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賜婚
趙京來得極快。
天子有命。
怎敢怠慢?
本來,這幾天趙京天天騎著高頭大馬游街夸官,也已經疲憊了,高中狀元的巨大喜悅,隨著時間推移,也漸漸被沖淡了許多。
雖然。
他說不出“時間可以撫平一切”這樣的話來,不過,他的感覺卻告訴自己,喜悅已經淡了許多,剩下的則是對未來的憧憬了。
做官。
自然是他的宿命。
做誰的官?
自然是陛下的,雖然,趙京飽讀詩書,也知道“民為貴而君為輕”這樣的名言,不過,趙京可不是只會死讀書的腐儒,他的心中有桿秤,衡量著今日的一切,是誰給的。
誰?
當然是皇帝。
身為開天辟地頭一個的狀元爺,他自然知道天子門生這幾個字的含金量,所以,連日來,已經有不少朝中大臣權貴們,托人來給他說媒,卻都被趙京一一婉拒了。
趙京的說辭是自己熱孝未滿,還須時日。
他的推辭,又怎能推托掉朝中大佬們的美意?
要知道。
許多大佬們可都看上了他這顆已經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知道,趙京,從此將成為朝堂上炙手可熱的人物,雖然那些稱王道孤的蕃王與一些位極人臣的大佬,還未到屈尊迂貴上趕著巴結趙京的地步,但是,就沖趙京氣宇軒昂的氣度,朝堂上落落大方的應對,大佬們也想在他身上進行投資了。
人才。
誰不喜歡?
要知道。
就算是奸臣,也是喜歡人才的,歷史上不乏有些奸臣,對一些明明跟自己作對的人才手下留情的故事。
至于趙京……
趙京中了狀元后,精神氣貌煥然一新,理想與報負又豈止上了區(qū)區(qū)一個臺階,他的心中,已經立志一定要討一個才貌雙全的絕色女子來匹配自己,方不負今生。
今日。
趙京忽聞陛下召見,不知何事,亦不敢怠慢,須臾之間,已至皇宮。
首席大太監(jiān)王東洋領著他,文思殿參過了圣,楊廣打量著周身簇新的狀元服,看上去如同新郎官般的趙京,不由莞爾一笑。
楊廣先給趙京賜了坐。
趙京趕緊謝坐。
接著。
楊廣跟趙京聊了聊關于如何治國,怎么樣看待大隋周邊那些游牧民族及東邊的高句麗的威脅等重要的國家大事,趙京一一回答,說來也巧,他的看法,大多與楊廣相同。
那就是大力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
趙京有一段話,簡直說到楊廣心里去了,令楊廣頻頻點頭:“……陛下,學生認為,既要國富,亦要民強,若民強,則兵強,若兵強,且不論以一敵三,只說以一敵一占優(yōu),則從內至外可席卷諸夷……”
楊廣連連點頭。
趙京說的不錯,恰如軍隊建設,若是每一個單兵的綜合素質都提上來了,與敵人交手時,一對一可成碾壓之勢,那么,若是整支軍隊都如此,戰(zhàn)斗力又豈止用彪悍二字來形容?
有道理。
很有道理。
楊廣與趙京聊了好一陣子后,他將話題一轉,說到了趙京的婚姻大事上了,楊廣知道趙京的底細,堂堂天子,他要想知道什么東西,還不易如反掌?
楊廣也不搞迂回,旁敲側擊那一套,而是開門見山道:“……趙京,寡人聽聞你尚未娶親,今日,寡人與你做媒,保舉一門親事給你,如何?”
這……
陛下開口了,趙京怎敢不從?
雖然。
他的心中瞬間忐忑不安起來,因為,他實在不知道萬歲爺給他保的什么媒,又是哪位皇親貴族家的千金小姐,人品如何,相貌怎樣?
一切。
都如盲人騎瞎馬,全在未知中,所以,也不由得趙京不忐忑。
他的表情。
自然落在了楊廣眼中。
楊廣一笑,才子愛佳人,他知道趙京擔心些什么,所以,楊廣就有話明說:“趙京,我有一妹,長得雖然稱不上天姿國色,可是,容貌倒也不俗,若與你相配,寡人覺得不錯,所以,特地撮合你們二人……”
你妹?
趙京忽然一陣心跳,皇帝的妹妹,不就是當朝公主么?
天上。
真的掉餡兒餅了?
砸中他趙京了?
今日之白衣,轉眼,就成了尊貴的駙馬爺了?
趙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楊廣也不瞞著,于是,就將他打算將義妹小梅,也就是現(xiàn)在的仁孝公主嫁給趙京,如何如何,跟趙京說了一遍。
趙京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陛下說的不是他親妹妹。
小梅之事,趙京有所耳聞,當時,孫全還與他一起說笑,說這小梅真是福氣大,居然就白白撈了個公主做,并感嘆這樣的好事,為什么他們這條巷子里,卻碰不著?
誰想。
今是陛下親自做媒,保的竟然就是小梅。
雖然趙京沒親眼見過小梅長得什么樣,可是,口口相傳,他倒也聽說了,說仁孝公主長相不錯。
此時。
楊廣為他做媒,白白撿了一個駙馬,他趙京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所以。
趙京立刻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說自己愿意。
成。
愿意就成。
漫說小梅人才不錯,就算她是個瞎子、瘸子、聾子,今是楊廣金口玉言已開,趙京也得硬著頭皮接受。
這事。
就這么定了。
楊廣示意趙京可以退下了,至于何時三書六禮,何時結婚等大事,自有禮部操辦,絲毫不用趙京與小梅操心的,皇帝嫁妹,也算國事,又怎用得上趙京操心呢?
首席大太監(jiān)王東洋送趙京出殿后,滿臉帶笑恭喜他道:“……恭喜你呀,趙狀元。”
趙京知道王東洋的自份,怎敢托大,敢忙打出一揖道:“同喜、同喜,一切都是托王公公的福,到時候,學生一定請王公公痛飲三杯薄酒?!?p> 王東洋哈哈一笑:“好,好好好,趙狀元,請……”
“王公公請……”
……
……
文思殿中,楊廣坐在椅子上,考慮著事情。
原本,他是想將趙京留在長安任用的,可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不如將趙京外放到江浙一帶,那里,可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漁米之鄉(xiāng),將趙京放在那里,讓他為國辦事,抓好賦稅與生產經營,特別是沿海一帶,更要多辦鹽廠。
楊廣盤算著。
三秤金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