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這個好字,當(dāng)然不是空穴來風(fēng)。
君無戲言嘛,當(dāng)然不可能有假。
這口粥入口后,第一感覺便是香甜無比,且華而不膩,只是一碗小小的米粥,再稀奇不過的東西,可是吃在口里,卻有一種潤滑爽快的感覺。
武則天平時也吃粥,負(fù)責(zé)宮中食物供給的人有一千六百之多,陣容龐大,平時她吃的粥品種繁多,可是今日這平淡無奇的白粥,卻總有一種不同。
而熬粥,其實最考驗的就是火候的功夫,那些御廚并非不懂得火候的掌握,大家各自有一套自己的經(jīng)驗,可秦少游不同,廚藝到了后世,已經(jīng)成為了一門科學(xué),在飲食界,甚至多大火量,燒什么柴,都有精確的數(shù)據(jù)支撐,要熬出一鍋好粥,出現(xiàn)任何的誤差,口感也就天差地別了。
況且秦少游熬粥的水,乃是高湯,高湯乃是用大骨熬制,同時放入一些蝦仁、香菇,再去除殘渣,只取其濃郁的香味,再下米熬制,這種粥若是在后世,遍布大街小巷,并不出奇,可是放到了這個時代,卻是一番不同的風(fēng)味。
正如甜奶,若是成年人吃,大多不覺得稀奇,可是一個只曾吃過母RU的嬰兒吃,這味道可就大大不同了,所以許多人的印象之中,小孩子往往好吃,什么東西都能吃得津津有味,這其實并非好吃,只是他們的味感較為敏感,并沒有嘗過百味,任何一種新的零食,都足以讓他們垂涎幾日。
因而飲食界必須要隨時推陳出新,因為再好吃的東西,吃得多了,也就漸漸乏味,秦少游這碗粥,看上去平淡無奇,可是這種口感,對于武則天來說,卻是頭一遭,更不必說,他做粥的技藝確實精湛,初嘗之下,完全給人一種顛覆味覺的鮮美。
武則天正待要繼續(xù)吃粥,秦少游卻是道:“陛下,要吃這粥,還得配菜?!?p> 女人嘛,其實多少都有好吃的天性,即便是武則天,也是如此,武則天來了興趣,道:“什么配菜?”
秦少游身后的秦壽忙端了一疊菜出來,是剝了殼的黑蛋。
這黑蛋不大,和鳥蛋一般無二,卻是通體漆黑,可是蛋上又有許多細(xì)細(xì)的紋理,看上去很是特別。
“這是什么?”
“鵪鶉蛋?!?p> 一旁的御廚王安見陛下也夸獎了秦少游,心里不禁有些發(fā)虛了,其實他自己清楚,從陛下吃了粥開始,他就已經(jīng)輸了,雖然二人都得到了好的評價,可秦少游做的是最平常不過的白粥,而他做的卻是如意羹,明顯是他占了便宜,誰知這秦少游又弄出一個蛋來,他有些不服氣,忍不住道:“既是鵪鶉蛋,為何是通體黝黑?”
“這個嘛……”秦少游笑了笑,然后說了一句令王安吐血的話:“秘密。”
王安道:“這樣的東西,也敢給陛下吃?”
