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游歷山海,眼見滿天星辰,也曾跨過云端,直抵草綠花深;我曾獨自流浪,許靈魂以謙遜,亦曾待你歸來,化自由以作深沉......”
吃完飯后,小蕓一臉滿足地坐在沙發(fā)上,一邊拍著肚子,一邊順著節(jié)奏,輕聲朗讀著口中的段落。這樣的段落,更像是詩人筆下的篇章,充滿浪漫的氣息。
這讓一旁的溫華,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孩子,怎么就突然吟起小詩來了?
不過還真別說,這樣深沉的句子,在小蕓輕靈的嗓音下,反而顯得有些神圣,猶如來自神國的天使,立于教堂之上,誦讀著來自神明的旨意。
“這是你自己寫的嗎?”
這個問題顯得有些愚蠢,以小蕓這樣單純的性格,怎么可能寫出這樣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詩句,想想也就知道。果不其然,小蕓立馬否定了溫華的提問。
“不是的,這是爸爸追媽媽的時候,寫給媽媽的情書?!?p> “嗯?那你父親,還真挺浪漫的?!睖厝A笑了笑,卻并不是很驚訝。
別看小蕓平時一副活在童話世界的模樣,初見之時,那道清雅脫俗的背影,始終刻在溫華的腦海中。這樣的氣質(zhì),即便不是書香門第出來,父母也定然有著不低的文化。
看來,小蕓的父親,說不定會是那家學校的教授,抑或是研究文學的學者?
溫華一邊猜測,一邊勾勒著小蕓父親的模樣。按照小蕓那可愛的外表,根據(jù)女孩隨父的說法,小蕓的父親,說不定會是一個長得極其帥氣的中年大叔?
“你爸爸長得一定很帥吧?”
“嗯?”小蕓先是一愣,隨即猛地一點頭。“嗯!爸爸超級帥!”
只是溫華不知道,這一次的先入為主,讓他日后大呼坑爹。直到見到小蕓爸爸的那一刻,溫華才深刻體會到,為什么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
簡短的對話結(jié)束之后,溫華便將小蕓放在大廳,自己則是快速收拾著碗筷。當所有的家務(wù)處理完畢,溫華終于可以往電腦椅一坐,打開電腦,登上群聊。
今天的群聊界面,亦如昨天自己沒上線時一樣,還是那么的安靜。看來,只要溫華沒有出現(xiàn),沒有在群里起到活躍作用,群里的人們,還是各忙各的。
這也正常,一個剛剛組建不到兩三天的群聊,彼此之間又相互陌生,想要他們之間打破舊有的社交圈,形成新的羈絆,是一件不易之事。
另一個讓溫華比較在意的點,則是自從昨天處理完三條入群申請之后,便沒有再接收到入群的申請。看來,他們在網(wǎng)上的帖子,已經(jīng)被海量的新帖覆蓋,消失在一堆數(shù)據(jù)當中。
溫華卻也并不灰心,沒了重新發(fā)一下不就行了嗎?更何況,自己已經(jīng)將招新納員的工作,交給陳秋,這方面倒是不需要自己多去費心。
想到此處,便打開陳秋的私信聊天框。
溫華:小秋,招新的帖子準備的怎么樣了?
陳秋:報告群主大大,陳秋還在忙碌,請大大稍作等待~
溫華撓了撓頭,方才意識到,陳秋作為群里最特殊的一員,已經(jīng)有著屬于自己的工作。按理說,他本不應(yīng)該加入自己組建的這一群聊中。
那么,他選擇加入的目的是什么呢?難道只是因為跟自己聊了幾句,便折服在自己的人格魅力下?
溫華摸了摸自己不是非常英俊的臉龐,實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樣的人格魅力。既然如此,那只有兩種解釋,要么,陳秋是一個愛湊熱鬧的主,要么,他有什么別的想法。
如今,溫華還是更傾向于前者,畢竟一個一窮二白,只靠著一腔情愿建立的小團體,沒有理由能夠吸引別人的注意。加入其中,肯定是為了從中找到同類,然后共同攜手。
就在這時,私信聊天框閃了起來,溫華定眼一看,卻是齊軍發(fā)來的信息。
齊軍:悲哀的群主,你終于出現(xiàn)了。
如果說,陳秋有著自己的工作,這一點讓溫華猜測不到他入群的目的,那么齊軍入群的目的,溫華同樣猜測不到。
尤其是當初他那一番慷慨陳詞,并不像一個充滿負面情緒的失業(yè)者,更像是一個售賣熱血雞湯的中二導師。
溫華:軍啊,問你個事唄?
齊軍:說。
溫華:你為什么要加入群聊?
此話一出,聊天框的上方,“對方正在輸入......”的提示,閃了許久,卻不見對方回信。過了大概一分鐘,溫華終于收到信息。
齊軍:閑的蛋疼,來拯救一下你們這些迷茫少年。
溫華直接發(fā)了一連串的問號,難掩內(nèi)心的吐槽欲望。
溫華:你怎么看都是一個販賣雞湯的熱血中年人啊,齊大師。你看,要不再給我灌兩口?
齊軍:滾......收費的。
溫華:你也不像平時表現(xiàn)的那么木訥嘛,還是有點幽默細菌的。
經(jīng)過簡短的對話,溫華逐漸改變對齊軍的認知,他發(fā)現(xiàn),這個一嘴義正言辭的家伙,并不像他口頭上那般,充滿著嚴厲與傲慢。
大多時候,他更像是扮演著嚴師厲友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去搭建自己的友誼。雖然,大多時候,沒深入接觸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比如一開始,溫華便把他當成一個純粹的網(wǎng)絡(luò)噴子。
齊軍:接下來什么打算?
