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法孝直獻圖劉備 王子均東援孫仲謀(1)
話接上一回王平和趙云成功地把馬超和馬云祿成功的營救出來以后,在隴西的野外,馬云祿抱住趙云道:“這一天,云祿實在是等了太久..........”趙云說道:“是我辜負了你.........”
馬云祿說道:“這我豈能怪你,君輔佐劉皇叔,為天下蒼生萬民而戰(zhàn)。如何顧得上兒女私情。云祿縱然是孤獨一生,也是我心甘情愿?!?p> 趙云道:“云祿,我趙云指天為誓,終此一生,絕對不會與你分別,生則同生,死則同死?!?p> 馬云祿道:“此.......此話可真?”
一旁的子均忍受著吃狗糧的痛苦,不由得笑著說道:“馬姑娘,子龍對你是絕對不會負你的?!?p> 馬云祿看見一旁的子均說道:“子龍,這位是誰?”
未等趙云介紹,子均就捋須說道:“在下是左將軍帳下討寇將軍,姓王名平,字子均?!?p> 馬云祿笑道:“我也聽說過你,你曾經(jīng)幫助左將軍奪取荊州八郡,計退江東大軍?!?p> 子均也笑道:“馬姑娘謬贊,子龍,該說說你的事情了吧?!?p> 趙云有些臉紅的說道:“云祿,我有一事,不敢瞞你。”
馬云祿有點疑惑道:“莫.......莫非.........你已經(jīng)有了妻室?”
趙云說道:“云當日奉命攻取桂陽,城破之后,主公親自主婚,諸葛軍師和徐軍師為媒人,命云娶了樊氏,云多番推辭,無奈主公不允,只得.......只得從命,如今已近三年了?!?p> 馬云祿問道:“她........她待你可好?”
子均解釋道:“馬姑娘,樊氏待子龍很好,她聽說了你和子龍的事情以后,覺得你才是子龍心目中的正妻?!?p> 趙云也說道:“子均說的正是,她溫良賢淑,無可挑剔,可........云之所愛,皆在你一人身上........”
說完,趙云也拿出龍膽涯角槍表明心跡地說道:“這桿槍隨我征戰(zhàn)沙場,這槍上的絲巾滿是血污,難以洗凈,可是在云的眼中,依舊是一塵不染...........”
只見子均又看見趙云和馬云祿再次撒了一波狗糧以后,看見馬超來了之后,內(nèi)心冷笑道:“不認爹的好兒子來了,等著吧?!?p> 馬超喊了一聲馬云祿之后,看見了趙云,趙云就先入為主的說道:“馬將軍,我就是趙云,吾主劉皇叔派我二人來此........”
馬超說道:“懷抱劉玄德幼子,在當陽長坂坡七進七出,殺死曹將數(shù)十人,使其免于災(zāi)難者,便是足下?”
趙云也客套了一番,馬超說道:“好!不愧是英雄人物,不枉我姐姐苦盼十余年?!?p> 馬云祿說道:“孟....孟起,你不要再說了?!?p> 子均看見龐德內(nèi)心不滿,惱羞成怒而去,不由得苦笑道:“原本龐德在馬家的時候,就對馬云祿有好感,卻沒想到被趙云截胡了吧,看來收服這個白馬將軍還是要做一點打算的?!?p> 趙云說道:“劉皇叔派遣我二人與將軍同盟,請求共同討伐曹操。”
馬超聽到了趙云所說的同盟這兩個字,不由得苦笑。
馬超嘆道:“某今天一敗涂地,軍馬死傷殆盡,只剩三十余人,還有何面目去和劉皇叔同盟?!?p> 子均冷笑道:“馬超,你起初可是趾高氣揚得要大膽的造曹操的反,結(jié)果敗了一陣卻感到很傷心,你難道莫非是英雄氣短了嗎?”
馬超大怒道:“你是個什么東西?有何面目來揭我短處?”
趙云見到馬超發(fā)怒,勸住子均,冷靜地對馬超說道:“將軍且息怒,將軍在西涼有神威天將軍之名,深得人心,但能覓得一處地方,招攏舊部,徐圖恢復。他日必可東山再起,與曹操再決雌雄,何故灰心至此?”
馬云祿也安慰了馬超,馬超也是振作了起來,把馬云祿托付給趙云之后,就和馬岱直接前去隴西了。
此時,曹操在大破馬超之后,又命令曹仁率領(lǐng)七軍前去河間討伐田銀,蘇伯,大破之。
曹操又再次率領(lǐng)大軍北上安定攻打楊秋,楊秋率兵投降,曹操封楊秋為列侯,守安定,隨后就班師長安。
長安曹操行館議事廳,曹操大喜道:“承蒙諸公努力,大破馬超,韓遂。楊秋等都歸降朝廷,涼州悉平矣。眾將士辛勞數(shù)月,孤得荀公達之書,請求班師回許都,你等近日可收拾軍馬器械,克日回朝?!?p> 徐晃首先就勸諫道:“馬超有呂布之勇,又深得雍涼羌人之心。今丞相若不乘勢剿捕杜絕,他日養(yǎng)成氣力,隴上諸郡非復國家之有也。望丞相且休回兵?!?p> 曹操解釋道:“吾本欲久住于此,率領(lǐng)兵馬征之,奈中原多事,南方未定,不可久留。涼州之事,孤以托付韋康,楊阜等人,今再留夏侯淵和你,還有雋乂,文博,伯濟鎮(zhèn)守長安,防止馬超復來?!?p> 夏侯淵保證道:“丞相放心,淵誓滅馬賊?!?p> 曹操說道:“妙才每引軍戰(zhàn),身先士卒,所向無前,敵不可擋,然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汝身為主帥,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望汝慎之,慎之!”
夏侯淵道:“淵謹記丞相囑咐?!?p> 眾將皆問曰:“初賊據(jù)潼關(guān),渭北道缺,丞相不從河東擊馮翊,而反守潼關(guān),遷延日久,而后北渡,立營固守,何也?”
操曰:“初賊守潼關(guān),若吾初到,便取河東,賊必以各寨分守諸渡口,則河西不可渡矣。吾故盛兵皆聚于潼關(guān)前,使賊盡南守,而河西不準備,故徐晃、朱靈得渡也。吾然后引兵北渡,連車樹柵為甬道,筑冰城,欲賊知吾弱,以驕其心,使不準備。吾乃巧用反間,畜士卒之力,一旦擊破之。正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北妼⒂终垎栐唬骸柏┫嗝柯勝\加兵添眾,則有喜色,何也?”操曰:“關(guān)中邊遠,若群賊各依險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復;今皆來聚一處,其眾雖多,人心不一,易于離間,一舉可滅:吾故喜也。”眾將拜曰:“丞相神謀,眾不及也;”操曰:“亦賴汝眾文武之力。”遂重賞諸軍。
大事記:“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大軍在渭水以北大敗以馬超為首的各路關(guān)西諸侯,馬超率領(lǐng)殘部逃至隴西一帶,從此就徹底的失去了與曹操爭鋒的實力。
曹操在班師回朝以后,就毫不猶豫的處死了留在鄴城的馬家二百余口人,至此關(guān)中徹底地平定,曹操清除了西邊的后患,這才將目光放到了南征。
但是,卻讓我們曹老板沒有想到的是,此次征討關(guān)中的成功,卻給了它另外一個敵對勢力的發(fā)展,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未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