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禍從天降(中)
----------------------------------------------------------------------
今天只能更新一章了,小子的時區(qū)不同,白天感恩節(jié)折騰了一天,晚上敲出這些文字來,且里面有一段花了些時間,大家看了就知道了。謝謝支持!請推啊推!
另外,廣告一通,本書簽約中,贊起點(diǎn)編輯效率,請大家繼續(xù)支持,再謝。
----------------------------------------------------------------------
竇太后話一出口,眾臣便小聲議論起來,能夠在這種場合下討皇上太后的高興,在眾臣中脫穎而出,乃是大有臉面的事情,說不定皇上太后一高興,就能升個官加個俸什么的也未可知。因此幾百王公貴戚中,除了那些靠軍功起家,勉強(qiáng)只能讀些書信的列侯將軍們,其他人均有些蠢蠢欲動,都想獻(xiàn)寶,可又擔(dān)心在群臣面前稍有差錯,就要丟大人,因此猶豫不決,這時若去看眾臣的臉色,倒是好玩得緊。
有幾個自負(fù)文采的飽學(xué)之士倒沒有那么多的顧慮,他們?nèi)粘W龅木褪沁@些事情。比起管理衙門的事務(wù)來說,辭賦一道倒更像是他們的正業(yè)。
片刻之后,文官中有個人離席跪拜到:“臣愿獻(xiàn)丑,拋磚引玉,略聊表微臣對圣上千秋萬壽歡慶,恭賀之意?!?,竇太后聽言,笑道:“好啊,奚明大人文名斐于四海,著于眾臣。不必過謙,你就算不自己說,哀家待會也要點(diǎn)名讓你說的?!鞭擅髟侔葜x了皇帝太后,告了個罪,長跪起身。作賦的時候若是坐著,或者跪著,氣勢先就少了一半。漢賦相較后世各種文體而言,最重鋪陳敘述,氣勢上首先不能輸。
只聽奚明朗聲言道:“臣聞渭水浩渺,昆侖其源,千里而限于大河。臣又聞南山蒼茫,上干青云,萬峰而蔽蔭日月。南山之陰,渭水之濱,漢皇建極,都曰長安,國稱大漢,維天之命,撫恤庶黎。皇統(tǒng)序傳,四帝狩天,披肝瀝膽,止昏定亂。駿惠我高祖,仁厚我孝惠,昌明我孝文,大德我今上。昔聞,君不明,則臣不查,民不寧,邊不靖?;蕽h御宇五十九載,寰宇清而四海寧,萬民安而四夷朝。今上承昊天之命,伐逆亂于南向,立遠(yuǎn)威于北方,七國亂而自滅,匈奴犯而遽退,不戰(zhàn),得百世安,不發(fā),享萬年靖。。。。?!?p> 奚明這一通賦,中間幾乎沒有什么停頓,眾臣聽得驚訝,皇帝太后聽得欣喜,等奚明最后一句落聲,竇太后先拍了幾下掌,然后說到:“奚大人果然還是寶刀未老,信手拈來,卻道出了我大漢立國一甲子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功。當(dāng)今圣上敬天法祖,萬民俱安,四海皆朝,說得好,哀家有賞?!本暗鄞笳f完了,也稱贊道:“愛卿素以文名著稱,朕以前也有目睹耳聞,今日看來,竟似更為老道嫻熟,太后歡喜,朕少不得也要賞了。”奚明趕忙跪下,拜謝二圣,感激涕零自不需言。
見奚明得了夸獎,受了封賞,別的人哪還坐得住,接二連三都離席作賦,說的話也無非都是些稱頌之言,把當(dāng)今皇上說成了古今第一人,有的還賣了個乖,把竇太后也給編排了進(jìn)去。一時間滿殿的歌功頌德之聲,皇帝自然也是聽習(xí)慣了這些話,一點(diǎn)也不覺得合適,只要說得還不錯的,一概打賞,眾臣不少原本怕丟人的,也趕緊出來湊上幾句,反正皇帝今日高興,雖然不至于百無禁忌,但也是龍心大悅,此時不去搭個順風(fēng)車,什么時候還有這等便宜得呢?
