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寧靜的山村之夜
“不是說去國外嗎?”
坐在海山機場空曠明亮的候機大廳內,凌振羽疑惑地瞪著韓清秋。
“那是騙我家里人的,你也信?”
韓清秋一臉嫌棄地說道。
“你以后能不能別這么自我?提前跟我商量你會死嗎?”
凌振羽濃眉一軒,得理不饒人。
“好吧,我以后注意!我怕和你說了你就不去了!”
韓清秋明顯氣勢被打壓了下去,聲音都小了三分。
“你不跟我商量我才反感才不愿意去,我先原諒你這一次,下不為例!”
凌振羽乘勝追擊,開始立規(guī)矩。
“謝謝,同樣的錯誤我不會再犯了,走吧,開始登機了……”
韓清秋端正態(tài)度,做出了保證。
凌振羽這才站起身來,拿上行李,兩人開始登機。
飛機在天上飛了好幾個小時,這才到達目的地。
下飛機后,韓清秋熟門熟路地打車到了一個租車公司,租了一輛越野車,然后開著車在市區(qū)大肆采購,直到將整輛車裝得滿滿當當這才罷休。
看得出來,她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里,干這些事了,所以一切都很熟練,一點不走冤枉路。
凌振羽幾次問她要干啥,她都不愿意正面回答,問急了就說要保持神秘感,到地方就知道了云云,凌振羽也懶得再逼問。
好在買東西的過程中,有各個店家?guī)兔ρb車,凌振羽得以全程劃水,直到采購完畢后,一直沒有擔任真·力工的機會。
然而這種好日子很快到頭,買完東西后,韓清秋就占據了副駕駛的位置。
“接下來你來開車,跟著導航走就行,我已經設置好了,沒事別叫我!”
說著,韓清秋往車座上一靠,用太陽帽蓋住臉部,開始睡覺。
凌振羽此時也待夠了,正好開開車活動活動,于是愉快地開車上路了。
他開著車跟著導航,開出了市區(qū),越走感覺越偏,人煙越來越稀少。
到后來,竟然直接進入了山區(qū),半天都看不到一戶人家。
山路也變得越來越窄,越來越險,凌振羽打起精神,小心地駕著車,他可不想上新聞。
“停車……”
副駕的韓清秋突然出聲,將凌振羽嚇了一激靈。
好家伙,這一路開了好幾個小時了,這是她第一次吭聲。
凌振羽將車停在路邊,韓清秋紅著臉抽了幾張抽紙,匆匆跳下車,消失在路邊一片灌木后面。
半晌后,她回來了,臉色雖然不再泛紅,聲音卻還是有點扭捏。
“你也去解決一下吧,我來弄午飯……”
凌振羽啞然失笑,這才明白她剛才為什么臉紅。
這家伙,兩人啥事都做了,怎么還這么放不開呢?
凌振羽搖搖頭,也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去了。
等他回來的時候,韓清秋已經在路邊一處陰涼處,搭起了燃氣灶,用罐裝的丁烷氣體開始燒水煮方便面吃。
此時已是午后一點,黔州相比海山的天氣,要悶熱的多。
吃完飯,韓清秋從車上找出兩塊墊子,說道:“中午太熱太悶,開車容易走神,咱們先午休一會,兩小時后再走……”
兩人各自打地鋪睡在路邊陰涼處,兩小時后,韓清秋的手機鬧鐘準時響了起來。
這一次,韓清秋主動坐在了駕駛位上。
“接下來,導航也不好用了,還是我來開吧……”
韓清秋又開了幾個小時,終于在天完全黑掉之前,趕到了一處山坳。
“到了!”
韓清秋的聲音興奮而疲憊。
遠遠望去,一幢幾乎不可能出現在這里的漂亮建筑矗立在天地之間,紅紅的國旗在藍天白云下飄揚,“清秋小學”四個大字赫然在望。
“這是你捐建的希望小學?”
凌振羽又驚又喜。
“嗯……”
韓清秋輕聲答道,隨后將車子停在了樓前。
一男一女兩個老師迎了出來。微笑著道:“韓小姐,你到了,歡迎歡迎!”
“劉老師好!李老師好!這位是我的……丈夫凌振羽……”
“兩位老師好……”
凌振羽笑著打招呼。
“呀!韓小姐結婚了,恭喜恭喜……”
眾人一陣寒暄后,方才開始搬東西。
韓清秋從車上卸下了一些東西,大多是些學習用品以及女孩的衣服鞋子等等。
吃過簡單而豐盛的晚餐后,又聊了會天,兩人來到了特意給他們準備的房間。
看著房間內唯一的一個可以睡覺的土炕,兩人面面相覷,都感覺有點小尷尬。
“啪!”
韓清秋主動關掉了燈,房間頓時黑了下來。
“山里人習慣睡得早,咱倆沒事先聊會天吧,先說好了,你可別有想法啊,別忘了咱倆的約定……”
回答她的,是凌振羽冷冷地一聲“哼!”。
兩人就這么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大多時候,是韓清秋在講,凌振羽在聽。
山區(qū)的夜,靜謐而清新,的確適合講故事。
韓清秋從畢業(yè)后參加工作能自己賺錢開始,已經捐資助學很多年了。
隨著她的職位提升,自己可支配的財富越多,她的助學力度越大。
迄今為止,她已經捐建了好幾所希望小學,這是第一所。
當地政府非要以她的名字來命名,她拗不過就答應了,后來捐建的幾所她堅持沒用。
她以前來的時候,都是女助理陪她來的,所以這邊只準備了一個房間。
說起這里的兩位老師劉老師和李老師,他們也是這所小學的全部老師。
兩人是兩口子,扎根山區(qū)教育很多年了,是真正值得敬佩的那一類人。
兩人就這么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地先后睡著了。
這也難怪,這場旅行,橫跨數千公里,一路顛簸,確實是夠辛苦。
凌振羽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韓清秋已經不在炕上,兩人也避免了尷尬。
吃過早飯,七點開始,陸陸續(xù)續(xù)有小學生來上學了。
這一次,很多家長也接到了孩子帶回家的消息,趕來了學校。
小小的山區(qū)學校,一共十幾個孩子,加上家長也沒有多少人。
一個簡短的全校家長會結束后,老師開始分發(fā)韓清秋帶來的物資。
發(fā)東西的同時,還發(fā)錢,但這些錢有一部分直接算作學費雜費又交給了學校。
凌振羽明白韓清秋的良苦用心,她這是怕家長們拿到捐款又不讓孩子來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