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惡念書局1

第23章:蝙蝠蟬蛻

惡念書局1 惡念書局 2031 2021-12-29 15:38:31

  道一又收兩份錢,對眾人說:“規(guī)矩有三,一蒙面;二,此行兇險,生死有命,概不負責;三,可退出,費用不退”。木穹頗感詫異,但見其他人均無異議,也只能忍著。

  道一給每人發(fā)了一個面罩,帶上后,他又拿著一個繩,讓每人抓住一個繩結,然后輕喚道:“活人上路,陰人躲避”,真的很像湘西趕尸匠。

  路上木穹想偷看,不過剛摘面罩,就被道一呵斥了,一路上大小生和韋岸也被呵斥過,另外六人卻比較守規(guī)矩。

  跌跌撞撞走了半個小時,道一終于叫停,揭開面罩,已在一個山洞,山洞前是一個甬道,甬道內(nèi)一片漆黑。

  道一叮囑說:“一直往前走,要想活命,最好不要分開”。

  凈月問:“沒有燈嗎?”

  道一回:“頭燈100,肩燈50”。

  韋岸埋怨道:“太黑了吧”。

  道一冷哼說:“愛要不要”。

  雖然心中不爽,不過還是花費200元購置了裝備。

  當眾人準備妥當,道一催促說:“進去吧”。馬如龍抓住道一胳膊說:“道長不送送”。道一回:“不必”。

  道一說完,肩頭微抖,脫離馬如龍控制,反過來握住馬如龍的手,兩人暗暗較勁,馬如龍又問:“道長有何提點?”。道一說:“萬分兇險,聽天由命”。馬如龍后退幾步哈哈大笑道:“道長好功力”。道一冷哼道:“你也不錯”。

  大生對木穹嘀咕說:“兩人都是高手,隊伍里面臥虎藏龍呀,小心點”。說話間,馬如龍牽著馬兜鈴進入了甬道,隨后凈月、邁克、齊老和小斌緊隨其后。大生又說:“木老弟,我們也跟上吧”。

  大生在前,木穹居中,小生和韋岸落在后面,兩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說什么。

  甬道前行1公里,到了一個溶洞,溶洞下是亂石林,亂石高矮不一,高的有3-4米,矮的也有一人高。

  10人進入亂石林300米,見到七個橢圓形石柱,石柱有5米高,上面密密麻麻地趴著黑色的蝙蝠,這些蝙蝠比平常蝙蝠大了十倍不止。

  木穹詫異道:“蝙蝠太大,不會是變種吧”。邁克說:“世界上最大的蝙蝠是東南亞的狐蝠,據(jù)說翼展可達到6英尺,與之相比還是差一些”。齊老贊許道:“小兄弟言之有理,不過此處寒冷,不應該有如此大的蝙蝠”。

  大生輕喝道:“等等,這些不是真蝙蝠,自從我們進入此處,雖然有7-8米的距離,但沒有一個蝙蝠動”。

  “我來試試”馬兜鈴說完,彈了一個石子,砰的一聲擊打在蝙蝠身上,蝙蝠毫無反應。

  “確實有異,我去看看”馬如龍說著往蝙蝠而去,不一會說:“全是蝙蝠殼”。

  木穹靠近,看到蝙蝠殼想說什么,不過被大生制止,木穹看向大生,只見他搖了搖頭。這里的蝙蝠殼與甬道內(nèi)的蜈蚣殼很像,韌性十足,并不像知了蟬蛻一碰即碎。

  看到兩人怪異,齊老問:“木小兄弟,你是不是認識這些蝙蝠殼”。不待木穹說話,韋岸搶先道:“蝙蝠乃是哺乳動物,按理說發(fā)育過程中是不需要蛻皮的,一般節(jié)肢動物,像蟹、昆蟲等,它們體表是外骨骼,這種外骨骼是有機物,不是細胞組成的,不可能生長,所以當這些動物身體長大后,就要脫掉外骨骼,也就是蛻皮。還有蛇,它的外皮也是角質(zhì),不是細胞構成,也要蛻皮。蝙蝠是哺乳動物,皮膚是細胞構成,皮膚上還有毛發(fā)。體表不是有機質(zhì)的殼,不應該有蛻皮現(xiàn)象”。

  凈月問:“這么多蝙蝠殼,那蝙蝠去哪里了?”此言問出事情的關鍵,也讓木穹心中一驚,想到了白色蜈蚣,提醒道:“大家小心”。

  往前200米,出了亂石林,到了甬道口,甬道口往內(nèi)100米,出現(xiàn)兩個岔道口,眾人面臨選擇。

  大生蹲在地上,在右邊甬道內(nèi)撿起米粒大小的黑色物體聞了聞說:“這里有蝙蝠屎,看起來比較新鮮,我建議走這邊”。

  邁克嫌棄道:“惡心死了,不行我要走這邊”。邁克說完,就向左邊去了,凈月叫他不住,只能跟他去了左邊,隨后齊老和小斌也往左邊去。

  馬如龍不解問:“往這邊走很可能遇見蝙蝠,為什么你建議去右邊”。大生反問:“你說蝙蝠為什么往那邊去”。馬如龍思索道:“為了捕食”。大生點頭道:“蝙蝠類動物的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喜愛花蜜、果實,有的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來說,大蝙蝠類一般以果實或花蜜為主,小蝙蝠類以昆蟲為主,兩條道靠得那么近,又處于同一地形位置,能差別到哪里去,為了捕食,左側也應該會有蝙蝠屎,但那條道絲毫沒有,說明了什么”。

  馬兜鈴恍然大悟道:“說明左側有蝙蝠害怕的東西”。

  大生問:“對嗎,那你是想面對蝙蝠還是蝙蝠都怕的東西?”

  “我相信你”馬如龍說完,牽著女兒往右走去。

  隔開一段距離,木穹嘀咕道:“這里的蝙蝠會跟一般蝙蝠一樣嗎?”。大生催促道:“木兄弟,跟上,你走在我們中間,小心一些”。

  又走半個時辰,甬道內(nèi)的墻壁變得濕滑,也有些苔癬,往前還見到一些小樹,在無光的環(huán)境中呈現(xiàn)黃色。

  再往前,甬道的右側,一人高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縫隙,甬道邊的縫隙兩米多高,往內(nèi)延伸,看不到邊界。縫隙內(nèi)鐘乳垂下,有滴答的水聲,下方覆蓋了一層水,水下是細膩的泥沙。

  縫隙綿延1公里,時不時有沙沙的聲音從縫隙內(nèi)傳出,侵擾著眾人的心智。

  突然木穹左手碰到一個軟軟的東西,他本能地往右躲,一個東西如利劍般向身后的小生激射而來,小生躲閃不及,看到一條綠蛇往他面部飛來,危急時刻,刀光閃過,綠色小蛇被一分為二,原來是小生身后的韋岸出手相救。綠蛇的尸體被匕首帶到縫隙上的水里,把水染成了紅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