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便利
打井對于莊戶人家來說,可是大事,打一口井就需要花費差不多十兩銀子,因此一般人家基本都是用的村里現(xiàn)有的井水。
但是魏家所在的位置實在有些偏僻,用水更加不便,加上現(xiàn)在家里只有徐氏一個人能夠挑得動水桶,這件事自然直落在她的身上了。
打井這件事自然還是需要專業(yè)的來,魏秋云對村里的了解很少,一時不知道這件事要去找誰。
不過魏秋云雖然不知道要找誰,但是二狗子對于村里的各種事情卻清楚的多,于是找人這件事自然就包在他的身上。
最后二狗子四處打聽好擅打井的人選后,魏秋云親自找上門去。
打井的是一對父子倆,是其他村的人,據(jù)說打了幾十年的井,算得上是經(jīng)驗豐富,不過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魏秋還是就價格進行了討價還價,最后在魏秋云的死磨硬泡之下,最終把價格還是爭取談到了九兩銀子。
選好打井的地點,談好了價格后,因為魏秋云想要更快的做完這件事,因此很快就動工了。
有了銀子好辦事,魏秋云錢給的爽快,打井的父子兩也是老手了,因此沒多久的功夫,井就打好了。
不過等井打好后,過了差不多三天的時間,井里的水位才漸漸上升了起來。
院子里多了這么一口井,一家人都很開心,尤其是用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麻煩了,不過家里畢竟小孩子多,因此平時不用水的時候,都是用井蓋給蓋了起來。
錢果然不經(jīng)花,打完了這口井,家里的那一百兩銀子就已經(jīng)用去了差不多十兩。
不過魏家打井這件事在村里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能拿的出這么多銀子打井的人家可是不多,尤其是魏家日子過得怎么樣,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來,一個個餓的瘦骨嶙峋的。
誰知道最近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運道,眼見著她們一家人日子越過越好了,一個個身材都終于不是那種風一吹就到的樣子了,甚至連最小的四丫臉上也多了些肉肉,就連二狗子那個小崽子,據(jù)說都經(jīng)常去她們家混飯吃。
如果就只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誰家日子不是這樣的,他們村這幾年還算得上是風調(diào)雨順的,誰家沒點存糧,有吃的也不算什么。
但是打井可是需要銀子的,都是普通農(nóng)戶人家,誰能一口氣掏出這么多錢,就為了打口井,畢竟村里又不是沒有公用的井口,多走幾步路的事罷了,對于他們來說,力氣是最不值錢的,所以這件事反而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徐氏雖然也知道魏秋云是為了體貼自己,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卻也忍不住想要勸阻,對于魏秋云想要在自家打口井的這種奢侈的念頭,在徐氏看來實在是不值得,只是魏秋云實在堅持,并且孜孜不倦的在她耳邊說了許多打井后的種種便利,這才有些松動。
加上去年冬天的時候,徐氏還真有一次為了打水而摔倒了,最后還是因為村里的好心人看到了幫忙把她抬了回去,一連在床上養(yǎng)了好些日子才終于能夠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