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凨

第九章 南亂北暴

三國凨 破楚 2580 2013-11-04 22:06:42

  西亂未完定,滎陽郡(今屬河南)民又起義,這可是天子腳下,這還了得,義軍攻打中牟(今河南鶴壁西)斬殺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業(yè),聲勢漸盛。漢靈帝急命河南尹何功率兵鎮(zhèn)壓,義軍失敗。

  又長沙郡(今湖南長沙)人區(qū)星自稱將軍,聚眾萬余人,攻打郡縣,起兵反漢。漢廷以孫堅為長沙太守,進剿區(qū)星義軍。孫堅至郡,施設(shè)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間,即將區(qū)星軍討平。孫堅因其功得封烏程侯。

  中山太守漁陽人張純和同郡張舉舉兵叛亂。

  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并與烏桓大人丘力居結(jié)盟,率領(lǐng)鮮卑進犯邊疆郡縣,抄掠薊縣(今北京西南),殺漢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今河北豐潤東南)太守劉政、遼東郡(今寧義縣)太守陽眾等,并劫持官吏百姓進攻右北平、遼西屬國各城,所到之處,極盡破壞,前后攻殺了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楊終、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

  部眾發(fā)展到十余萬,乃屯于肥如(今河北盧龍北)。張舉乃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二人移書州郡,聲言張舉將代漢為帝,要求漢帝退位,公卿奉迎張舉。靈帝急忙詔發(fā)南匈奴兵進討張純,因南匈奴反而未果。張純又使烏桓峭王率步騎王萬,入青州(今山東淄博)、冀州(今河北臨漳西南)二地,攻破清河(今河北臨清東)、平原(今山東平原西南)等郡,聲勢甚盛。

  漢廷詔騎都尉公孫瓚率兵進討,于是,公孫瓚就率所統(tǒng)領(lǐng)的軍隊對張純展開了鎮(zhèn)丵壓。公孫瓚與張純等戰(zhàn)于石門(今遼寧朝陽一帶),大破之。。

  同時,漢靈帝還下詔讓南匈奴單于羌渠發(fā)兵,和幽州牧劉虞配合,一起討伐張純。另外,天子也把詔書下到青州,命令該州也發(fā)兵去鎮(zhèn)丵壓張純。夾擊之下,張純大敗,丟妻棄子,逾塞而逃,退至柳城(今遼寧朝陽南)。張純之亂于是平定。后張被其部下王政所殺。

  其實各地有一部分民眾被迫反叛,本來是應(yīng)該被同情的,但是由于當時人們思想認識的程度有限,因此往往結(jié)成隊伍反叛后,卻轉(zhuǎn)為去干那些攻剽城縣,劫掠百姓的勾當,所以他們往往被冠以“賊軍”的名字。那些受到侵襲的各地區(qū)官員為了維護好治下的穩(wěn)定,就拼命招募人手抵抗這些人數(shù)占優(yōu)勢的強盜,這樣一來,本來安定的地區(qū)也變得勞動力不足,勞動力不足使大家吃不飽飯,吃不飽飯又成了被迫反叛的導火索,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這一年,各地反叛成這種樣子,官軍們也忙成這種樣子,而皇帝在干什么呢?他在販賣關(guān)內(nèi)侯,只要交五百萬錢,就能得到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并授予金印紫綬,可以傳世。金印紫綬就是金質(zhì)的印,上有龜形印紐,紫色綬帶系在印紐上,便于攜帶,這是太子和諸侯王所用印信的制式。

  除了國內(nèi)頻繁的起義和叛亂,邊疆的外族也在不斷地侵擾,特別是北方的鮮卑,年年對幽、并二州的進犯就沒停過。

  此時此刻的東漢王朝疲于應(yīng)付,已經(jīng)完全呈現(xiàn)出衰亡之相。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一年,也就是中平四年冬,那個典軍校尉曹操的兒子曹丕在譙出生。

  休屠各胡侵擾西河,殺了郡守邢紀。二月,黃巾軍余部郭泰等又在西河白波谷起兵,侵犯太原、河東,當時稱他們?yōu)榘撞ㄙ\。三月,休屠各胡又攻殺并州刺史張懿,然后與南匈奴左部胡聯(lián)合,殺了他們的單于羌渠,導致來幽州配合平定張純叛亂的那支南匈奴軍無法回國。

  羌渠的兒子右賢王于扶羅繼任單于后,親自啟程來漢朝為自己訴訟。這個于扶羅就是后來前趙劉元海的爺爺,而劉元海則是五胡亂華的主要人物。

  目睹此起彼伏的造反,大家都知道這絕不是個別人的野心膨脹才導致的,而是一個國家爛到根里后而出現(xiàn)的必然現(xiàn)象。

  一些有私心的大臣覺得天下將亂得不可收拾,于是就為自己日后能避亂或割據(jù)一方而暗暗做準備,比如劉焉!

