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砸落,拳拳跟隨而至。
悟威只覺得耳邊咣咣直響,眼冒金星?。。?p> “法海,住手!”
“快住手,你要把他活活打死嗎?”
“停下,法海師弟快快停下!”
法海的拳頭,一直砸到同門師兄弟前來才停止。
“法海,同門之間如何為何要相殘呢?”
看著哀嚎不止的悟威,又看看被人從山腳下抬上來的佛門金剛,一眾師兄連連嘆氣。
甚至有的師兄要出言教訓,直到看到法海再次抬起的拳頭,聒噪之聲才沉寂下來。
剛才他被悟威為難的時候,沒人站出來阻止,現(xiàn)在看他把悟威揍的半死不活,又跑出來嘰嘰歪歪。
想要讓他接受師兄們的教訓,可能嗎?
法海掃視了剛才教訓他話的僧人一眼,隨后穿上僧袍。
在所有人又驚又怕的眼光中,法海對張昭請道:“張哥,隨我進入菩提道場,一起聽師祖講經(jīng)!”
張昭欣然應(yīng)允。
初識法海,溫潤如玉,對人一味地忍讓。
都說佛要渡人,可是玄晉修佛一道,越修越如泥塑佛像,毫無生機,如何渡人?
只有知道凡塵人七情六欲,才能由己渡人。
如今,終于見到他身上的變化。
這是張昭欣慰的地方。
越是接近佛門圣地,眾僧就愈發(fā)小心,連腳步聲都變的微不可聞。
據(jù)法海所說,菩提道場有三萬三千蓮花座,位于菩提道場中央,是一棵生長了三十三萬年的菩提樹。
巨大的古樹遙遙可見,這應(yīng)該就是法海所說的菩提古樹。
張昭走入道場,佛門真言響徹天空。
眾僧并不誦經(jīng),聲音從何種地方而來?
張昭仔細一看,是來自圍繞道場巨石發(fā)出的聲音。
“連冥頑不化的石頭都開始有向佛之心,幽州第一道場果然名不虛名?!?p> 張昭微微感嘆,繼而目光移向正中。
道場中央,古樹參天。
這顆菩提樹高約百米,樹干十人合抱不下,一股強大精純的佛修之氣,從樹干中生出。
張昭的目光放于樹上。
他能夠感受到菩提樹中傳來的巨大力量,不知道與書院的力量相比,誰的要大一些。
思索間,法海的聲音傳來。
“張哥,此樹是金山寺的鎮(zhèn)寺之寶!”
“相傳佛修祖師也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菩提樹也屬于佛修的神樹,每年只能在高僧大德講經(jīng)時候開一次!”
“你看到上面透明的葉子了嗎?”
法海指著樹梢上,閃動光芒的樹葉。
見張昭點頭,他才出聲道:“菩提葉極為珍貴,千年增一葉,并不脫落!”
張昭一愣!
千年才增長一葉,這棵樹的樹葉竟然比人生果還要珍貴。
這菩提樹,是有億點牛。
“每年講經(jīng)之日,是金山寺最熱鬧的時刻,也是幽州佛修的盛典?!?p> “張哥請隨我來,找一個好的座位,這樣就能夠清晰的聽懂師祖講經(jīng)了?!?p> 在法海的帶領(lǐng)下,眾僧一一落座,靜待師祖講經(jīng)開始。
遠處鐘聲三響!
眾多僧人誦經(jīng),神色肅穆。
身旁的法海,也閉上眼目,嘴唇微動。
入口處,盛裝的高僧大德魚貫而入。
為首的,是一慈眉善目的赤腳僧人,眾人對他非常尊敬,他所過之處,皆是有僧人拜倒。
直到法海告訴張昭,這是他們金山寺五通師祖,張昭才了然。
“居然能夠活五百年,我對這個世界越來越期待了!”
張昭年齡只有二十四,對長生依然向往。
五通禪師白色的眉毛經(jīng)過數(shù)日的調(diào)理,已經(jīng)恢復成黑色。
臉上的皺紋至少還需要三年時光,才能完全消退。
他沿著眾多僧人給他留出的僧道行走,路過張昭時,微微一笑。
“施主,我看你很有慧根!”
“隨法海一同來到我附近就坐,聽我給眾僧講經(jīng)!”
