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發(fā)展歷史悠久,時至今日早已百花齊放,追其源頭離不開商代后期殷墟甲骨文?,F(xiàn)在甲骨文已經(jīng)被認為是文字的第一種形態(tài),對比現(xiàn)代文字的百花齊放那些晦澀難懂的甲骨文,即使沒有一丁點的甲骨文基礎(chǔ)你也會看懂一部分,那是以前的人們與現(xiàn)在人們的共同語言,時間匆匆流去文字所蘊含的歷史不曾改變的只是它們的形態(tài)。
從十二生肖到衣食住行,無論是地上跑的天上飛的還是水里游的,都能在甲骨文里一一對應(yīng)起來,仔細去翻看甲骨文和與之對應(yīng)的現(xiàn)代字,兩者除了在用途和書寫方式上在其他方面差距不大。甲骨文屬于象形文字,看到甲骨文你就能看到其對應(yīng)的事物,比如:日,太陽一個發(fā)光的球體,甲骨文中的日就是一個點一個園周圍發(fā)著光。在比如:月,由陰晴圓缺,在甲骨文中,月亮總是缺了一角,文字發(fā)明之初就是用來表達一個思想,一種意志的吧。
比較有意思的是我找到了一個比較有趣的甲骨文字--蛇,在甲骨文中的蛇是一條頂著三角頭型蜿蜒準備突進的長蛇,就簡簡單單的幾筆就將一條栩栩如生的蛇展示了出來,眾所周知大部分頭是三角的蛇都是劇毒蛇,盤曲蜿蜒是大部分蛇的攻擊動作。作為冷血動物的蛇慘啊,我不知道第一個發(fā)現(xiàn)蛇的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但我知道第一個把蛇畫出來讓其他人認識蛇的人一定是個好人。睡著時代的發(fā)展歷史上更有甚者將蛇視為惡魔和權(quán)力的象征,因為部分攜帶劇毒的蛇被惹怒導(dǎo)致讓不了解蛇的人漸漸避而遠之談之色變,可憐的蛇就這樣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誤解抹黑,直到人們漸漸了解蛇的性格和棲息特點才明白,被誤解酗酒的蛇。
即使是身處現(xiàn)代的我在偶爾遇到一條從不知什么地方竄出來的蛇,不管有沒有毒我都會下意識的撒丫子就跑,管它那么多小命要緊。想象一下一條滑溜溜修長的沒有四肢靠扭動行動還特別快,猛地一下沖到你腿邊來上一口,就問你害不害怕。悄悄告訴你個好消息那條險些被你踩死的蛇--沒有毒。
就問你后怕了沒,而且蛇毒的成分復(fù)雜大致分為幾類:血液循環(huán)毒素,神經(jīng)毒素,混合毒素,細胞毒素,在此對于那些想著用蛇毒毒毒蛇的來說一句蛇毒毒不死毒蛇。為什么?你用自己的口水能殺死自己?
本人絕對是談蛇色變的那一類人,但全蛇宴了解一下!粵菜的招牌名菜,全方位挖掘蛇的滋味,尤其是麻蛇羹與中藥同煮及鮮味與滋補為一體,回憶起來口水直流。畢竟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即使是蛇毒也快被研究透了。
上文中所說的蛇毒的一兩滴分分鐘殺人于無形,錯過時間的治療所留下的后遺癥也會跟隨一輩子,蛇毒在傷人“戰(zhàn)功赫赫”同時我們在利用蛇毒上也碩果累累,它在治療癌癥,止血,抗凝血,制備抗蛇毒血清等重大方面有著巨大的突破,現(xiàn)在寵物蛇不是也挺受歡迎的嗎?
蛇是被人們極端化的動物,愛的愛到飛起,恨得恨不的見一條殺一條,我雖然是談蛇色變的那一類人,不過麻蛇羹還是不錯的值得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