  就在這一年,劉焉目睹漢靈帝治下的國家政治敗壞混亂,王室多禍難,于是就建議:“現(xiàn)在各地刺史、太守都賣丵官鬻爵,盤剝百姓,導致人民離心反叛,應(yīng)該再派清廉可靠的名臣去統(tǒng)領(lǐng)督管,才能使四方安定?!?p>  然后劉焉想辦法請求交趾牧的職位,想躲避將來的國家大亂。提議還沒有商議,侍中廣漢董扶私下對劉焉說:“京師將亂,益州與上天星次相對應(yīng)的地域,有天子頭上才顯現(xiàn)的瑞氣?!?p>  董扶在朝中稱為儒宗,特別被器重。因此,這次劉焉聽到董扶的話,又有了改求益州牧的心思。正趕上益州刺史郤儉橫征暴斂,惡名在外,而且并州、涼州叛亂,并州殺刺史張壹,涼州殺刺史耿鄙,于是劉焉如愿以償。

  漢靈帝接見了劉焉,向他說明了朝廷的方針和計劃,并對劉焉加以賞賜,敕命劉焉為益州刺史,讓劉焉到任后就逮捕貪惡,并實施法律的制裁,以示百姓;另外還囑咐劉焉不要讓懲貪的計劃事先泄露,使事態(tài)變得嚴重,導致益州不臣服于國家。

  這一年又改刺史,新設(shè)置了州牧,于是劉焉做為監(jiān)軍使者奉皇命出京,領(lǐng)益州牧,封陽城侯。董扶也請求為蜀郡西部屬國都尉,另外那個太倉令巴西趙韙也辭官,和董扶一起隨劉焉赴任,同時還有個叫呂常的護送劉焉入蜀。不料,前往益州的道路根本不通,劉焉只好停駐在荊州東界。

  當時益州的逆賊馬相、趙祗等人在綿竹縣自稱黃巾,集聚那些不愿受官府役使的百姓,結(jié)果一、二天里就得了幾千人。

  黃巾軍在馬相、趙只的帶領(lǐng)下,先殺了綿竹令李升,于是小官吏和百姓匯集而來,總共達到一萬余人,便向前攻破了雒縣,再攻打益州,最后叛軍殺了益州刺史郤儉,然后又到蜀郡、犍為。

  馬相自稱天子,部眾數(shù)以萬計,接著他又進犯巴郡,攻殺郡守趙部。前后十天到一個月之間,叛軍竟攻破毀壞了三個郡。

  益州從事賈龍預(yù)先領(lǐng)家兵數(shù)百人在犍為東界,收攏官吏百姓,結(jié)果得了一千余人。于是賈龍帶兵進攻馬相等人,只幾天就擊敗趕跑了黃巾軍,并斬了馬相,使益州界里安定下來。賈龍趕走了黃巾軍后,就選派官吏士卒迎來了劉焉。于是,劉焉帶著趙韙、董扶、呂常、吳壹入了蜀。吳壹,字子遠,陳留人。

  前刺史劉雋、郤儉都是貪婪殘暴、放縱無度的人,他倆貪污受賄,橫征暴斂,弄得百姓生活窮困,無所依賴,于是益州里怨聲載道。劉焉到了益州,本當逮捕郤儉治罪,正好此時郤儉已經(jīng)先被叛軍殺死,于是劉焉把治所遷到綿竹,招撫收納叛離的人員,并對內(nèi)實施寬厚慈惠的政策。

  就這樣,劉焉一面精心治理益州,一面暗暗圖謀自立的計劃。

  對于益州之亂朝廷派去了劉焉,而面對幽州之亂,朝廷評議宗正東海的劉虞德義兼?zhèn)?,以前擔任幽州刺史時,恩信流傳,當?shù)厝巳私灾?,戎狄等胡人都愿意歸附他,如果派他再去鎮(zhèn)守安撫,可以不用勞師動眾就能使幽州安定,于是朝廷就讓劉虞擔任幽州牧。

  這一年,除了劉虞、劉焉被任為州牧,朝廷還任賈琮為冀州牧。劉虞等都是天下有清正之名的人,但有的人是從列卿尚書中選為牧長的,因此各人都以本來的官秩就任州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