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圣,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jié)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p> ——《萬姓統(tǒng)譜·卷五十二》
軒轅黃帝時期,有史官,名倉頡。
觀察鳥獸之足跡,研究蟲豸之身軀,從中啟而悟之。
繼而心生一念,創(chuàng)文字,代結(jié)繩之政。
天降雨栗,上蒼恐不事生產(chǎn)!
夜傳哭聲,鬼詭懼書文所劾!
黃帝聽聞,大喜!
令倉頡至各部落,廣傳所創(chuàng)文字!
原倉頡造字之所,諸多初生文字因天地嘉獎之氣運(yùn),故生而有靈!
————————————
一陣風(fēng)兒吹過,那是一只高飛而過的鳳鳥。
此時,地上那一個文字慢慢變成了那只鳳鳥的模樣,從地上爬了起來。
它看了眼自己那些仍在地上扭動的兄弟,咬咬牙,轉(zhuǎn)頭便隨著那鳳鳥追去。
它看到那鳳鳥高展翅膀,翱翔于九天。
鳳鳥那舒展的尾羽更是在空中被陽光映照出艷麗的模樣。
它心生艷羨,下意識的也去模仿那一只鳳鳥,尾巴也長出了如鳳尾般模樣的黑色字符。
雙翼也橫生與兩側(cè)。
它乘風(fēng)而起,跟隨那翱翔九天的鳳鳥,一起看著這山川河流。
忽的,一陣風(fēng)吹向了了它。
那諾大的狂風(fēng)將它吹得站都站不穩(wěn)。
為了逃脫這困境,它主動地分離了自身,將自己無用的身軀留在這,讓它隨風(fēng)飄揚(yáng)著。
而它的靈魂與那顆炙熱的心,卻依舊化為鳳鳥的模樣,翱翔天際。
從此,世間變多了兩個“鳳”與“風(fēng)”兩個字符。
隨著歲月的流逝,刻在了人們的心里。
————————————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