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不養(yǎng)不忠不義之人!
來不及多做他想,一個受傷護衛(wèi)的哀嚎聲傳進了耳朵里。
他猛然回過神來,“趕緊救治傷員!”
眾人沒有打掃戰(zhàn)場的經(jīng)驗,有些手忙腳亂。
好在徐四平心思細膩,很快把人員點驗齊全。
王府此次遭襲,死亡四人,重傷兩人,輕傷六人。
總共二十六人,已有一半的傷亡。
另外還有五個逃兵!
“王爺,重傷的兩人眼見就不得活了!“
“您要不要去看看?”
朱明掃去腦子里的胡思亂想,趕緊跟隨徐四平過去。
兩個護衛(wèi)面如紙色,此時已是彌留之際。
一人肺部中了一刀,一人后背中了一刀。
都是傷口很深的刺傷,根本止不住血。
見朱明來了,二人臉上泛起不正常的紅暈,好似回光返照。
朱明面帶悲色,看著二人。
二人嘴唇蠕動了幾下,卻說不出話。
只是滿臉希冀之色,看著朱明。
“你們放心,只要本王活著,你們的家人我會一直養(yǎng)著。”
“你們的孩子也有本王看顧!”
得到這樣的保證,二人再也支撐不住,很快就咽了氣。
朱明強忍淚水,把頭上的皮帽摘了下來。
眾護衛(wèi)亦是摘帽送別同袍。
凜冽北風卷起堆雪,復又飄散在空中……
看著慘烈的戰(zhàn)場,朱明心思百轉(zhuǎn)。
今天這一場惡戰(zhàn),他收益良多。
他抓住了足以扳倒孫李兩家的罪證。
可以把這兩家一棍子打死!
現(xiàn)在是崇禎元年,大明還沒亡呢!
哪怕他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罪王之后,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打殺的。
雖然大明皇室已經(jīng)日薄西山了,甚至好幾任皇帝都死得莫名其妙,不清不楚。
比如嘉靖皇帝,史書記載,竟然在皇宮里遭到宮女刺殺!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明竟然還有兩個死于落水的皇帝。
時年二十九歲的正德皇帝死于落水!
崇禎的親哥木匠皇帝天啟也是年輕輕輕死得不明不白,據(jù)說也是落水。
是的,皇帝都可以刺殺,死得不明不白,殺一個小小宗室,又算得了什么?
但無論如何,大明都是一個“法治社會”。
不被抓住現(xiàn)行,沒有證據(jù),以孫李兩家的關系網(wǎng)之深,哪怕朱明是宗室,也無可奈何。
但是,他活下來了,還抓住了活口!
孫、李兩家徹底完了!
另一個好處就是,這場戰(zhàn)斗讓朱明理解了真刀真槍的戰(zhàn)爭是什么樣的。
雖然這場戰(zhàn)斗算不得真正的戰(zhàn)爭,甚至連這個時代動輒幾千人的宗族械斗都比不上。
雙方也談不上有多少戰(zhàn)術素養(yǎng),謀略規(guī)劃。
但這場硬仗,朱明徹底理解了冷兵器時代的戰(zhàn)斗!
他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今天若不是關鍵時刻張大猛幾人帶領眾人悍然出手,短兵相接,就憑這一輪火銃,根本不可能決定戰(zhàn)場勝負!
朱明信步向前,打量著慘烈的戰(zhàn)爭。
他要把這一切都印在腦子里。
張大猛亦步亦趨,護在朱明身后。
越往前走,尸體越來越多。
各種各樣慘烈的死狀映入眼簾。
或被刀劍砍死,或被火銃崩死……
白茫茫的雪地上,紅艷艷的鮮血涂了一地。
分外刺眼。
那個被他一槍打中胸腔的匪首眼睛睜得老大,死不瞑目。
似乎臨死前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這么就死了。
而那個只剩半個腦殼的匪徒更加猙獰可怖。
任誰見了都胃里翻涌……
“吱呀吱呀!”
腳踩在雪地上的聲音驚醒了朱明,打斷他的沉思。
徐四平滿臉沉痛之色,跪在雪地里。
“王爺,屬下錯估了這幫賊人的實力,致使王爺遭遇奇險,兄弟們喪生,請王爺責罰!”
張大猛臉色大變,忙看向朱明。
之前徐四平探聽到孫家的謀劃,朱明決定將計就計,引蛇出洞。
徐四平和張大猛其實并不太贊同朱明的謀劃,認為這樣風險太大了。
但朱明認為自家“兵強馬壯”,區(qū)區(qū)賊匪,一槍撂倒。
張大猛和徐四平也沒有極力勸阻。
或許在他們心中,也是看輕了賊匪。
徐四平一跪,張大猛也跪下告罪。
“王爺,屬下小覷了賊匪人馬,屬實有罪!”
“請王爺責罰!”
見二人直挺挺跪在地上,朱明一時愣住了。
將計就計、引蛇出洞的想法可是自己提出來的,二人只能說被迫應命。
這又是鬧得哪出?
