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六十二章賜字、拜官

三國之最強皇帝 劍花如夢 3225 2014-04-21 21:38:18

  第六十二章賜字、拜官

  劉照得知已經(jīng)找到了關羽后,便囑咐侯振預備宴席,為關羽接風洗塵。雖說時間上十分的倉猝,不過侯振在宮中多年,在這方面經(jīng)驗豐富,將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很快就預備好了宴席。

  眾人飲了幾杯酒之后,場面上的氣氛漸漸的活躍了起來。盧愷見關羽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談吐之間,卻不像是一般的武人那樣粗鄙少文,便好奇的問道:“我看關君談吐不俗,可曾讀過書?”

  關羽道:“家父曾拜在同郡賈公門下,學過幾年的《春秋左傳》,我自幼得家父傳授,也算是略微學過一點?!?p>  王蓋聞言,驚問道:“河東賈公?莫非是賈習賈公彥?”

  關羽答道:“正是。”

  劉照聽了,也是恍然大悟。賈習,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臣賈逵的祖父,不僅是一位通曉典籍、知識淵博的學者,而且對軍事和政治也有相當?shù)囊姷?。賈逵小的時候,喜歡玩行軍打仗的游戲,賈習見了,不僅不生氣,反而夸贊道:“汝大必為將”,之后給賈逵口授兵法數(shù)萬言,為賈逵日后成為曹魏一方的知名將領,打下了基礎。

  如此算來,關羽也算是賈習這一脈的傳人了,無怪乎關羽能“讀左傳略皆上口”,而且通曉兵法,有大將之才了。

  王蓋追問道:“關君既然讀過書,為何不拜在賈公門下,繼續(xù)求學?”

  關羽感嘆一聲,道:“家父去世的早,我是家中獨子,也沒有個兄弟可以扶持幫襯,支撐門戶,家中貧乏,只能靠我維持生計,故而無力繼續(xù)求學?!?p>  鮑煒道:“卻不知關君一身武藝,又是從何處學來?”

  關羽聞言,略微遲疑了一下,臉色愈發(fā)紅了起來,最后慨然答道:“河東子弟,本來就尚武事,好擊劍。加上我家鄉(xiāng)解縣盛產(chǎn)池鹽,因此同鄉(xiāng)之人,多有以販鹽為生的。在下為生計所迫,曾跟隨同族諸兄弟,從事這項產(chǎn)業(yè),期間難免要參與爭斗……”

  漢代自武帝開始,施行鹽鐵專賣制度,食鹽買賣由官府專營。官府專營由于是壟斷經(jīng)營,有不少的弊病,比如生產(chǎn)質量低劣,產(chǎn)品價格高昂,強迫買賣等等,這樣一來,隨之產(chǎn)生的,就是私鹽買賣。一方面,生產(chǎn)、販賣私鹽獲利豐厚,另一方面,私鹽的質量和價格,又都優(yōu)于官鹽,因此私鹽販子立刻就興盛了起來。東漢和帝之后,取消了鹽鐵專賣,代之以民間生產(chǎn),官府監(jiān)督收稅的制度。這個制度看似讓私鹽販子可以轉到明面上來,公開販運了。但是,由于朝廷派遣下來監(jiān)督鹽稅的鹽官們,大多貪腐太甚,經(jīng)常對鹽販課以重稅,因此,為了逃稅,私鹽販子這種團體,依舊是廣泛存在的。

  私鹽販子人數(shù)眾多,持械私販,經(jīng)常與官府發(fā)生爭斗,甚至兩伙不同的鹽販之間,也會因貨源或者銷路問題,發(fā)生火并。所以,私鹽販子之中,兇悍勇武之人比比皆是,又被稱之為“鹽梟”。梟者,惡鳥也,勇猛而又兇惡,古代還有梟雄、梟將、梟奴之類稱呼。

  關羽從事過私鹽販賣,故而經(jīng)歷的生死搏殺,只怕一點都不比鮑煒等人少。再加上他天賦異稟,所以有如此高超的武藝,也就不足為奇了。

  見關羽有些尷尬,劉照趕忙安慰道:“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古代的賢人,出身低賤的不少,所以孟子才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關君兼資文武,雄烈過人,實乃一世之杰,日后定能成就功業(yè),名書青史?!?p>  關羽拱手再拜,道:“小人不才,承蒙殿下看得起,如此厚待,殿下的恩遇,雖肝腦涂地,也難以報答。日后殿下但有驅使,就算是刀山火海,小人也絕不皺一下眉頭?!?p>  劉照聞言大喜,又道:“聽聞關君的字是長生?以我之見,‘長生’二字,不足以彰顯關君之絕倫逸群,不如改為‘云長’如何?”

  關羽聽到劉照贊他“絕倫逸群”,心里非常的受用,道:“謝殿下賜字!”其他的人聽了,卻是驚詫不已,免不了各懷心事了。

  宴罷,劉照命人先安排關羽在郎中值宿之處,暫且安置下來。又將鮑煒喚來,問道:“元明,現(xiàn)任的虎賁中郎將是何人?”

