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寫這個的,因為之前在網(wǎng)上看大佬們都說別寫序言呀,設定呀,介紹呀之類的東西,但是架不住許多沒看過《蜀山》原著的朋友跑到這里來說關于境界劃分的問題。
第一,關于為什么不用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等等那些境界?
此類境界皆是內(nèi)丹學說興起之后逐漸流行開來,始于唐,興于宋。
但是這其實是一個矮化的過程,唐以前很少有人靠內(nèi)丹出名的,大多成就的是“形神俱妙”。
可能有人不明白什么是矮化過程,舉個栗子,最初的成道之人,皆是腳一跺地就能靠著肉身朝覲上帝,到后面不行了,得踏罡,祭壇。
再到后來連門都進不去了,只能默思存想,讓仙官轉(zhuǎn)述,再到后來,抱歉,連仙官的面都見不著,修為高一點的能瞥見衣角之類的,知道人來過了,再到后來就跟搭臺唱戲沒什么區(qū)別了,自己演自己(上面兩段都是戲說,勿當真)。
還有人可能會說魏伯陽魏先生(萬古丹經(jīng)王)早在東漢時就提出內(nèi)丹學了,但是提出和流行是兩碼事。
況且當事人也不可能會親口給你說,他是靠練內(nèi)丹成道的,只能說他給后世留下這么一條道路,以前用不著,后面不得不用,這里面的原因又是另外一筆糊涂賬了。
何況《蜀山》原著中并未提過有“人”練出內(nèi)丹的,如廣成子,長眉等人都是形神俱妙的金仙,從來沒見誰煉內(nèi)丹的。
相反,唯有草木精怪才會凝結(jié)內(nèi)丹,又稱金丹。
有人跳出來找罵,那我就給你貼一段龍門中興之祖王常月真人的原文,自己看:
“怎么是玄關一竅,尾閭海底,上致泥丸宮,下至涌泉穴。守中提氣,立鼎安爐。延年卻病,按摩導引。六字訣,八段錦,悟真篇、參同契。以及丹經(jīng)上臂喻……沐浴結(jié)胎、入室坐圓、出陰神、出陽神。說不盡的三千六百旁門,八萬四千魔法……
諸子,烹鉛煉汞的,抽添火候的,比效卦爻的,把一個太極混元,穿殘鑿破。認假名而為實用,指譬喻而作功夫。妄論三田,盲猜精氣,七情機械,九竅樞機。把七字九字,返字還字,當做七次九次、七回九回、七段九段、七年九年、七轉(zhuǎn)九轉(zhuǎn)……今日也是坎離交,明日也是地天泰,后日也是魂魄合,今年也是這等嬰兒,后年也是這等嬰兒,將至九年,還是個不知死的老造孽。他不自知差錯,還搖著頭,屈著指,對著外人胡說道:“我是那一日結(jié)圣胎,溫養(yǎng)火候又不錯,沐浴時節(jié)又不差,為何胎成十月,不產(chǎn)嬰兒?還是你我福薄罪深,鬼神不容成就?”他還捧著肚皮,老著臉,探著眼睛,虛落淚下。爾知這劣根下愚之人,不知自心,不明自性,昏天黑地的業(yè)障,知什么道理,爾知此人,還是有心向上著人,但是昏迷,不醒向上之機……”
以上出自真人語錄《龍門心法》,真以為自己看過幾本丹經(jīng),就以為自己是紫陽再世?
第二,關于劍客,劍俠,劍仙等的解釋,
劍客指的是會武功,不會道家入門吐納術的江湖俠客。
本書一開始就讓主角跳過這個境界,是因為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不適合《凡人》那種流派了,我估計洋洋灑灑些十幾萬字對拳頭的文字,早都被人勸寫武俠了。
劍俠指的是在會武功的基礎上,被傳授仙法,境界低的平日里多如武人一般步行或憑借身法縱躍,境界高的已經(jīng)會御劍飛行等基礎的法門。
又會有人說為什么不更細的劃分,比如前期,中期等,因為這沒辦法劃分,境界低的可以靠法寶,法術干掉境界高的。
又得劃分法寶,法術,但原著里的這些又是一個糊涂賬,難以區(qū)分,或者說可以區(qū)分,但是以作者君的筆力駕馭不了那么多的東西。
而劍仙指的是在劍俠的基礎上,感知到元神所在,并能運用元神感知和處理各種事件,如浮空,飛的更高更遠等。
關于元神的章節(jié)我已經(jīng)發(fā)出來了,目錄欄一眼就能掃得到。
有人會問,那不一定所有的角色都是用劍的呀?
沒錯,不一定所有的人在入道之前都是用劍的,但是凡是入道后,基本都擁有飛劍,飛劍就是修道者的制式裝備。
還有人問,劍仙應該是一個流派才對。
也沒錯,但本書前期著重講的是各種斗劍的故事,包括主角,而別的流派存在感為0.
以上具體都會在書中慢慢解釋,自然不會在第一章就全說出來,那就沒意思了,還不如直接翻閱《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