這個問題,正是溫華現(xiàn)在最頭疼的,經(jīng)過他一夜的深思熟慮,最后還是沒有答案,才打算將這個問題,拿到群聊討論。
溫華:你怎么想?
齊軍:一盤沙子,梢不注意就散了。
看到齊軍的回復(fù),溫華露出苦笑,他何嘗不知道,現(xiàn)在的每一步,都像是初創(chuàng)公司一樣,一不小心就會踩雷。
齊軍:但不去做,只會是等死。
齊軍:我看你一開始陳詞激昂,怎么,這就不行了?
溫華:你才不行了......別潑冷水啊喂,說說你的想法啊喂。
齊軍:不想坐以待斃,就發(fā)揮一下你的想象力,起到領(lǐng)導作用唄。我看你當初不是義憤填膺,怎么,把人忽悠進來,就沒主意了?
齊軍:說實話,我想到一個段子。
溫華:什么段子?
這都什么時候了,居然還有心情講段子,這讓溫華有些無力吐槽,卻又有些好奇,這樣一個滿臉嚴肅的家伙,居然還會講段子?
齊軍:開局一個碗。
噗,原來是某位朱姓大佬的發(fā)家故事。
溫華:這可不興拿來作比喻啊。不過話說回來,齊“伯溫”同志,你有什么好點子嗎?
齊軍:別整尬的。你組織的群聊,就沒什么思路?
還真不是沒有,只不過溫華需要稍加思索,然后才能確定是否按照原來構(gòu)想的框架,逐步展開。
所以接下來,溫華便與齊軍大致商議一番自己的打算。這個構(gòu)思是自從上次與偉杰通話之后,根據(jù)偉杰的提議,整理而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就是現(xiàn)在溫華正在建設(shè)的階段,即人員的中小規(guī)模聚集。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先要把一群人聚在一個小集團里。
第二階段,則是加強人員對集體的認同,加強集體內(nèi)部人員與人員之間的聯(lián)系性。用簡潔的話說,就是讓群里的成員活躍起來。
這個階段,溫華打算先收集“小集體”內(nèi)每個人的基本信息,大致了解一下每個人對自己的想法,溫華明白,失業(yè)之人,往往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狀態(tài)中,從而無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因此,溫華希望能夠通過了解每一個人的基本情況,從而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心。
齊軍聽完溫華的提議之后,略作思考,在聊天框打下自己的意見。
齊軍:要不,先別招新了。我怕新人的加入,反而影響計劃的進行。
溫華思考一番,也是明白齊軍的顧慮。溫華的計劃,看似簡單,但要施行,需要面對很多未知因素。
尤其是當一群陌生人聚在一起,如果不是內(nèi)心有著一定的堅決,或是從中看到希望,那么,這個集體便很容易瓦解。
現(xiàn)在的八個人,看似人員不多,但經(jīng)過上次一輪聊天,其中大多都還對這件事滿懷希望。齊軍擔心的是,一旦后來進入群聊的人里,夾雜一個滿帶負能量的人,那么他的負能量,會給這個脆弱的團體,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
我們都知道,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時,最容易動搖你的,并不是你自己,而是在你耳邊,不斷響起的負能量。
這件事不行;這件事你不能這樣;這件事你只能這樣......
諸如此類負能量的灌入,才是對一個人走出自我最大的沖擊。
所以,當齊軍提出建議之后,溫華瞬間明白齊軍背后的顧慮,他也梢感萬幸,幸好群里的這幾位,現(xiàn)在都愿意相信自己。
不過溫華還是打趣道:軍啊,你不是一直扮演打擊別人的角色嗎?
溫華的打趣,讓齊軍有些大無語,不過,一向嚴肅的他,還是作出解釋。
齊軍:我不喜歡太喪的人。
接下來,齊軍大致講了一番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失業(yè)者,齊軍也曾極度無助,卻只能選擇自甘頹廢。直到后來,齊軍的父親離世,打擊之下,齊軍決定重新收拾內(nèi)心的破碎,走出家門,成為一名心理醫(yī)生。
長久以來,滿懷著對父親的愧疚,齊軍決心以自己的方式,刺激著擁有同樣經(jīng)歷的人們,幫助他們構(gòu)建心理的防線。
而齊軍選擇的方式,便是利用的是人的逆反心理,通過言語攻擊他人,以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斗志。這樣的方式,在溫華看來有些極端,但他卻不得不佩服齊軍,有著這樣的勇氣。
畢竟,以他那副懟人的語態(tài),很難不被人問候家屬。
現(xiàn)在看來,這才是齊軍加入群聊的主要目的。齊軍告訴溫華,他在溫華的計劃里,看到了自己缺乏的東西,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齊軍:如果當初,我能遇到你這樣的組織者,或許,也就不會讓他帶著遺憾離開。
溫華:我相信他能看到,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
溫華安慰了齊軍一番后,便打開文件檔,在齊軍的一欄,備注上“心理醫(yī)生”四字。而在齊軍的上方,只見陳秋名字的背后,被備注上“攝影師”三個字。
這是溫華計劃里的第二步,也就是他今晚,召集成員想要了解的基本信息。
看著窗外,逐漸黯淡的夜幕,溫華長舒一口氣,在群聊界面發(fā)出消息:兄弟們,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