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天漢八十年

第十一章 內(nèi)亂紛擾

天漢八十年 軒轅之秋 3191 2014-02-25 10:52:07

    第三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說宋留之后再也沒有起義軍投降秦軍有點兒夸張,凡事都會有個例外,最有影響力的意外是趙國的大將李良。

  李良是趙王武臣手下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先打下常山郡,又被趙王派去打太原郡。從常山到太原要穿過太行山脈,必須經(jīng)過井陘,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

  所謂的“陘”就是指山脈中斷的地方,是要穿過山脈所必須要走的道路。太行山脈東西向有很多這樣的陘,最著名的八陘分別是軍都陘、薄陽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和幟關陘。在古代交通不發(fā)達的條件下,這八條陘便成為了軍隊在北方中原(現(xiàn)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穿梭的八條咽喉要道。太行山脈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八條陘都各自地形復雜,非常容易埋伏,易守難攻,是一等一的軍事重地。

  李良的部隊從常山到太原就要穿過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可是秦軍已經(jīng)早早的在這里設好了埋伏,他一時間攻不過去。在僵持的過程中,守關的秦將偽造了一封秦二世寫給李良的勸降書,希望李良能夠倒戈。

  以秦二世的智商和那個放不下面子向起義軍低頭的勁兒,當然不可能給李良這種小人物寫勸降書,這不過是秦朝守將的計謀。李良雖然沒有這么堅定的懷疑,但也沒有輕易信,就撤回了HD,希望能夠請趙王再多撥一些兵馬,讓他一舉攻破井陘。

  李良的部隊還沒有到HD,先遇到了趙王武臣的姐姐。趙王這個姐姐也是飛揚跋扈的人,出去找人喝酒帶了一百多個騎兵隨行,李良一看這個陣勢以為是趙王本人出行,于是畢恭畢敬的跪在道路一旁。

  李良是趙國大將,還手握重兵,按道理來說,即便真的是趙王武臣,也應該很客氣的下車來打個招呼,可偏偏武臣的姐姐此時已經(jīng)喝醉,搞不清楚狀況,也沒弄清楚外面是誰,以為只是個普通的官員,就派隨行的隨從簡單回了個禮。

  李良素來驕貴,看到一個女子居然如此看不起自己,不肯下車來接見他,立刻就勃然大怒。當初大澤鄉(xiāng)起義的時候,李良地位本來高于武臣,后來因為武臣和陳王關系好,所以成為了軍隊的主帥,再之后又因緣際會成了趙王,李良反而成了他的臣子。

  所以,其實在內(nèi)心,李良都不一定能把趙王放在眼里,更何況是他的姐姐?

  本來接到秦二世的勸降書,李良就有了些想法,如今遇到這種事,腦子一熱就真的反了。他帶部隊追上前去殺了武臣的姐姐,看到自己已經(jīng)在HD城下,索性就攻入了HD。

  HD城內(nèi)的趙王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躺著中槍,姐姐的一場醉酒居然釀成如此大禍,對李良的倒戈沒有一點兒防備。李良很輕松的攻入HD,殺了趙王和一票趙國大臣,只有趙王的左膀右臂張耳陳馀兩人因為耳目眾多,提前開溜,逃脫了這場大難。

  張耳和陳馀二人素來在北方享有大名,在建立趙國的過程中又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威望。他們在逃出HD之后四處收攏散兵,最后湊齊了一支部隊打回HD。李良不敵張耳陳馀二人,就連夜逃跑,恰好此時章邯的大軍一路追殺陳王到了附近,他就投奔了章邯,成為了起義軍中少有的投降秦軍的人,逆歷史的大勢而行。

  李良到底后來如何,歷史沒有記載,鉅鹿之戰(zhàn)后不知道他有沒有和章邯一起投降項羽,如果是那樣,也真是一個諷刺了。

  張耳和陳馀沒有自己稱王,他們還是比較聰明的,不想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找了個原來戰(zhàn)國時期趙國王族的后人趙歇來做傀儡君主,而自己完全把持了趙國的朝政。

  陳王和趙國都因為內(nèi)亂出了狀況,勢力大大的削弱,劉邦也沒能幸免,在起兵反秦的最開始階段,他也好好的享受了一次手下背叛所帶來的惡果。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劉邦享有天下后對手下的臣子百般防備,甚至是蕭何周勃這些老鄉(xiāng)都難以幸免,韓信彭越這樣的更是被趕盡殺絕,只怕都和劉邦一開始吃的這個虧有關。

  教訓太深刻,難免會矯枉過正。

  前面說劉邦殺了沛縣縣令自立為沛公,斬白蛇而起,他攻打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好兄弟盧綰的家鄉(xiāng),和沛縣互為唇齒的豐縣。沛、豐兩縣相距甚近,兩地人之間也基本都是親戚或者朋友,劉邦想立足家鄉(xiāng)繼續(xù)發(fā)展,攻打豐縣是最好的選擇。

  劉邦打下豐縣之后,逐漸引起了秦軍的注意,沛縣和豐縣都屬于秦朝泗水郡的管轄范圍,于是泗水郡的郡監(jiān),一個叫平的人(悲劇的小哥沒有給后人留下自己的姓氏),開始對劉邦進行剿滅。結(jié)果這個叫平的人打著打著發(fā)現(xiàn)打不過劉邦,就帶著殘兵逃到了薛郡。

