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生年設(shè)定,作者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定
1。董卓的母親池陽君,在192年被殺時,已經(jīng)90歲了,這是一個參考因素,考慮到古代婦女的生育年齡,那么192年,董卓至少應(yīng)該50歲了,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年代142年,作為參考。
2。史書沒有記載董卓成年兒子的詳情,只有數(shù)個后來侍妾所生,192年被殺時“尚在懷抱”的幼子。但是190年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曾對司馬朗說:““卿與吾亡兒同歲,幾大相負(fù)!”,可見董卓至少有一個出生于171年,但是190年已經(jīng)死了的兒子。同時,司馬朗是司馬防的長子,那么司馬防的出生年149年也可以做一個參考。
3。史書記載董卓有一個女婿牛輔,當(dāng)然,牛輔生年不詳,什么時候成為董卓女婿的,也不詳。但是,至少在189年,董卓入京當(dāng)政的時候,牛輔就已經(jīng)是董卓的女婿了,因此,189年,董卓有一個女兒至少15歲以上了,當(dāng)然,這是極限推算,實際上這個女兒有二十多三十歲都是可能的。
4。董卓有個孫女董白,會是本書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歷史上,192年被殺時,她尚未及笄,也就是未滿15歲,因此,她至早出生于177年。但是,因為董卓成年的兒子一點記載也沒有,哪怕是192年的滅族名單里,也絲毫不提董卓成年兒子的信息,那么我們有理由推定,董卓之前只有一個出生于171年,但是190年已經(jīng)死了的成年兒子,而董白就是他的女兒。
那么董白就不大可能出生在177年了,按照他父親只有19歲壽命,而董白死前,畢竟已經(jīng)不是“尚在懷抱”,那我們假定他父親15歲結(jié)婚,第二年(187年)生下董白,至192年,董白已經(jīng)五歲。
5。這里有一個矛盾,如果我們讓董卓得子的年齡稍早,那么董母生子的年齡,必然較晚,反過來,董母生子的年齡提前,則董卓得子的年齡必然偏大。筆者考慮到,董卓還有個弟弟,還有個年齡較大的女兒,以及女性和男性在生育年齡和高齡生育風(fēng)險上的差異,那么就只能偏向于董母生子的年齡較早,而董卓得子的年齡較晚了。
因此,綜上所述,作者最終設(shè)定,董母30歲時(132年)生董卓,董卓25歲(157年)生一女,39歲(171年)生一子,此子187年生一女董白。
關(guān)于董卓的職務(wù)設(shè)定,根據(jù)史載,167年,董卓作為軍司馬跟隨張奐討伐東羌,隨后“稍遷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為并州刺史,河?xùn)|太守?!痹俚?84年被拜為東中郎將。其間17年歷任三職,我們將任職時間均分,設(shè)定如下
1。167年-172年,戊己校尉以及被免職期間,此為劉照穿越前。
2。172年-178年,并州刺史,其中176年是劉照穿越至東漢的年份。
3。178年-184年,河?xùn)|太守,其中181年,是小說正式開始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