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新漢

第一百四十三章 請命的楚伯鈞

新漢 康莊大掌柜 2476 2014-04-18 21:07:24

  張道若是知道眼前這些聰明人,心中的百轉千回,怕是都不知道自己該作何感想了。更進一步來講,若是被張道知道,他無意之間沿用了的,前世甚為普通的土豆的這個名字,居然也能讓這么許多人摸不到頭腦。更是令王召想了那么多有的沒的,張道怕是更加會哭笑不得了。

  其實,到底是張道前世靈魂的慣性使然,終是有些思慮不周了。

  豆科植物在后世十分常見。經(jīng)過后世生物學家的統(tǒng)計,除了耳熟能詳?shù)拇蠖埂⒑诙埂⑿Q豆、豇豆之外,豆科植物仍有百余種。長得和大豆之類的有些相似的植物或果實,人們習慣于將之稱之為某某豆。

  可是,那些畢竟是只存在于張道記憶中的前世。在這個年代,在眼下來講,豆科植物卻基本上還沒有命名。人們還不習慣用“豆”這個字眼,故此人們對這個字很是陌生。除了王召看的書籍確實是太多了,對于豆字的含義,心中了然。再加上從張騫的舊聞中聯(lián)系到一些,這才能夠八九不離十的確定張道命名土豆的深意。至于楚伯鈞,也多是僅僅只針對對豆字,想了一些釋意。聯(lián)想之下,卻是有些不敢確定。

  除此之外,除了雁門郡眾人之中,有一個世代均為教書先生的老儒,恍惚之間有些了然。其他人嘛,怕是真的有些不明就里了。

  不過,這些人驚訝也好,好奇也罷,張道卻沒工夫回應他們異樣的眼神。

  他們怎么想,張道自然無法掌控。可是,張道自己的思想,卻是也陷入了糾結之中。

  此時,張道正在考慮,到底讓誰押送著這十幾車土豆回涼州。

  從張道對土豆的看重來想,他是更加愿意自己親自押送回著涼州的。畢竟不論他對押送之人的交代再是慎重,也不能讓他們完全明白土豆的重要性。只有他親自押送,用他超出旁人太多的身份,不間斷的向同行之人灌輸土豆重過生命的思想,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只是,事與愿違。幽州匈奴使團的事情,在眼下,也不是小事。若是匈奴使團成功到達長安,和朝廷成功和談,后果就和張道之前預料的一樣不堪設想了。至于匈奴返程之中,卻是因為奉迎大漢的公主同行,不論朝廷還是地方,都不敢有絲毫懈怠,肯定沒有機會了。故此,只有眼前,趁著地方官員仍舊還有顧忌,不敢大張旗鼓的護衛(wèi)匈奴使團,才有一絲可乘之機。

  更何況,本心來講,張道也的確想和匈奴人面對面,見見真章。不得不說,所處的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張道前世之時,只是一名普通人。出生長大,入學工作,一步步庸碌而又自洽的活著??蓛H僅是三年而已,他就已經(jīng)如同眼前的每一名漢朝古人一樣,作息,思考,生存。身處涼州三年之后,更是將涼州之人內(nèi)心的悍勇,以及涼州民眾對匈奴人的仇恨,融入了自己兩世的記憶之中。

  如此一來,張道竟有些拿不下主意了。

  畢竟,一路從幽并之交,前往涼州,也算路途遙遠了。再加上這十幾車土豆,著實是有些太顯眼了。旁人可不會認為興師動眾押送的會是土豆,當然,他們也不知道這世間有土豆這個東西。

  但終歸是這十幾車土豆,在旁人眼中,難免會被想成錢貨一類的東西。

  世道不太平,若是路上有什么閃失,可就是陰溝里翻大船,追悔莫及了。

  張勇足夠穩(wěn)重,程宗如自然也可以勝任??墒?,張勇沿途之中需要接應情報。同時,他也算是張家那些長輩放在張道和張遼身旁最后的守護,自然不能擅離。至于程宗如,更是因為他對于軍旅的熟悉,才被派來完成此行任務的。不論平日張道如何老成淡定,一副萬事不絮于懷卻又胸有成竹的樣子,他也不敢再軍旅上有什么無師自通的僥幸。如此一來,兩人卻都是對付匈奴使團不可或缺的人物。

