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十三章 自家的籬笆要扎嚴實

三國之最強皇帝 劍花如夢 3149 2014-03-05 17:10:03

  第十三章自家的籬笆要扎嚴實

  這一日,傍晚時分,尚書盧植自宮中回家,心里悶悶不樂。今日他在省中接到敕命,說邙山道士史邈【注一】教導(dǎo)皇子弁讀書有功,封為都亭侯。盧植當即上疏切諫,奈何漢帝劉宏置之不理。

  盧植不由得想起了漢和帝之時,大長秋鄭眾封侯,開創(chuàng)了宦官封侯的先例,也開啟了宦官干預(yù)朝政,專權(quán)亂命的弊政。如今漢帝劉宏封一個道士為侯,難不成日后,區(qū)區(qū)方術(shù)之士,也能享分土之封,登公卿之位?那朝廷的官爵名位,豈不是更加濫觴?

  而且,若是讓世人看到,一個道士,也能教導(dǎo)皇子讀書,并因此有功而封侯,那天下趨炎附勢之人,豈不是紛紛而來,借著講學(xué)為名,圍繞在皇子身邊阿諛奉承,以求富貴?

  再者,王者治天下,靠得是圣賢之學(xué),禮樂之道。一個道士,能傳授的,無非是方術(shù)、讖緯、求仙等歪門邪道,若是教出一個喜方術(shù)、好求仙的皇位繼承人來,那大漢恐怕是真要亡了。

  長子盧愷【注二】見父親回家之后,一直神情悵然,不由得問道:“大人今日憂心忡忡,所謂何事?”

  盧植便將前因后果講述一番,長嘆道:“子和啊,道士因教導(dǎo)皇子而獲爵位,此真乃我輩儒士之恥辱啊。”

  盧愷安慰道:“前日皇子弁回宮,我曾在路邊望見過他,小小年紀,端坐于車駕之中,從容不迫,甚有威儀,不像是輕浮無行之人。且皇子弁年幼,史道人無非是教他識幾個字罷了,大人不必過于擔心。”

  盧植搖搖頭,道:“今日在宮中,聽人傳言,皇子弁曾在天子面前,親口講述《太平經(jīng)》,娓娓而談,講了大半個時辰方休。這哪里是只識了幾個字的程度?如今宮里人都說,皇子弁聰敏過人,讀書時一目可下十行,經(jīng)義不二講,舉一能反三,實乃不世之奇才?!?p>  劉照如果聽到人們對他的這般評價,恐怕,高興之余,也不由得要感嘆一聲“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了。

  一目十行,只不過是因為他穿越前,學(xué)的就是文史類專業(yè),看各種古代典籍資料看得多了,對于閱讀自然是熟能生巧,速度很快了。

  經(jīng)義不二講,說的是經(jīng)義只講一遍就懂,不用重復(fù)第二次,這也無非是因為他后世多少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古代思想史也是歷史學(xué)科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學(xué)習(xí)理解起來,沒什么大礙,何況,不少地方,他還是本著“讀書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只要大概的意思能融會貫通,他才不會去糾結(jié)細枝末節(jié)上的經(jīng)義辨析呢。

  而舉一反三,對于后世的一名歷史系研究生來說,在文史知識方面,做到舉一反三,難道是件很難的事情嗎?

  然而,這一切,放在古代一個五歲孩童的身上,便立刻讓他晉身于神童的行列之中。

  果然,盧愷聽到此言,也是訝然難以相信,道:“這恐怕是宮中的人對皇子弁的阿諛奉承之辭罷?”

  盧植搖搖頭,道:“其他的事情,或許可以無中生有,憑空夸大。但是皇子弁在猗蘭殿滔滔不絕的講了大半個時辰,這件事很多人是親眼目睹,親耳聽聞,恐怕,并不是空穴來風?!?p>  略微停頓了一下后,盧植接著說道:“如此一來,皇子弁天資聰穎,大概毫無疑問了。只是,就怕他頭腦聰敏卻不明禮義,自恃其才,反而比愚笨之人更易為惡。為君者,不貴自己有才,貴在善于任用有才之士;不貴天資聰穎,貴在能以德行自持。昔日的商紂王難道不是聰慧之人?史載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俸?,司馬公的這兩句話說得好啊,‘知(智)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若是帝王只知自矜其能,恣意妄為,不納忠言,那最終便免不了國滅而身死……”

  盧植說到此處,一時不忍再言。

  盧愷道:“大人勿優(yōu),如今皇子弁已經(jīng)回宮居住,不再由道士教導(dǎo)。大人來日上疏,懇請?zhí)熳訛榛首盂蛽衩迨谡n,矯正其所學(xué),也算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p>  盧植聞言,以掌擊案,昂然道:“不錯,我也正有此意。自師從季長恩師學(xué)經(jīng)以來,我素以匡正天下,濟世安民為志,豈能對此坐視不理。我這就上疏自薦,親自為皇子弁講經(jīng)授課?!?p>  此時的劉照,尚無暇理會日后學(xué)習(xí)之事。他如今被劉宏安置在芳林園崇光殿中居住,正在思慮如何梳理身邊新添的內(nèi)侍。

  芳林園位于北宮的東北部,也是一處皇家園林,不過規(guī)模自然比不上濯龍園和西園。園中有兩處宮殿,一處叫華光殿,一處叫崇光殿,華光殿位于崇光殿之北,劉宏曾經(jīng)在華光殿聽楊賜、劉寬等人講學(xué)。如今,劉宏便把芳林園賜給了劉照居住、學(xué)習(xí)。