  鮑煒答道:“現(xiàn)任的虎賁中郎將,姓崔名鈞,乃是廷尉崔烈之子?!?p>  “原來是他?!眲⒄招睦锏菚r明了,崔烈乃是冀州名士,出身于后世人們常說的“博陵崔氏”,名氣非常大。正常的歷史上,三年之后,中平二年(185年),崔烈因為眼熱張溫等人花錢買官,先后登上了三公之位,所以忍不住自己也掏錢買下了司徒一職,結果聲名大降。有一天,崔烈問自己的兒子崔鈞:“我位居三公,外面的人對此是怎么議論的?”崔鈞回答說:“大家都覺得大人您年青的時候英名遠播,又歷任卿守,做三公的資格早就有了。只是如今做了三公,反而讓天下失望。”崔烈追問道:“大家為何覺得失望?”崔鈞答道:“因為大家覺得您一身銅臭。”崔烈聽了,面子上掛不住,起來拿著拐杖就要打兒子。崔鈞見了,轉身就跑,崔烈追不上,只好罵道:“該死的丘八(原文為死卒,因為崔鈞擔任的是武職,故有此說)!父親要打你,你卻逃走了,這也叫孝嗎?”崔鈞答道:“當年舜對待他的父親,也是遇到輕一點的責打就承受,遇到重一點的責打就逃走,這難道也叫不孝嗎?”崔烈聽了,方才羞慚的停手。

  從這個故事中,誕生了兩個成語典故,一個是“銅臭”,另一個則是“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崔氏父子,也因此而名著青史。

  “不知道崔鈞此人,好說話嗎?”劉照問道:“我想讓關君先補為虎賁郎中,再慢慢遷升,何如?”

  “殿下,崔鈞雖然素有清正之名,倒也非固執(zhí)不化之人。依臣之見,此事不難,關君本就是河東良家子,無非是曾經(jīng)販賣過私鹽,如今又有罪名在身罷了。殿下可以先托何尹活動一番,將關君的罪名消去,然后臣再去找崔鈞關說,事情便可以辦成了?!?p>  “如此甚好?!眲⒄盏溃骸熬司四抢铮易詴扇巳フf,其他的事情,就拜托給元明了?!?p>  次日早上,劉照跟往常一樣,練完了劍,正要習射,卻見王越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照聞言,將手中的弓交給侯謹,道:“王師不必如此客氣,有話請講?!?p>  王越道:“殿下,臣年過五十,年老體衰,已經(jīng)不能勝任每日入宮當值,教授殿下劍術的重任了。臣懇請殿下準許臣辭去官職,回家養(yǎng)老。至于劍術老師之職,臣斗膽推薦史阿擔任,這個職位,本來就是他讓給臣的,以他的劍術,足以擔當此任?!?p>  劉照驚訝的望著王越,一時猜不透王越的真實想法。相處了這么長的一段時間,王越的身體狀況如何,劉照豈會不知?雖然不如年青人那么身姿矯健了,但是使起劍來,依舊是虎虎生風,老而彌辣,哪里有一點衰朽的樣子?

  于是劉照上前行了一禮,道:“莫不是我有怠慢先生的地方?還請先生多多指正,萬萬不能就這樣棄我而去??!”

  王越見狀,趕忙躬身還禮,道:“臣以老朽之身,得殿下賞識,提拔為近臣,禮遇之隆,臣深銘五內(nèi),不甚感激之至,豈敢有所怨言。但是臣確實已經(jīng)年邁,而殿下尚在沖齡,臣也不知道還能有福侍奉殿下幾年了。史阿的劍術,盡得臣之真?zhèn)鳎之斒⒛?,足堪侍奉殿下,故而,臣斗膽請殿下讓史阿接任?!?p>  劉照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王師之意。不過,王師的官職,就不用辭去了,你依舊是我的劍術老師,而讓史阿來負責每日具體的劍術教授吧?!?p>  說完,劉照又想到,史阿如今的官職,未免有些低,雖然史阿這人太過熱衷功名,心胸又比較狹窄,辦事不怎么穩(wěn)妥。但是,史阿終究在外面每日里為他奔走效勞,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至少還有點疲勞,再說,自己能收到關羽,也是全靠史阿四處的宣揚,這才讓關羽來到了洛陽,否則,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關羽犯罪之后,就直接往邊遠地區(qū)逃命,跑去涿郡那邊了。

  如今既然要辦理給關羽詮注官職的事情,不如乘機把史阿的官職遷升也辦一下,反正目前史阿是王府的郎中,轉職進入虎賁,升上幾級,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幾天之后,事情就已辦妥,關羽被任命為虎賁郎中,可以正式在宮中當值,劉照為了表示親厚、看重之意,出入時刻都把關羽帶在身邊。而史阿,不僅可以每日入宮教授劉照劍術,還升任虎賁中郎——這可是品秩六百石的官職,也算是揚眉吐氣,心滿意足了。只不過,每天入宮,還是不免要和關羽碰面——誰叫劉照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關羽當成貼身保鏢了呢?——這讓他略顯尷尬。好在,每天他教授劉照劍術的時候,關羽都并不插嘴,來指摘他的過失,這到讓他松了一口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