劉平見諸王百官走馬燈似地離席祝壽,自己這邊父子三人卻一個也未能說上話。劉發(fā)自己本來長于辭賦,可是他生性仁厚懦弱,不習(xí)慣在人前顯示,而且同為皇子的其他八王,加上皇太子都還沒有說話,他也因此不想出這個風(fēng)頭,以免遭來兄弟們的猜忌。劉庸讀了這么多年書,學(xué)問倒也是不錯,但是和這些公卿們比起來卻是平常,況且劉庸久居長沙國,朝廷中的阿諛奉承,賦文媚上的這些門道還沒有怎么學(xué)會。如果讓他坐下來好好想想,或許也能寫出一篇不錯的賀壽賦來,可讓他當(dāng)下就想出這么多奉承的話,且不能和前面的人重合,卻不是他能辦到的。
劉平卻不一樣,他這次來長安就是打算一鳴驚人來的,連皇太后長樂宮家宴這樣的機(jī)會他都不愿意放過,賣力現(xiàn)了一把,這種滿朝王侯公卿齊聚的良機(jī),他又怎能放過。劉平畢竟年輕氣盛,又一心想盡快揚(yáng)名立萬,在大漢叱咤風(fēng)云一番,因此也不理會劉發(fā)那個韜光養(yǎng)晦,不作出頭鳥的心思,見縫就要鉆。
這些老家伙流水一樣地接連祝壽,劉平早已等得心焦,瞅得一個空當(dāng),也不和父王,王兄商量,自己徑自離了席,跪前道:“臣長沙王次子劉平賀吾皇千秋之喜。臣年幼學(xué)淺,若是所作之賦有不合儀范之處,還請皇上太后恕罪?!备]太后聽得是前幾日那個說逸聞趣事,夸贊黃老之道的長沙王次子,先就笑了,道:“你父王說你只會讀雜書,今日既自告奮勇出來獻(xiàn)壽,自然正經(jīng)學(xué)問想必也是有的,好,且作來聽聽吧?!?p> 自劉平突然離席,說也要為皇上作賦,劉發(fā)就開始一身身地發(fā)冷汗,心下驚懼道,這個臭小子怕是瘋了,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居然就敢胡鬧。雖說他近日不似以前那般不學(xué)無術(shù),頑劣不堪,可是也只限于在應(yīng)答之道,前日給太后湊趣的那幾折逸聞,想必還不是他看書看來的,定是不知從哪里聽人說閑話聽來的。以上這些,都是一時的取巧,根本算不得真學(xué)問。辭賦一道,非要有名師指點(diǎn),自己不知道要嘗試多少次,才能在眾人面前現(xiàn)出來。劉平怎么治的學(xué)問,劉發(fā)一清二楚,別說什么辭賦之道,正經(jīng)的經(jīng)典他都沒有讀過幾部,一篇像樣的文章都沒有拿出來過,現(xiàn)在卻學(xué)人家即興作賦,不是作死是什么?劉發(fā)當(dāng)下也顧不得聽劉平說什么,滿腦子想著怎么在劉平扯完之后,皇上震怒之下,求皇上恕罪。
劉平再拜,嘴角微笑,長跪起身,緩緩開口道:“漢興六十載,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紛紜,湛恩汪濊,群生澍濡,洋溢乎方外。陛下即位,存撫天下,集安中國,然后興師出兵,北懾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稻游饔?,重譯納貢,稽首來享。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吊番禺,夷酋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惰怠,延頸舉踵,喁喁然,皆鄉(xiāng)風(fēng)慕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yuǎn),山川阻深,不能自致。。。?!?p> 劉平只顧在殿中慢慢踱步,邊走邊緩緩作出自己早湊好了的賦,他說得輕,聽在眾人耳朵里卻無異陣陣驚雷,那些自負(fù)文采的人頓時脊背發(fā)涼,雞皮疙瘩起了無數(shù)層,王侯百官都屏住了氣,不能吭一聲,再看那皇帝與太后,聽得也是有些目瞪口呆。眾人紛紛心道:“這少年,看著十五六歲的年紀(jì),便是從娘胎里開始學(xué)辭賦一道,也難做得如此之好啊,難道天賦異稟,不同凡俗?”劉平也不去看眾人,只顧自己邁著步子,直到最后那句話落了地,半晌都沒人說出話來。突然有人拍起了巴掌,拿眼看去,竟是皇帝自己在那拍了起來。
劉發(fā)轉(zhuǎn)首一看,竟是父皇在鼓掌,當(dāng)下懵了,他也沒去仔細(xì)聽剛才劉平說了些什么,現(xiàn)在乍一見眾人一臉驚訝佩服的表情,父皇又當(dāng)先表示贊賞,松了一大口氣之余,又開始想,這小子到底說了些什么?轉(zhuǎn)頭再一看,卻見世子劉庸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弟弟,仿佛根本就不認(rèn)識他,劉發(fā)頭更大了。
景帝一拍掌,剩下的一眾人等,紛紛反應(yīng)過來,頓時滿殿轟然,眾人萬沒想到,長沙王的次子居然有這般文采,小小年紀(jì)作的賦卻是一等一的佳作,令不少飽學(xué)之士紛紛感到汗顏,覺得自己這半輩子書讀得還不如人家十幾年來得有用。一時之間,驚嘆,佩服,嫉妒,懷疑,各種表情充斥于眾官臉上。景帝開口道:“好!滿朝的公卿,朕還沒見過有人能作出如此上等的賦文來,氣勢可謂磅礴,詞藻可謂華麗,卻言之有物,雖有溢美之言,聽著卻不阿諛,很好,好!”景帝說完這幾個好,眾人也趕忙順著皇帝的意思,紛紛夸贊起來,這個說長沙王教導(dǎo)有方,那位說畢竟是當(dāng)今皇上的子孫,果然非同凡響。一時馬屁齊飛,法螺大吹。
卻道劉平哪來的如此學(xué)問,他前世今生加起來的文學(xué)修養(yǎng),都到不了這篇賦的十分之一,難道一夕之間頓悟了?天底下頓悟一類的事情只有騙鬼,是人都不相信昨天還寫不出幾句好文章的人,今天就能賦出這一等一的好賦。因此原因只有一條,偷。這是不少人為了成名采取的手段,偷來別人的成果,當(dāng)作自己的結(jié)晶發(fā)表,只要不查出來,就是成名的絕佳捷徑。前面說過劉平為了博取盛名,打算用些非常手段,這手段便是偷,而且他這偷萬無一失,保險到了極點(diǎn)。有看官道,這卻是為何?