  重回宮禁,又搬入新居,劉照身邊的人員,便免不了有所調(diào)整。

  侯振依然是劉照身邊的宦官首領(lǐng),他如今已經(jīng)擢升為小黃門。

  不要看小黃門這個官職的名稱中帶了個“小”字,就以為這是個輕微的官職。其實不然,小黃門秩六百石,而六百石在漢代,已經(jīng)算是中層官員。比如太史令,六百石;諫議大夫,六百石;議郎,六百石;宦官中的黃門令,也是六百石。再看執(zhí)掌,小黃門“掌侍皇帝左右,受尚書事,上在內(nèi)宮,為關(guān)通中外及中宮已下眾事。諸公主及王太妃有病時,使問之?!焙杖皇腔实鄣拿貢媸拐?。宮中歷代權(quán)閹,如不是擔任中常侍之職,那也至少是擔任小黃門之職。

  因此,從永巷丞升為小黃門,侯振算是如愿以償?shù)倪~入了“權(quán)閹俱樂部”的大門。當然,以他的精明,自然不會忘記這份富貴是依托何人而來,于是他自請繼續(xù)照看皇子弁的日常起居。而劉照也覺得侯振總算跟了他這么幾年,對其為人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尚可以放心使用。因此,劉照便適時的在何皇后面前表達了自己對侯振的信任和依賴,有了何皇后做主,侯振便輕易的擊敗了其他覬覦這個位置的對手,繼續(xù)留在了劉照的身邊,掌管芳林園的一應(yīng)事務(wù)。

  但是,僅僅依靠侯振父子,劉照還不足以掌控身邊的諸般事務(wù)。芳林園雖不及濯龍園和西園,但是面積遠勝自己在宮外史道人家所居住的院落,園中所需的各種人員,數(shù)目龐大,這樣一來,自己身邊的人員,無疑便復(fù)雜了很多。

  皇宮乃是天下第一兇險的居所,想要睡得安穩(wěn),就得先把自家的籬笆扎勞。否則,什么窺探消息,飲食投毒,暗埋巫蠱之類的事情,紛至沓來的話,他還能安生么?還有,如果身邊的內(nèi)侍不夠可靠的話,日后他若是與十常侍等一干權(quán)閹起了沖突,恐怕他所作的任何謀劃,還在商議之中,就已經(jīng)傳入對方的耳朵了。

  因此,除了當前要對身邊的侍從人員,細加篩選外,還要加強日后對身邊內(nèi)侍的“思想教育”。

  明朝曾經(jīng)在宮中設(shè)立“內(nèi)書堂”來教導(dǎo)宦官讀書,雖然整個明朝歷史上,宦官的名聲也是臭不可聞,但總體來說,當權(quán)的宦官若是出身于“內(nèi)書堂”,受到過嚴格儒家教育,那無論是治政手段,還是“吃相”,都比不是“內(nèi)書堂”出身,甚至是文盲的宦官要好些。

  所以,劉照也準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先行辦起“內(nèi)書堂”來,對自己身邊的內(nèi)侍,進行教導(dǎo)。

  只不過,明朝的“內(nèi)書堂”,是請翰林學(xué)士來上課的,如今的劉照,連自己的老師還都沒有著落,更遑論為自己身邊的內(nèi)侍,找士大夫來授課了。

  因此,也只能當前的皇宮里,選幾位有才學(xué)有節(jié)操的宦官,來為他效命了。

  在東漢末年,節(jié)操二字似乎和宦官這個群體,風馬牛不相及,但也不是“洪洞縣中無好人”。漢靈帝劉宏時代的宦官,第一有節(jié)操者,首推呂強,史載他“為人清忠奉公”,是靈帝朝中常侍中唯一一個推辭掉封侯的人,也是上疏救了蔡邕一命的人。但是,呂強是中常侍,身份太高,不比侯振這個新進的小黃門,沒有可能來侍奉自己;再者,他為人太過剛直,屢屢上疏勸諫靈帝,彈劾十常侍,令張讓等人對他痛恨不已,歷史上,最終在中平元年(184),呂強被十常侍等人誣告他勾結(jié)黨人(黨錮之禍中被禁錮的士人),被逼自殺。在劉照的謀劃中,在自己繼位之前,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愿與十常侍等一干權(quán)閹起正面沖突的,所以,如果把呂強放在自己身邊,無異于把火力直接吸引到自己身上來。因為長期浸淫于權(quán)力爭斗之中的權(quán)閹們,思維從來不會那么單純,如果呂強成了劉照的內(nèi)侍首領(lǐng),那么呂強再彈劾十常侍,張讓等人就會疑心這其中會不會有劉照的授意和支持。因此,呂強可以結(jié)交,可以日后想辦法救他一命,留下有用之身,但是目前,卻無法納入自己的班底。

  那么除了呂強呢?很幸運,歷史還是留給了劉照幾名人選的。

劍花如夢

【注一】史道人,史書上記載他叫史子眇,本書設(shè)定,他姓史名邈,字子渺。   【注二】盧植有三子,長子、次子皆早逝,沒留下具體的名字,本書設(shè)定,長子為盧愷,字子和;次子為盧濟,字子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