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周之絕世皇子

“第九章 兄臺可是要闖關”

大周之絕世皇子 鐵頭王肆 2190 2021-11-03 00:05:00

  高陽啟轉身便看見一少年向他走來,大概十六七歲面容清秀,一襲白衣身形修長。

  手拿一個白玉酒壺,面帶微笑??雌饋淼褂袔追譃t灑與不羈。

  待那人走到高陽啟面前,看見高陽啟年輕的面容有些意外,起初看高陽啟背影還以為是個和他年齡差不多大的人。

  事實上高陽啟確實普通的比同齡人長得要高一些,再加上皇子生活條件好一些,因此看起來十三歲的高陽啟和一般十五六歲的少年一般高。

  高陽啟:不知閣下何人?

  那人回答道:在下弘農(nóng)楊氏,楊晨。

  高陽啟:弘農(nóng)楊氏?大貴族啊。

  這弘農(nóng)楊氏可謂是傳承了幾百年的大貴族,有四世太尉的說法。

  楊晨聞言無所謂的笑了笑道:在下不過是一分家之人,當不起大貴族的稱呼。不知兄臺何方人氏?

  高陽啟聞言稍稍遲疑便道:在下鎬京黃氏,黃啟。高陽啟為了隱瞞身份,隨口編了一個身份,反正這人又不清楚鎬京的情況。

  楊晨:黃氏?

  高陽啟:小家族罷了,相信楊兄也未曾聽聞過。

  楊晨也沒有多想,鎬京周邊像這樣的小家族無數(shù),倒也不足為奇。

  楊晨:方才楊某見黃兄弟想闖關?

  高陽啟:正是。

  楊晨:在下不才,也想闖一闖這青藍會的三關,不如我與黃兄弟一起?

  高陽啟聞言也來了興致道:既如此,那揚兄請吧。

  說著而人便邁進了那扇小門,之見里面是個小堂,幾張桌椅。桌旁坐著一個小吏模樣的人道:二位可是要闖關?

  楊晨:正是。

  小吏:既如此那兩位請就坐,說著那小吏指了指后面的那幾張桌椅。

  待二人落坐后,小吏介紹起了規(guī)則。

  想進這青藍會,須得在一柱香內(nèi)闖過三關。

  一關三道題,桌上有九個木牌。綠色為第一關的題,紅色為第二關的題,白色為第三關的題,記?。№毜么鹜暌魂P的題后再答下一關的題,不然視為不過關。

  還有,答錯一題視為不過關,超過一柱香也視為不過關,二位可明白?

  明白。楊晨與高陽啟回答道。

  小吏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那二位開始吧,說著這小吏便拿出一柱香點上。

  高陽啟楊晨二人聞聲便開始答題。

  高陽啟拿起一個綠牌上面寫著:“宥過無大,刑故無小”何典,何篇,何意。

  高陽啟看見這題心想,這是考對古人經(jīng)典的背誦啊很基礎嘛,但凡一個稍微有點才學的學子都能答上。

  說著高陽啟便很迅速的在相連的作答木牌上寫道:出自尚書·大禹謨,釋:一時過失,雖大也可以寬恕,明知故犯,雖小也要懲罰。

  再看楊晨那邊也是如此,他拿到的題目是:“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交游之讎不同國”。

  楊晨想都沒想便寫道:出自禮記·曲禮上,釋:對于殺父的仇人,作兒子的必須與他拚個死活,什么時候殺了他什么時候才算罷休。

  對于殺害兄弟的仇人,要隨時攜帶武器,遇見就殺。對于殺害朋友的仇人,如果他不逃到別國去,見即殺之。

  這種題對于高陽啟和楊晨來說確實沒有什么難度,兩人極快的速度便答完了第一關的題。

  高陽啟見楊晨很快答完也不奇怪,畢竟沒點真才實學又怎么敢來闖關呢?

  接著高陽啟又翻開了第二關的木牌,上面赫然寫著:策論,軍策。

  高陽啟見此再翻看其他兩塊第二關的木牌,上面分辨寫著,政策,民策,很顯然這是讓他根據(jù)大周現(xiàn)狀分別為軍,政,民寫出三策。

  見此,高陽啟笑了笑,沒想到還要寫策論,顯然木塊已經(jīng)不夠寫了,于是第二關換成了白紙答題。

  高陽啟也不磨嘰,先從軍策開始。

  展開白紙?zhí)峁P道:“教戰(zhàn)守策,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于今,而將見于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后將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zhàn)。

  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習于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于斬刈殺伐之際而不懾”……

  正當高陽啟和楊晨在答題之時,會場內(nèi)青藍會上,禮部尚書李裕正端坐在席,不一會兒來了一小斯對李裕耳語道:大人!有兩人闖關。

  李裕聞言有些意外雖說這是禮部安排的闖關,但是一般很少有人闖關沒想到今日一下就來了兩個。

  想想也是同為考生要是闖關沒過,豈不是表明他要差別人一等。

  李裕:好好看著!隨時來報。

  小斯應答這退了出去。

  李裕這邊的動靜,引起了主席位上一個青年人的注意。之見那青年人開口道:李尚書,何事如此高興啊?

  這位便是大周東宮太子。高陽鉞,字明仁。

  李裕:稟太子殿下,有人來報,殿外有兩人闖關。

  這句話在坐的眾人都聽見了,但是眾才子們不認為這兩人能夠成功,至少那第三關的題,在場的人中有一部分都是答不出來的。

  哦?有人闖關?本太子以為今年不會有人闖了,沒想到一下來了兩個。好!若是他們過關就把他們叫過來讓本太子瞧瞧。

  坐在另一邊次席的賢王也不甘示弱道:是啊,請李尚書也務必給本王引見引見。

  李裕心想道:太子與賢王這就開始了嗎?

  再說高陽啟這邊,楊晨和高陽啟已經(jīng)在寫最后一則策論,不一會兒兩人都寫完了,兩人幾乎同時完成第二關。

  高陽啟見此也好看了楊晨幾分,不僅能完成速度還與我不相上下此人不簡單。楊晨此時心中也是這個想法。

  高陽啟和楊晨答完第二關并未遲疑,又拿起第三關的題目。

  高陽啟的題目:十名參加會試的考生來到鎬京要住店,客棧只剩有六間房間。

  甲考生要求與乙考生單獨住一間(不再安排其他人入住),丙丁考生安排住同一間,戊考生與己考生有仇不得安排在同一間。

  甲、乙、丙、戊、己考生房間均已確定,且每個房間均有兩個床位,則此次住宿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方式。

  高陽啟見題目也愣了,居然是算學。

  再看楊晨的題目:大周安慶二十年,張老漢的年齡是孫子年齡的四倍。

  大周安慶二十一年李老漢的年齡是張老漢孫子年齡的三倍,張老漢比李老漢大什貳歲。

  問哪一年三人的年齡之和會超過一百四十歲。

  楊晨看到這題也有些愣住,算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