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荷與王晟他們發(fā)生沖突的第二日,寒山書院一直沒露面兒的院主韋隘忽然從長安返回。
一如往常,韋隘并沒有知會書院的夫子學生,只是在悄然返回書院自己的住處之后,這才著人去將負責書院管理的高仁夫子給著請了過來,以便詢問他不在的這段日子,書院內的各項事宜。
“院主此去長安,”在韋隘開口之前,高仁反而有些迫不及待地率先開聲向老院主問道:“不知今年省試,咱們寒山書院,有幾人入闈?”
“省試雖過,不過距離放榜之期,卻是還有一段時日,現(xiàn)在尚不能定論?!表f隘面帶笑意,溫聲說道:“不過今年的題目不難,且現(xiàn)在朝廷又是正值用人之際,入闈底線也會適當放寬,是以,今年能夠通過省試的學子當中,咱們書院,當有不下十人!”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高仁聞言,樂得胡子都翹了起來。
十人入闈,聽起來好似不多,但是與往年每次只有三五人入闈的情況相較,已經(jīng)算得上是他們書院這十余年來最好的一次成績了,經(jīng)此一試,他們寒山書院的名氣,必會更盛于往惜。
“現(xiàn)在歡喜,為時尚早,”見老夫子樂得門牙都露了出來,韋隘亦是輕笑勸道:“還是等榜單下來,再賀不遲!”
“院主莫要誆我,”高仁搖頭道:“若是沒有確切把握,院主又豈會隨意說來?”
顯然,對于韋隘這個院主在長安的關系與門路,高老夫子深信不疑,知道韋隘能說出不下十人這樣的話語,必是提前已經(jīng)得了什么消息。
“就是不知,今年春闈,咱們書院能有幾人能考得進士?”話音方落,高仁老夫子又開始憧憬起另外一個問題來。
“進士?”韋隘輕搖了搖頭,道:“進士重賦,非才思過人之輩不能通過,整個大唐國境,每年能夠進士及第的也就不過十數(shù)人而已,其中不是出自官學世家,就是已經(jīng)三五十歲,老夫子還是別想了,能有十位明經(jīng),就已是不可多得了?!?p> “院主說得是,是老夫有些貪心了?!备呷瘦p點了點頭,將方才那種不太實際的想法給收了起來。
“這段時日老夫不在院中,”提壺為高仁斟倒一杯茶水,韋隘輕聲說道:“書院內的諸多事務,全都仰仗夫子操心打理,夫子辛苦了!”
“院主客氣!”知道韋隘這是想要詢問院中近況,高仁接過茶水,輕聲說道:“其實老夫也沒做什么,書院內一如往常,并無太多事端?!?p> “哦,有一件事,院主可能會有些興趣,”想起幾日前杜荷所做的那張試卷,高仁道:“前幾日,有一個小家伙通過了書院的上等院試,只用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就接連做對三道術算題目?!?p> “哦?”韋隘頓時來的精神,道:“叫什么名字?可知是誰家的子嗣?”
“杜荷,是為杜克明之子?!敝理f隘必有此一問,高仁不緊不慢地輕聲回答。
“杜如晦?”韋隘不由扭頭向高仁看來,道:“那可是老夫子當年的得意門生啊,不過,老夫記得他好似并不通明算,怎么其子卻有如此才能?”
“克明有子如此,老夫也是甚為婉惜,”高仁搖頭說道:“且不說明算一科現(xiàn)在少有人考,就算考得頭名又能如何?除了類似于各府賬房的寫寫算算,難得為朝廷重用,杜荷小子精通此道,實非幸事?!?p> “莫不成,除了術算之外,此子其余各科并不盡如人意?”聽得高仁如此說辭,韋隘亦是不好反駁,只得輕聲從旁探問。
“不通《論語》,不知《詩經(jīng)》,便是《孟子》、《春秋》亦是一塌糊涂,”高仁痛惜道:“若不是他年歲已大,不宜放到丙院,老夫定會讓他同那些童子一起,重讀一遍!”
“呃?”沒想到對于這個杜荷,老夫子竟會有這般大的怨念,韋隘在一邊輕聲問道:“不知現(xiàn)在,夫子將其分在了何處?”
“乙辰學堂?!备呷蕸]有一點不好意思地開聲回道。
“唔?”韋隘輕張了張嘴,通過上等院試,卻被分入了乙辰學堂,這當是他們寒山書院近年來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了吧?
并沒有責怪與埋怨高仁的意思,雖然韋隘自己酷熱于術算一道,但是他也知道,僅靠著術算,并不能讓一個學子真正地出人頭地,搏取一個較好的前程,當初之所以會以上等院試中加上五道術算題,除了是韋隘這個院主個人的性趣之外,也是想要給那些參加上待院試學子一個可以入院的機會。
畢竟,便是朝廷在以科舉取士之時,也不全是以文章來定名次,來評優(yōu)劣,除了明經(jīng)與進士之外,尚還有明法,明算,明字等途供天下學子選擇,所以書院院試之時,除了下、中這兩種類似于明經(jīng)、進士的考較方式之外,韋隘還特意在上等院試中加了一點明算的名頭在里面。
“乙辰就乙辰吧,根基不穩(wěn),終不是什么益事?!睂τ诟呷实陌才牛瑳]有多作評判,韋隘小呷了一口茶水,輕聲向高仁問道:“他所書的那張試卷可有帶來?”
“請院主過目!”知道院主必有此問,所以沒有多作猶豫,高仁便伸手將一直放于內袖中的試卷掏出遞上。
“一柱香內,連做三題,且三題皆對?”將試卷接過,韋隘打眼觀瞧,輕聲說道:“這么說,他是仍有余力,但卻不愿再做下面兩題了?”
“確是如此,”高仁回聲道:“做事遮掩,不盡全力,這也是老夫將他分入乙辰的原因之一?!?p> “嗯,小小年紀,卻是這般懶憊,沒有分毫上進之心,確不可取?!表f隘附和地輕點了點頭,目光順著試卷一直向下,等他看到杜荷所題的那道數(shù)字詩時,神情不由一頓,緊接著便徹底地陷入其中。
“這首詩也是那個杜荷所題?”許久之后,韋隘長舒了口氣,兩眼放光地抬頭向高仁問道,見高仁點頭,隨之又急聲向高仁問道:“那個杜荷現(xiàn)在可在院中?老夫想要與他一見!”
?。?p> 不知道為什么,有些童鞋好像對書里面出現(xiàn)的‘宋’與‘上官’這兩個姓氏有很大的怨念。
在這里,老柳想特別解釋一下,宋姓源于春秋戰(zhàn)國,并不是宋朝之后才有。而上官這個姓氏,雖然不知具體源于哪個時代,但是唐朝時肯定就有了,比如貞觀時的上官儀,比如武則天時的上官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