實(shí)因他偷的乃是后世的成果,別說當(dāng)下根本查不出來,就是將來那個正主寫出來同樣的文字,也只會有人說那個正主剽竊,別人就會翻開史書來說,喏,這些人家劉平多少年前就寫過了,你這個人,居然字都不改動幾個就敢說是自己寫的,當(dāng)真厚顏無恥。這樣一來,就本末倒置,黑白不分了。因此劉平這招數(shù)實(shí)在是有夠損的。他偷誰的呢?當(dāng)然要偷就偷個頂尖的,一般的劉平還不打算偷呢。那位正主便是大名鼎鼎的司馬相如公,可惜他雖然已經(jīng)出生在世上,年紀(jì)比劉平還大不少,可是卻還沒來得及怎么出名,也沒來得及寫那篇文字。劉平也就只好暗道一聲對不住,給拿了過來,反正司馬相如公將來文名卓著,也不缺這一篇半篇的。他拿的這篇乃是司馬相如稱頌武帝的,里面有些句子用在景帝身上明顯不當(dāng),所以略微改了一下,倒也合適,反正群臣作的都是極盡夸張,有駱駝不說牛,劉平吹上一吹也沒什么問題。
劉平早料到反應(yīng)會如此,因此也就氣定神閑地拜謝了皇帝太后,退回席上去了,瞅著目瞪口呆的父王和王兄笑了一笑,豈料瞬息之間,變生肘腋。
皇帝正要把這賦評為頭名,大賞特賞,劉平正覺得飛黃騰達(dá)之日自今而起之際,趙王劉彭祖離席跪前啟奏道:“父皇千秋萬壽之喜,長沙侄兒能獻(xiàn)出如此絕妙的賀壽賦,當(dāng)真是我大漢朝的人才。兒臣替父皇有這樣的人才而由衷高興,兒臣也十分佩服長沙王子的天賦與文采。不過。。。”
皇上聽他頓住不說,臉上微有不悅之色,催道:“不過什么,有話盡管說,不要吞吞吐吐地玩欲擒故縱那一套?!壁w王趕忙說到:“兒臣不敢,兒臣只是有一事啟奏,聽兒臣說完了,再請父皇圣裁。”趙王接到:“前日,兒臣的一位下人,到城中辦事,路過章臺街口的時候,碰巧看見長沙王子和他的幾個下人,本想過去請安,卻看見長沙侄兒帶著一眾人等徑自走進(jìn)了章臺街?!壁w王說到這,群臣轟然,這些事情在廟堂上何曾有人談過,章臺街的盛名誰不知道,去那十有八九就是逛妓館去了。劉平一聽,駭在當(dāng)?shù)?,腦中轟然作響。趙王看了下眾人神色,又繼續(xù)說道:“兒臣的下人好奇,便跟了過去,眼見著長沙王子一行人進(jìn)了廣香苑,據(jù)那位下人回報,長沙王子在那里面逍遙快樂,再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昨日的上午了?!币宦犓釓V香苑,群臣更是轟然,這里頭本來就有常逛妓館的,廣香苑自然是他們頭一個去處,因此雖然趙王沒有說這是什么地方,眾人心里卻是清清楚楚。再看這邊,劉發(fā)父子三人已經(jīng)呆若木雞,劉發(fā)是被這天降的橫禍給砸昏了頭,劉平懊喪驚懼之下,什么都想不了,劉庸一邊擔(dān)憂此時的形勢,一邊卻也怪劉平昨日跟自己撒謊,小小年紀(jì)就去了那種地方,還被人一下就抓住了把柄。
趙王略微一頓,又說:“朝廷有法度,官員禁止狎妓,雖然不少官員暗地里不遵守這條法度,可在非常時期也都知道節(jié)制自己,不去那種地方。今次,明知父皇千秋就在后日,長沙王子還去廣香苑尋歡,且徹夜不回未央宮。實(shí)在有失王室體統(tǒng),也有傷對父皇的忠孝之心。兒臣一切據(jù)實(shí)稟報,絕無妄言,請父皇明察。”
他這說完了,再看景帝,臉色已經(jīng)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