  沛縣大概在如今的江蘇徐州,而薛郡在山東曲阜,還是有一點兒距離的,劉邦為了壯大自己,取得進一步發(fā)展就率軍追殺平。沛縣有蕭何曹參防守沒有問題,豐縣他挑選了本地人雍齒做長官守城。此時的劉邦對老鄉(xiāng)們還都是比較信任的,也就沒有留下什么后手防備。

  結(jié)果就在劉邦追殺平的這段時間,陳王兵敗被殺,原本一致抗秦的形勢陡然大亂,各地起義軍開始紛紛擴張自己的地盤而不再齊心向西攻秦。

  做的最露骨的就是魏國。

  魏國的來歷前文提過,陳王大將周市在攻打齊國被田儋擊敗后,撤到魏地做土皇帝,建立了魏國,還要挾陳王送來了戰(zhàn)國魏國王室的后人魏咎做傀儡國王。從周市這些表現(xiàn)就可以看出他是個見利忘義、目光短淺、且毫無道義的人,拿著陳王的部隊打不下齊國就自己稱王稱霸,還借機要挾陳王,可謂是小人之至。

  周市缺乏道德操守,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也都不會太顧慮別人怎么罵他,他見秦軍勢大,毫無節(jié)操的就把兵鋒轉(zhuǎn)向了周邊起義軍,妄圖通過殘害同道來擴大自己的勢力。

  周市無節(jié)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劉邦的沛縣和豐縣。

  周市趁劉邦大軍去薛郡的時候,帶兵到了沛、豐一帶,招降當?shù)厥貙?。蕭何和曹參當然不會倒戈,以他們的智慧怎么可能跟這么一個毫無前途的主子,可雍齒就不一樣了。

  劉邦年輕時在沛、豐一帶的名聲不好,雍齒向來看不起他,后來劉邦風云際會當了沛公,雍齒在他手下做事也還是心中不服,總覺得自己在這么一個無賴手下干活兒很丟面子,于是就把整個豐縣直接獻給了周市。

  劉邦追殺平到薛郡,后來又繼續(xù)追殺到了戚地,剛剛?cè)〉脧氐椎拇髣倬吐犝f自己后院起火,大驚之下馬上率軍回救。周市的部隊這時候也撤了,沒有和劉邦大軍發(fā)生正面沖突,因為他們的后院也起火了,而且這把火還是強大的章邯大軍點的。周市的如意算盤還想趁陳王死后的混亂擴大勢力,誰知道滅了陳王之后的章邯第一個就把屠刀伸向了他。

  周市的部隊雖然撤走,可豐縣已經(jīng)倒戈,劉邦大怒之下對豐縣進行了狂轟濫炸式的猛攻。可雍齒當初能夠被委以重任,確實也是因為比較會守城,一時間劉邦居然就是打不下來,只能在城外僵持。

  劉邦的內(nèi)心非常著急,周圍虎狼成群無不死死的盯著他,對于他來說,久攻不下一座城池是非常危險的,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趁機吞并。

  鑒于這種危險的形勢,劉邦沒有被仇恨沖昏頭腦一根筋的死攻豐縣,而是開始思考不再單獨作戰(zhàn),投靠一個稍微強大一點兒的勢力,借外力來發(fā)展自己。

  他的第一個選擇是楚王景駒。

  楚國的張楚王陳勝不是剛剛被殺嗎?如何又多出來一個楚王來?

  其實景駒也是一個剛剛興起的勢力。

  東陽人秦嘉最早在東??ひ粠鹆x,他不想孤軍奮戰(zhàn),就打出旗號說自己是跟隨陳王一起反秦的。陳王聽了很高興,就派了一個叫武平君畔的人去給他們當監(jiān)軍。秦嘉是個不肯放權(quán)的奸雄人物,雖然表面上尊敬陳王,但其實心里還是“老子天下第一”。陳王要派一個人來管他,他當然受不了,就假傳陳王的命令,找了個理由殺了武平君畔。

  按道理說秦嘉的這種做法定會引起陳王的不滿,但是當時陳王的大軍已經(jīng)開始節(jié)節(jié)敗退,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這種小事,再后來陳王就兵敗身亡了。本來已經(jīng)做好和陳王決裂打算的秦嘉一聽說陳王已死,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馬上大變臉,立身邊一個戰(zhàn)國時楚國王室的后人景駒為楚王,延續(xù)楚國大旗。

  不得不說秦嘉還是很有腦子的,他知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道理,明白“名分”二字有多重要,厚著臉皮借陳王和楚國的余威為自己服務。雖然秦嘉只是諸多反秦起義軍里起兵較晚的一個,卻很快就成了很有影響力的一個,楚國的旗號讓他們無形中有延續(xù)陳王起義軍“正統(tǒng)”的感覺,引的諸多人紛紛來投,實力發(fā)展迅速。

  此時恰好楚王景駒和秦嘉就在留縣,劉邦也被他們楚國正統(tǒng)的旗號吸引,在危難時刻選擇投靠他們,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