朱明眉頭微蹙,猛然間意識到徐四平和張大猛的意思了。
無論怎么說,今天著實有些輕敵托大了。
小青山護衛(wèi)的人手,只帶了一半出來。
二人的意思很明顯,他們決定把鍋背下來,維護他的威嚴。
他扶起二人,聲音冷峻異常。
“今次我確實托大了?!?p> “我也不需要你們?yōu)槲页袚e誤?!?p> “多說無益,錯了就是錯了,本王心里有數(shù)?!?p> 他舉目望去,見戰(zhàn)場收拾得差不多了,朱明又命張大猛喚來趙鐵柱、韓龍、陸三等三人。
剛才的戰(zhàn)斗中,朱明一直作為“狙擊手”,自然看得清楚。
這三人是在場表現(xiàn)最好的。
無論是廝殺的勇氣和手底下的功夫,都是上乘。
他伸出手重重拍了拍幾人的肩膀。
“趙鐵柱,張統(tǒng)領推薦的人才果然沒錯,有猛將之資!”
趙鐵柱滿臉激動之色,臉色漲紅,卻說不出像樣的感謝之言。
憋了半天,只干巴巴憋出一句,“王爺給我全家一口飯吃,應該的,應該的?!?p> 朱明聽完更加高興,“好!仗義每多屠狗輩!”
“本王這里不在乎出身,好好干!”
趙鐵柱雖然嘴笨,但是人可一點不傻。
他敏銳地領會出朱明暗示他,自己的棚民身份沒有問題。
這個時代權(quán)貴世家,地方上的大戶人家用人可沒有什么人才市場,或者搞什么對外招聘。
后世大眾以為大戶人家的奴仆婢女低賤不堪,過著水深火熱、豬狗不如的生活。
其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大戶人家用人,基本都是從知根知底的宗族鄉(xiāng)親中挑選。
像趙鐵柱這種來路不明的“黑戶”,哪怕本事再好,也很少有人會用。
從這個時代的軍隊構(gòu)成就能看出來,北方有“遼東關寧軍”,西北有“西北將門”,南方有四川“白桿兵”,廣西“狼兵”,浙江“戚家軍”……
都是以地方鄉(xiāng)族宗親構(gòu)成的軍隊,甚至一支部隊里的高層其實都是沾親帶故的一家一姓。
凝聚力很強,同時,也極度排外,體系之外的人不可能融入其中。
朱明這句話對于趙鐵柱的意義重大,幾乎保證了他在王府體系內(nèi)的發(fā)展。
換言之,趙鐵柱這小子只要繼續(xù)穩(wěn)扎穩(wěn)打,絕對會受到重用!
就連“家生子”陸三和“關系戶”韓龍都在心底暗暗羨慕。
但二人也沒有別的想法,畢竟都是靠真本事,拿命拼出來的。
朱明復又看向韓龍,此時的他肩膀上還插著那根箭矢。
箭桿雖然砍了,剪頭還在肉里沒敢拔出來。
“好樣的,你那一槍打得好!”
“以后好好干!”
韓龍頗有行伍之家的沉默堅毅,悶聲道:“愿為王爺效死!”
陸三算是“家生子”,父母是王府莊子里的小管事,之前就是護衛(wèi)隊的。
但他對沆瀣一氣、把持王府的秦李二人很是不滿,一直是張大猛的鐵桿心腹。
這樣的出身,在這個時代算是妥妥的自己人。
朱明也沒有厚此薄彼,勉勵了他幾句。
他想了想,又對張大猛道:“今天戰(zhàn)到最后的兄弟們都賞銀二十兩?!?p> “韓龍三人先提隊正,三級管事待遇!”
“日后提拔人手,盡量從這批兄弟里選?!?p> 朱明這話說得聲音不小,在場眾人都聽到了。
無不振奮鼓舞。
二十兩銀子的賞賜就不用說了,堪稱巨款。
如今一石糧食的市價是八百文上下。
若是省著點花,二十石銀子足可夠一家五六口人用度兩年了。
尤其是王爺后面那句,更加鼓舞人心。
在現(xiàn)在的王府體系,只要能夠上管事職銜,對于這些出身貧苦的底層人士而言,就算逆天改命了!
月銀五兩的高待遇,絕對可以讓全家過上體面的生活。
這些人關鍵時刻沒有掉鏈子,很難說不是看在王府高待遇的份上。
朱明很清楚這一點。
哪怕是后世那支長征兩萬五千里,功勛卓著的部隊,給戰(zhàn)士的待遇也算得上優(yōu)厚。
人總是要吃飯的,也要養(yǎng)家糊口的。
光扯嘴皮子畫大餅,難以為繼。
這時,眾目睽睽下,張大猛忽然問道:“王爺,那幾個棄同袍不顧的逃兵如何處置?”
眾人心里咯噔一聲,忽然想到了那個當場正法的逃兵。
在場有些一念之間,最終止住逃跑念頭的護衛(wèi)更是臉色一白。
慶幸之余,心中全是后怕。
朱明神色瞬間冷了下來,“既然跑了,本王不愿多造殺孽,此事就算了?!?p> “但是全家剔除王府,本王不養(yǎng)這種棄同袍不顧的不忠不義之人!”
張大猛對這個處理結(jié)果還算滿意。
嘶!
眾人聞言也是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想象不到,除了王爺這里,哪還有對待他們這么好的地方。
尤其是大多數(shù)剛在王府混上飽飯的護衛(wèi),他們更加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