聲音遼闊,充滿了磁性。
師祖跟一非佛修之人說話,其他僧人滿臉羨慕。
“果然修為強大!”
五通師祖的聲音,讓人聽非常舒服,如春風拂過。
五百年的佛修,連聲音都有一定的道行。
在所有人目光注視,張昭跟隨法海,來到了菩提樹下。
“張施主,等下師祖講經(jīng),有何不懂,直接就問!”
靈佑禪師臉上,嘗試著露出這輩子最和藹的笑容,對著張昭說道。
禪師向來不茍言笑,嚴格待人,手下的悟心與法海等弟子都是在他嚴厲的帶領(lǐng)下成才。
對著弟子露出微笑,這是靈佑禪師的第一次,所有禪師非常詫異。
幾名緋衣僧袍的老僧臉露不快。
金山寺寺院眾多,緋色衣袍是來自東院的僧人的專屬標志。
這幾位老僧在東院德高望重,原以為能夠坐在師祖周側(cè),得到最好的傳經(jīng)體驗。
但請?zhí)鰜?,結(jié)果卻只能坐在三排后的位置。
有比他們身份高貴的僧人坐在他們前側(cè),他們毫無怨言。
可現(xiàn)在,法海這毛頭小子竟然坐在他們前面,這是何種道理。
雖然他被認為是下一任金山寺主持,但畢竟還沒有上任,沒有資格坐在他們前方。
更可氣的是,法海身旁的青年既不是金山寺僧人,又不是佛修,只是山腳下一普通人,怎么能夠有資格坐在他們前方。
除了緋袍僧人不爽外,黑袍僧人,紅袍僧人與素衣僧人,皆是不滿。
“五通師祖講經(jīng),豈有香客坐尊貴位置之禮?。 ?p> 一名紫衣僧人更是小聲說道,藏在僧袍下的手握緊,非常不甘。
“悟強,佛門圣地,不要胡亂言語!”
一旁的僧人立刻拉了一下他,讓他不要亂說話。
悟強一驚,知道自己剛才失言了,低聲‘阿彌陀佛’后,立刻閉口不談。
佛門圣地,雖有怨言,但也不能吐露。
這種不快隨著五通師祖的講經(jīng)開始而消散一空。
“佛有六通,我已五通,最近兩百年更是專志于凈土,心中空明純凈,三見圣象,故能為眾人講經(jīng)!”
五通禪師空靈的聲音在菩提道場響起。
眾人抬起頭,專注聽五通禪師講經(jīng)。
一炷香過后……
已有一部分僧人滿臉通紅,興奮不已。
困擾他們長時間的問題,被五通師祖一語點破。
高僧就是高僧,強橫!
兩炷香過后……
大部分僧人開始喃喃自語,口中不斷重復著“原來如此!”
佛門典籍,浩瀚無邊,晦澀難懂,高僧大德研究幾十年也就知道三成知識。
擁有五百年佛修實力的五通師祖,寥寥數(shù)語就能解他們之惑,真乃智慧之人。
三支香過后……
菩提道場,“阿彌陀佛”聲音不絕于耳。
眾僧臉上快意,心中困惑被五通師祖一語點破,佛修之心更加濃厚。
五通禪師很是滿意,百年前他曾經(jīng)出山講過一次經(jīng)。
那時候,佛修之心雖在幽州屬第一,眾多僧人也得到教化,但自己并不滿足當時的表現(xiàn)。
當時破費口舌,引經(jīng)據(jù)典,才達到如此成就,自那以后,他更加深居簡出,在后山中白晝精心研究典籍,夜晚禪定修行。
百年之后的今天,佛修之心愈發(fā)精進,頗有道修‘大道至簡’的真意,一字一句,皆是有無上真理。
寥寥數(shù)語,點化眾人,引得贊嘆聲不斷。
坐在他下側(cè)的張昭,至今沒出一聲,肯定早已被佛法的精妙所吸引,聽得入迷,無法自拔。
“問世間,誰人能擋修佛之心?”
“你說是吧,張施主?”
五通禪師意有所指,他出聲問道,無比自信。
可是,當他的視線轉(zhuǎn)向張昭時,微微一愣。
菩提臺下的張昭,早已睡著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