秦少游道:“不能吃,我敢呈送君前?陛下,這是草民的獨門秘技,陛下不妨一試?!?p> 那王安還要爭辯,武則天卻只是莞爾一笑,道:“拿來?!?p> 武則天并不似那些大家閨秀,對于新鮮的事務(wù)帶著戒備之心,居然一點都不矯情,直接伸出細(xì)指,拿起一個小小的松花鵪鶉蛋,先是在手上端詳一番,見它黝黑光亮,上面還有白色的花紋,聞一聞則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撲鼻而來,然后,她很是大氣地直接放入口里,細(xì)嚼之下,先是皺眉,隨即笑了,道:“好吃?!?p> 又有一個好字,只是這一次,多了一個吃。
這松花蛋的源頭,乃是北魏時期的咸鴨蛋,到了明朝,松花蛋才開始出現(xiàn),眼下在這里,這種口味獨特的食物,足以將武則天折服。
更何況武則天方才吃了香甜的米粥,再吃一口松花蛋,這松花蛋的味道更加濃郁了。
得了武則天贊賞,秦少游顯得扭捏,很是謙虛地道:“陛下言重了,其實宮中的御廚都是烹飪的大師,草民不過是滿足了陛下新鮮感而已?!?p> 本來王安還想抨擊秦少游,誰知秦少游突然轉(zhuǎn)而來夸獎了自己一番,讓他微微愕然,這個時候如果對秦少游刁難,在陛下面前就顯得自己有點兒尖酸刻薄了。
武則天本來在這里,不過是做做樣子,誰曉得居然還真嘗到了意想不到的美食,心情也就好轉(zhuǎn)起來:“想不到你一個市井少年,竟也懂得自謙,朕實在想不到?!彼啦鬓D(zhuǎn),終于開始正眼看一看秦少游了。
其實秦少游的粥和蛋做得再好,那也不過是個廚子,武則天說一聲好也就是了,畢竟廚子的手藝再好,也不可能入得了武則天的法眼??墒欠讲徘厣儆我环灾t的話,卻與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極為契合,以至于武則天重新審視秦少游。
這個家伙……生得倒是頗為俊秀,小小年紀(jì),卻又有一種別樣的書卷氣,不像是市井出身,尤其是他的眼睛……
武則天看到秦少游的眼睛時,興趣更增,這家伙眼睛里似乎有一種與年齡不相符的深邃,小小年紀(jì),心思很重,這倒是有點意思了。
第三次得到了武則天的褒獎,秦少游不卑不吭,故意沒有接武則天的話茬,而是笑呵呵的道:“其實說起來,這粥還有一點來歷。”
上官婉兒在旁看著,發(fā)現(xiàn)秦少游這個家伙在天子面前一點怯意都沒有,反而是侃侃而談,也不禁有些驚詫,她是何等人,立即察覺出了里頭的關(guān)鍵。許多人與天子說話,即便是出身再好的人,往往都是陛下說什么,他應(yīng)什么,主動權(quán)盡皆在陛下手里,所以說了幾句,陛下便沒了興趣,交代之后,也就打發(fā)滾蛋了。
可是這個家伙,卻是不按常理出牌,陛下夸他,他沒有順著話去說,反而引發(fā)下一個話題,這不但需要膽量,而且需要極為縝密的心思,上官婉兒細(xì)細(xì)地看著秦少游,心里不由想:“這個家伙……自己竟還是小看了,他不但雞賊,而且心思還很深,教人有些看不透?!?p> 聽秦少游要說粥的來歷,武則天自然也顯得興趣濃厚,不由道:“噢,小小的米粥也有來歷么?”
秦少游道:“這粥的米,產(chǎn)自神都郊野的孟西,本來江北一帶極少產(chǎn)稻,可是孟西那里卻是水路縱橫。其實那兒本是荒野,可是到了上元元年,先帝在的時候,陛下曾上表建言,要勸農(nóng)桑,薄賦徭。先帝準(zhǔn)奏,不只如此,先帝和陛下還一同到孟西墾了幾畝荒田。有了先帝和陛下作為表率,于是百姓們爭相匯聚于此開荒松土,只短短數(shù)年,那里就已經(jīng)造就了百里沃土,神都的人都說,孟西的稻米比揚州的稻米口感更好,家父在世的時候,要進食材,這稻米也是只認(rèn)孟西的,其他的地方,往往口感差一些?!?p> 秦少游將這前因后果說出來,還不忘搖頭晃腦一番,他口才本來就好,邏輯清晰,一番話下來,眼睛輕輕往武則天那兒一瞄,然后心里輕松了,因為武則天的嘴角勾起,便是眼中都帶著笑容。
……………………………………
老虎寫書近五年,沒有刷過一個點擊,一張月票,一個推薦票,沖榜靠的是讀者的支持,也有自己的努力,可是有人未免也太齷蹉了,注冊一個新號跑來罵娘,至于么?我不知道擋了誰的財路,也不曉得平時寫書得罪了哪位大佛,不過既然有意見,就當(dāng)面來提,別注冊個新號,你問候別人父母,其實就是侮辱自己的父母,就是這樣。
這一章本來要多寫一點字,不過實在沒心情,評論已經(jīng)刪了,批判我接受,罵娘的滾蛋。尤其是沒有來路的新注冊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