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我咸魚皇子,開局彈劾李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挖坑埋自己?你饒了我吧

  “不管他們愿意與否,都必須要參與競爭!”

  李治篤定地說道,在大勢的趨勢之下,誰能獨善其身?

  不競爭那就被淘汰出歷史的舞臺,事情就這么簡單!

  聽到這個回答,李世民緩緩搖頭。

  “朕的意思是問,你確定那些工匠們不會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朝廷造勢?”

  “所以才需要千金市馬骨?。 崩钪屋p笑著回答:“如果那些工匠世家不愿妥協(xié),那也無所謂啊,將作監(jiān)內(nèi),除了世襲工匠之外,還有不少年輕人呢。他們可以忽視誘人的金錢嘉獎,但年輕人能夠頂?shù)米∵@個誘惑嗎?”

  “只要其中的一個人,成功地制造出一個能用的機械。”

  “朝廷再往上添一把火,這勢就必定能火起來!”

  “到了那個時候,那些世襲工匠還有得選嗎?”

  “要么被新崛起的勢力淘汰,要么老老實實地順勢而行,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

  “優(yōu)勝劣汰本身就是社會法則,那不是他們可以控制得了的。”

  “所以說,父皇您多慮了?!?p>  “這件事,工匠世家壓根就沒有反抗的余力,他們只能在暴風(fēng)雨中隨波逐流?!?p>  技術(shù)和學(xué)術(shù)都是一樣的。

  一旦開始進(jìn)步,那就是推陳出新的開端。

  有新的東西出來,老的東西就必將被淘汰。

  事件的發(fā)展并不會因個人意志而轉(zhuǎn)移,在時代的大勢下,所有人都要在新的規(guī)則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沒有辦法跟上節(jié)奏的人,那就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

  這跟朝廷的主觀意識無關(guān),是社會自然運轉(zhuǎn)下的結(jié)果。

  換而言之,推動社會的發(fā)展,本身并無過錯。

  錯的只是有些人敝帚自珍,拿著一堆垃圾當(dāng)寶貝,始終不肯讓科技向前發(fā)展罷了。

  “可這會引起江山的動蕩。”

  李世民雖然能夠理解李治的意思,但他仍然無法接受。

  舊的勢力被推翻,這本身就意味著動蕩。

  天下好不容易太平下來,他可不想再看到什么幺蛾子。

  對此,李治也是據(jù)理力爭。

  “您太高看工匠這個群體了,您覺得他們能鬧出多大的水花?頂多也就罷工罷了!”

  “朝廷差那幾個工匠嗎?甚至說這群人罷工,那豈不是更好?”

  “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進(jìn)來,給那些重新來沒有嘗試過這個領(lǐng)域的百姓人家一個機會?!?p>  “當(dāng)前的科技那么淺顯,甚至都不需要特意去教導(dǎo),讓他們自行琢磨也能趕上科技進(jìn)度,更有甚者直接超越當(dāng)前時代的科技。”

  “工匠們罷工根本就影響不到社會的推動,更不可能引起社稷出現(xiàn)動蕩?!?p>  “他們只是被稱之為工匠世家罷了,不是真正的士族,您可不要把他們跟士族混為一談?!?p>  雖然,這兩個群體在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區(qū)別。

  但兩邊掌控的權(quán)勢,卻有著天差地別。

  士族掌控地方大權(quán)讓朝廷忌憚萬分,但工匠世家掌握著什么?

  一些古老的工藝罷了!

  社會是必然向前發(fā)展的,而這些工藝的含金量,真的是太低太低了。

  哪怕是從造紙機技術(shù)上,延伸出來的科技,都可以直接吊打這些工藝。

  更不要說在競爭的趨勢下,所帶來的工藝改革。

  在競爭的壓力下,科技的發(fā)展肯定會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瘋狂向前推進(jìn)。

  朝廷也不需要等太長時間,最多三四個月,就能得到和工匠世家同一水平的新匠人。

  要知道,民間也有許多不受朝廷待見,希望加入將作監(jiān)的匠人。

  這些人可不會管什么技術(shù)封鎖、工藝壟斷。

  只要肯給他們向上爬的機會,這些人就會替代工匠世家,成為大唐工業(yè)最堅實的后盾。

  聽著李治堅定而又有力的聲音,李世民沉默片刻,沉聲問:“你確定要這么做?”

  “兒子確定!”李治篤定地回答。

  “既然如此,那就如你所愿吧,朕累了,不想跟你爭執(zhí)這些了?!?p>  李世民有氣無力地嘆了口氣。

  這天下,終究是要過渡到李治手上的。

  不管怎樣,李治的意見他都要參考一下。

  而且這件事并不涉及到上層結(jié)構(gòu),并不會引起朝堂格局上的變動。

  既然如此,就放縱李治肆意而為一次,那又如何?

  就算瞎搞,最差的情況無非也就是幾年內(nèi)用不了最新最高端的器物罷了。

  李治說得對,工匠們確實鬧不出什么水花,隨他去了。

  說完,李世民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李治挖出來的那一個個大坑。

  一想到每個大坑里面,都是一個定時炸彈,他就頭疼得要命。

  書院的坑沒填完,均田制的坑也沒開始動土,現(xiàn)在又在工匠團體里面挖了一個大坑出來。

  話說李治怎么這么能折騰呢?

  唯恐天下不亂啊這是!

  雖說大方向上,都是為了讓天下變得更好。

  但……這也太能折騰了。

  “小九啊,你沒事真的別再過來了,不然父皇早晚要被你氣死不可?!?p>  “以后還是少鬧點幺蛾子,真的別再亂挖坑了?!?p>  “朕是真的怕一不小心被你挖出來的坑給埋了啊,讓朕省點心好嗎?”

  李世民掏心掏肺,說話的語氣就差到哀求的份上了。

  李治撓了撓臉頰,糾結(jié)道:“其實兒子也不是想鬧騰,就是……忍不住,您知道嗎?”

  心里有一大堆的想法,但礙于身份卻不能去做。

  官場上的事情,他能忍。

  畢竟那已經(jīng)觸碰到了李世民的核心領(lǐng)域,總得給這個可憐的老父親留點空間不是?

  但民間的事兒,他是真找不到忍耐下去理由。

  這事兒跟權(quán)勢挨不到一塊去,也威脅不到李世民的地位,他當(dāng)然可以放開手腳去做。

  好歹,他也是個皇子好吧。

  提前做點布置又怎么了,而且這只是打開一個開端,又不是全面整改。

  不至于說,會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

  李世民也是做過皇子的,當(dāng)然清楚那種抓心撓肺的感覺。

  心里有一大堆的計劃,但只能忍著。

  為什么?

  因為頭頂上還有一個皇帝,有天下之主在上面鎮(zhèn)著呢。

  誰敢亂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