  張遼雖在悍勇之余,也還有些謀略,但他畢竟還只是十幾歲的少年,何堪承此重任。至于旁人,要么才智不足,要么就是沒有張道十足的信任,他自然更加不放心將此事交給他們。

  正當張道拿不定主意之時,卻是楚伯鈞主動請命,令人意料不到。

  看著楚伯鈞眼中的鄭重,張道卻是知道終究瞞不過他。

  因為,張道不僅從楚伯鈞那里看到了鄭重,還看到了楚伯鈞的決絕,破釜沉舟不惜性命的決絕。

  若不是心中對土豆有改過自己生命般的重視,又哪里來的這種寧愿拋卻生命的決絕。

  至于楚伯鈞對土豆的這種異乎常人的重視,怕是從張道那里得來的。

  想來也是,對于土豆,張道的行跡太過明顯了。能夠讓張道這個在眾人眼中,妖孽般的存在,或是星宿下凡般的存在,如此失態(tài)到竟不管不顧起來,本就已經(jīng)說明了土豆的不凡來。

  至于土豆如何不凡,看著眼前的十幾輛大車,楚伯鈞心中自然了然。了然之余,楚伯鈞心中竟升起一絲炙熱。這種炙熱,出于能夠對天下大勢做出改變的豪情,也出于做為讀書人來講,能夠造福萬民的強烈的吸引力。

  所以,楚伯鈞主動向張道請命。

  楚伯鈞將自己的鄭重,以及決絕,呈現(xiàn)在張道面前,讓張道明白他的決心。與此同時,他卻掩去了心中的炙熱。他怕張道看到他的炙熱,懷疑他的能力,或者,懷疑他的目的。

  張道不知楚伯鈞是如何想的,但明顯楚伯鈞打動了他。

  寥寥十幾日的相處,沒有什么刀山火海的經(jīng)歷,也沒有刀山火海的誓言。都是些內(nèi)斂之刃,卻也都是些通透之人。

  張道再想一想楚伯鈞的建議,使他們有驚無險的度過了昨晚的險境。再加上,還得看閱漢堂楚老先生的面子。張道心中已經(jīng)屬意楚伯鈞,來完成這個平靜卻終會驚天辟地的任務。

  和程宗如慎重的交流一番,又聽了張遼和張勇的意見。最終,張道踮起腳尖,甚是鄭重的拍了一拍楚伯鈞的肩膀。在眾人看來,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踮起腳尖才勉強夠得到人家的肩膀。卻是鄭重的交代些路上小心之類的話,總有些滑稽。

  眾人忍住笑意的注視中,張道終于決定楚伯鈞走這一遭。

  除了楚伯鈞,對并州比較熟悉的陳希仁和雁門郡這數(shù)十個暗線上的人跟隨同行。

  那個最早發(fā)現(xiàn)這一片土豆的顧中凱,也一并回涼州。

  在遞給楚伯鈞的信中,張道對祖父等人詳細說明了土豆的情況,并且建議顧中凱負責土豆的培育和推廣事宜。

  想必,起于土豆的顧中凱會愿意的!

  此外,張道更是將霍去病的私印,并州刺史府加蓋大印的路引和關防,全部交給楚伯鈞。心中這才總算安定了一些。

  之后,一行人分道揚鑣,各自踏上新的征程。個中辛苦,暫且不提。

  且說兩日之后,廣寧有關匈奴的消息終于傳到張道的耳中。一時間,張道贊嘆那人取義之外,也難免心涼民眾的麻木。

  如此,竟是無言,只余沉默!

  不過,只片刻,張道平復心情,向張勇問道:“益州已經(jīng)……”

  不待張道將話說完,張勇就點了點頭。看在張道眼中,卻不禁有些沉重。

  都是人命啊!

康莊大掌柜

大掌柜不才,但次數(shù)的大家可稱得上是恢宏了。各方勢力,官方的,民間的,內(nèi)部的,外來的,以前的,此后的……糾纏之間,故事往前發(fā)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