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不自然的笑了笑。
董寶繼續(xù)夸耀著他的見識,“當(dāng)時你沒看到那場面,浣溪姑娘彈了一首曲子,那聲音真像泉水叮叮咚咚,哎呀,我知道我讀書太少,心里藏著很多景象,就是說不出來?!?p> “還有那小廝,穿得那衣服,比我們這些農(nóng)戶好上太多。怪不得那么多人,愿意去富貴人家做仆人呢!”
這聽得陳川老大不痛快,“我倒覺得吃穿差點,也好過低人一等?!?p> 董寶白了他一眼:“你不也進(jìn)鳳溪閣打雜嗎?掙口飯吃,不丟人!”
他走到陳川耳邊,小聲道:“這次我也在里面認(rèn)識了個人,說不定我也能進(jìn)去賺錢呢!”
末了又補了一句,“賺錢倒在其次,那西游釋厄傳第二回,我可是要繼續(xù)聽,你也別光在里面打雜,有機(jī)會也聽聽貫中先生的高論。”
一到貫中先生,董寶就興奮去來,滔滔不絕的將貫中先生的醒木、貫中先生的咳嗽、貫中先生與白面公子論戰(zhàn),講得唾沫橫飛。
陳川感覺有些尬,又有些暗爽。但見他說個不停,刻木雕的時間也要沒了,也不是個辦法,就抬起左手,用力揉了揉董寶的頭。
“俺還有事,先回去了,下次再聽你講貫中先生的故事?!?p> 董寶見陳川興趣缺缺的樣子,非常不解,等陳川走遠(yuǎn)了,才懊惱拍了一下掌,“都怪我,記事只記一半,只將自以為精彩的部分講了出來,怪不得陳風(fēng)子不感興趣。”
董寶努力將西游釋厄傳回憶起來,想不起來的部分,就靠自己填補,一邊想一邊往家的方向走。
一遇到熟人,就將想好的說辭如連珠炮般吐了出來。
看著那些自以為高明的人,從驚訝,到不解,再到欽佩不已,董寶有一種別樣的快感。
話說的多了,也就越來越順,不到一個時辰,全街的人都知道鳳溪閣來了一個貫中先生。
鳳溪閣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地方,能在那里宣講‘西游釋厄傳’的貫中先生,更是不得了的高士。
擱以往,這種云端的消息,自然不會在街道流傳太久。
以訛傳訛,添油加醋的消息,就像是用爛的抹布一樣,早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什么浣溪姑娘,什么清流激水,都是黃梁一夢,留不下半點痕跡。
這次偏偏不同,董寶是街上的親歷者,家境在無煙街也不算富。
說的題材又是最在坊間最親民的神仙故事,又經(jīng)過董寶活靈活現(xiàn)的演繹。
很容易就牽住了街坊們的心,三五成群的聚在他的身邊,聽他講話。
聽過他的話的人,都覺得自己也有機(jī)會,親身聽一下貫中先生講西游釋厄傳。
唯有董寶爹娘,知道他進(jìn)了鳳溪閣,以為他又去揮霍、浪蕩,拿著木棍追了他四五條街。
求饒,解釋,好說歹說,才讓他爹放下木棍,他娘丟下掃帚。
他倆在董寶的小金庫中找到安然無事的存錢,和董寶口中小廝的承諾,一想到自家小子也有機(jī)會進(jìn)鳳溪閣當(dāng)活計,便轉(zhuǎn)怒為喜,將董寶拉起來,好生撫慰了一陣。
這時陳川已經(jīng)回到院子里,將人形木雕大致雕了出來。
這木雕眉毛短而直,表情呆滯,讓陳川頗為不解。
在雕之前,他原本的打算是往冷面殺手、世外高人這個方向雕得。
怎么雕到后面,就成冷面呆瓜?
難道是因為很久沒雕了,所以才會做成這樣。
罷了,冷面呆瓜就冷面呆瓜吧,面相不像高手,又能怎樣?只要把刀磨得快一點,砍人砍的利索點,不像高手,也是高手。
牛哥那犟脾氣,還真是頭牛,說不定哪天就跟人去做他的私活,也不想想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到時候死了都沒人能幫他把尸體背回來。
“呸呸呸?!?p> 陳川趕緊‘呸’了幾下,將flge收了回來。
他將心神系到木雕上,借此方式將靈性注入其中。
陳二在旁道:“大哥,我覺得這事還是要考慮一下,溫養(yǎng)分靈和你想象的不一樣,成形之后很可能會不受控制。比如說陳六,我本是想讓他作為我們的后手,誰想到他居然會偷偷摸摸招惹桃花。”
“我看著分靈還是再緩一緩,有個鬼等的位格再做?!?p> 陳川主動中斷了與木雕的聯(lián)系,與陳二溝通道:“若城雖看起來平靜,水平面下又藏了多少洶涌波濤?這不是你我這樣的外來者能夠看清的,今日我用巧計打發(fā)了小白臉,明日說不定又冒出一個小白臉來詰難我?!?p> “十兩銀子尚不能安然得到,又何況血果血丹?”
“退一步說,即便能借陸青之功,緩慢積攢氣血,若是被血稅抽中,又或者無意間得罪了某貴人,數(shù)月努力,很有可能滿盤皆喪?!?p> “所以分靈必須養(yǎng),與其將命運交給別人,不如掌握在自己手里?!?p> 這些話,說得陳二是啞口無言,見陳二沒了反駁的意思,陳川又將心神轉(zhuǎn)到木雕之上。
然后他看到了一塊鐵片。
那鐵片本是養(yǎng)在他識海里的,如今第一次出現(xiàn)在他的眼中。
每一塊骨頭,每一寸肌肉,每一條血管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是內(nèi)視?”
原本只是夢中見到的事物,在他不再懷疑,堅定自身之后,在清醒時刻出現(xiàn)。
這狀態(tài)的名字,竟也從腦中浮現(xiàn)出來。
“身心一體”
“乃無恐懼、無懷疑、無憂慮,身與神合,神與心合,心與身為一,是為身心一體?!?p> 鐵片上的梵文,他本是不認(rèn)識的,如今竟也無師自通,了悟了其中記載的事物。
“鎮(zhèn)波旬。”
“佛在菩提樹下魔王波旬欲來惱佛緣昔如來在菩提樹下。惡魔波旬。將八十億眾。欲來壞佛……施辟支佛一缽之食。故生六天。為大魔王。”
鐵片翻了過去,竟露出完全不同的語句。
“圣靈功。”
“圣師波旬,宣法六天,渡一切厄,一切有情眾、無情眾,如是敬聽,以妄解妄,有終是有,無終是無。七情六欲,皆由心證,不假外求。”⑴
波旬是有名的魔王,與釋迦牟尼有一段流傳很廣的對話。
末法時代,波旬揚言便要讓魔子魔孫,穿袈裟、破佛法、曲解經(jīng)文、破壞戒律。
陳川心道,此時修行眾,皆憑物修行,繞開天機(jī),如今想來倒是有幾分魔意。
未想罷,鐵片放出無量光來,海量的文字涌入他的識海里。
這些文字多玄妙不可解,唯有一篇,能夠通讀。
“異體分靈術(shù)”
草環(huán)
ps:⑴純屬杜撰,勿怪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