們自己的心態(tài)也會慢慢的在這個額過程中變得由抗拒到漸漸順從,不再有心理上的波瀾,這個心里過程在任何一個性質的公司工作的時候都會出現,接到調動指令,然后權衡是否遵從調動指令,好的公司,有人性化的公司是會和員工商量的,商量后決定是否執(zhí)行,最后就是接收調動指令,這就是這個心里過程。

  最后祝愿各位朋友能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工作,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最好還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