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心平氣和,心服口服
“在下正是年少輕狂的年紀,出現(xiàn)在青樓與學子們交談,也算是合情合理、情有可原。”
李治不掩笑意地朝老者拱拱手:“但于老先生可就不一樣了,這事要是傳出去,說不定會有人背地里罵您為老不尊,您就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只有心懷鬼胎的人,才會在乎別人的評價?!?p> 即使是面色嚴肅的老者,聽他這么一說也忍不住笑了。
“老夫坦坦蕩蕩地逛青樓,有什么問題嗎?”
李治搖頭微笑:“那自然是沒問題的?!?p> 于老先生?
聽著兩人的交流,盧照齡陷入了沉思。
在思考的同時,他不忘在這位老者身上仔細打量。
突然,他看到老者的腰間閃過一道金色的光芒。
仔細看去,那竟是一個金魚袋。
再看老者與晉王交鋒時,那風輕云淡的氣度,盧照齡猛地想起一位朝廷重臣。
有著東宮宰相之稱的正三品官員,太子詹事于志寧!
這位于老先生,可不僅僅是朝廷重臣。
同樣也是一位當世大儒,學問名揚宇內(nèi)。
不但如此,這位學士還有直言勸諫、公正無私的美名。
如果真是這位老先生的話,那么這位老者先前的評價,就不是無的放矢了。
那是權(quán)威中的權(quán)威??!
想到這,盧照齡連忙拱手詢問:“敢問先生,可是于仲謐、于大學士?”
于志寧轉(zhuǎn)頭看了他一眼,淡定地道:“老夫正是于志寧,你那首詩寫得不錯、靈氣十足,日后繼續(xù)鉆研,早晚能成大器?!?p> 誰也無法否認這首《至陳倉曉晴望京邑》的靈氣。
詩中的才氣躍然紙上,只一眼就能看出盧照齡在文學方面的天賦。
對于好詩,于志寧不吝贊賞。
聽到這位儒學大師承認自己的身份,盧照齡先是喜出望外。
但在下一刻,他想起這位老者的評價,臉上露出一抹苦楚。
“能得到先生贊揚,學生榮幸之至,可學生還是不明白,您為何會說殿下的《梅花》的境界要高上一籌?”
之間于志寧輕笑一聲,不見絲毫的不耐煩。
他柔聲細語,帶著不緊不慢的語速解釋道:“你的詩中有動景,有能令人身臨其境的清涼,也有霧氣籠罩的初晴景象,還有河水潺潺,烈日似火?!?p> “而最后一句,更是將這一切巧妙地轉(zhuǎn)化為心中豪邁,不得不說是一首難得的佳句。”
“但同樣的,你寫得太精致、也太注重細節(jié)了,缺失了一份震撼人心的力量!”
“反觀《梅花》一詩,沒有生動的刻畫,唯有一抹白與一縷清香?!?p> “但晉王卻是用短短數(shù)語,將此刻面臨的嚴寒、堅韌與豁達,刻畫得淋漓盡致?!?p> “明面上是描景,實際上是借景抒情?!?p> “句句不離抒發(fā)心中之情,這就是境界上的差距?!?p> ……
聽到于志寧這么一解釋,盧照齡有豁然開朗之感。
確實,晉王的這首詩,全篇都是在圍繞著心情寫的。
反觀自己,太注重表象,也太想把所有的美好全都表達出來。
卻忘了詩詞最重要的元素:情緒與意境。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p> 嘴里小聲地復讀了一遍《梅花》,盧照齡若有所悟,但又覺得有些迷茫。
“但要怎樣,才能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呢?”
李治從盧照齡開口之初,就在一邊看戲。
此時看到盧照齡一臉沉思的表情,笑著給他解惑:“首先,你得經(jīng)歷過那種環(huán)境,有切身的感悟,才能把它表達出來啊,你經(jīng)歷都沒經(jīng)歷過,拿什么去表達?靠幻想嗎?”
“所以這就是晉王您所說的閱歷?”盧照齡疑惑地問,難道差了三歲,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嗎?
李治微微搖頭:“閱歷這種東西,跟年紀無關,只有你身處在風口浪尖,經(jīng)歷過狂風驟雨,了解過雨后天晴、風平浪靜,你才能體會到那究竟是什么?!?p> 說罷,他似是感嘆地說道:“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等你什么時候,能夠從這句話中有所感悟的時候,距離你擁有人生體會,就不會太遠了?!?p>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嗎?”
于志寧若有所思,長嘆一聲:“晉王能在如此年紀,就有這等感悟,老夫自嘆不如?!?p> 只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罷了。
李治朝他擺擺手:“老先生過謙了,在下還差得遠呢?!?p> “那可說不準咯……”
于志寧說著,看向李治的眼神,不由帶了點欣賞之情。
要是太子也能像晉王這么通情達理,那該有多好?
想到自己的學生,于志寧頓時沒了心情。
朝李治一拱手,轉(zhuǎn)身找了處空座,開始借酒澆愁。
而到了此刻,盧照齡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的淺薄,朝李治深施一禮。
“受教了,多謝晉王為學生解惑,還請晉王贖罪,先前在下太過唐突了?!?p> “沒什么,說到底只是書生意氣罷了。”李治朝他擺擺手,笑道:“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呢?要是能心甘情愿地服輸,那還能算是少年嗎?無須在意這點冒犯?!?p> 盧照齡點點頭,沒再多說什么,抱了一拳之后轉(zhuǎn)身離開。
與此同時,李治耳邊也響起了系統(tǒng)提示。
“叮!初唐四杰之一的盧照齡對宿主心服口服,獲得神級獎勵:頂級書法?!?p> ……
嚯喔!
居然還有意外收獲呢?
原本,李治預計系統(tǒng)頂多會給個普通獎勵來著。
畢竟那個時候,他只是把盧照齡逼到為名聲犯愁的地步罷了。
如今,他這算是擺明了道理,讓盧照齡自己認識到了差距。
懟人的程度肯定有所區(qū)別。
這樣一來,系統(tǒng)結(jié)算的獎勵,也會有所改變。
就是沒想到竟然能夠結(jié)算出神級獎勵出來,這是李治沒有預料到的。
“神級書法啊,如果下次再給父皇寫詩,他總不能再嫌棄我的字了吧?”
想道李世民之前給出的兩次評價,李治的嘴角忍不住向上彎曲。
他這位父皇,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