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理想目標,絕不是一步登天式的,而是逐漸過度式的,說白了,理想目標的確定,以及最終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步驟實現(xiàn)的,而這恰恰緣于一個人的理想和目標是多種多樣的,或者說,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的理想目標追求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化的,也就是在巧克力和牛奶之間做選擇,通常情況下,你會選擇都要,是的,這便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點。在理想的國度里,所有的,你喜愛的東西都存在,所有你討厭的東西都不存在,也正因如此,你的人生于是要么出現(xiàn)分裂,要么就是動力無窮。
有欲望是好事,那不是攀比,畢竟一個人如果沒有欲望,那和植物人有什么分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所有正常人都有欲望,這一點是正常的,我以為有欲望才是人之常情,沒有欲望才是可怕的,沒有欲望的人幾乎同行尸走肉沒有什么分別,問題也就出現(xiàn)在了這兒,就是你沒有認識到一個人的欲望與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所以才有了妄想癥與恐懼癥,妄想癥和恐懼癥的存在便是如此,妄想癥的產(chǎn)生或者存在也必然會導致這樣的結果,雖然這讓人很奇怪,但是這就是現(xiàn)實。
欲望和現(xiàn)實的界限,如果不把握欲望和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人的心理問題。
說白了,在一本書的創(chuàng)作中,一個角色可以什么都有,因為那是存在于書中的虛構。而不巧地是,你缺乏對一本書的基本判斷力,汲取有益的東西,你沒有這個能力,于是乎什么都照抄照搬,徑直就出現(xiàn)了問題,最后甚至會認為方法不對,或許只是你沒有將自己的具體情況帶入,也就是沒有認清自己。
要知道或者理解別人,首先得理解或者先得將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想法給理解透,或者,你自己想要什么?你真的知道嗎?
答案是肯定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就像我不知道我身上存在的問題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比自信,且無比自卑,說白了,別人說的都是好的,別人認為的都是正確的,什么好的都是別人的,反正我的就是不好。
這就是客觀的現(xiàn)實。我對自己的理解是比較透徹的,我知道我喜歡文學,但是我不喜歡語言,這是我的缺陷,同時我也知道,我懂音樂,但是我不必要會唱歌,因為我非常清楚我的自身的綜合能力比較突出的地方在于運動,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腿部運動,也就是跑步相關的運動,這就是我的自知之明,同時我又清楚,我的身體是不適合練肌肉的,至于原因,我不方便透露,但這也是自知之名,這就是我的自知之名。我知道我的內心比較浮躁,我的思想總是走在我的身體前,甚至于人前,但我不一定會考試,這也是我的缺陷。
古代有個叫徐渭的,這個人有國士之目,所洞悉之事總前于人,但是考試就是中不了舉,一連考了七次,就是考不中,最后終于考試考成了瘋子。我以為這實在不算得聰明。凡事做之前,得有自知之名,說白了,這件事你能做就做,不能做,嘗試可以,但是嘗試之后要立即改變自己的發(fā)展軌跡,畢竟人生就這么長時間。
它能選擇的路有無數(shù)條,但不是每一條路都是回頭路,大多數(shù)路都不是回頭路,說白了,當你開始的那一刻,你便無法再停下來,這就是現(xiàn)實,就像我寫作,當我開始嘗試寫不平宗義時,我便已經(jīng)不能再停止了,因為我相當于已經(jīng)放棄了退路,我別無選擇,這是一種熱愛也是一種癲狂。
選擇了就不要后悔,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理想是走錯一步,你可以按無數(shù)個Z,但是現(xiàn)實是,你沒有back鍵可以按的。
生活不是別人的都是好的,雖然有時一些偶然的機遇會讓你有實現(xiàn)別人身上的可能性。但有個前提是,你得對自己有自知之名,說白了,不是所有人的臉都是平均顏值,能得到所有人喜歡,不是所有的人的身體都是標準身材,都能得到所有人認可。
不平宗主,認識你自己,能做到的,去做,自己不能做到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