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的人,無論識字與否,總是會有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的,而且,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總是帶有時代的特色。
今天,聽舅母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舅母說是誰誰說,這句話不僅在當時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是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里,我想也會有一定的意義的,只是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年代的背景,而且這句話細細品品,還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就連一會冒出一個自創(chuàng)的詞語的舅母都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很有才。
這句話是:新娶的媳婦香椿芽,二刀的韭菜嫩黃瓜,拉犁還得牛和馬,過日子還是老媽媽。
像這類具有一定哲理性的一句話,在當時可能就是真理,因為它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反應(yīng)的是現(xiàn)實的狀況。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書面語也好還是俗語也好,句句都具備著其社會的背景和時代性。
然而,有些語言放在現(xiàn)在也許不適用了,甚至不被現(xiàn)在的人理解,但是,它們畢竟曾經(jīng)承載著那個時代的生活狀態(tài)和方式,甚至背后還有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因而,有些語言盡管我們眼下不怎么用了,甚至都不用了,但是,畢竟是我們的母語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特別是那些民間的,口口相傳的,真應(yīng)該好好記錄下來。
電視劇《岳母的辛福生活》里的老婆婆說了一句話:“老母豬想吃萬年糠”,我覺得特別熟悉的一句話,記得母親以前總是說??赡赣H聽后卻大笑,說她真會說。
我說你不記得了嗎,這是你以前說過的話。母親說不記得。
也難怪,母親現(xiàn)在用“帶孩子老婆想吃風干屁”這句話了,所以那句話不用了。
每一次感覺臉發(fā)熱時,母親就會說:“好人叨咕好人長,壞人叨咕長疔瘡”。
昨天忽然想起一個前輩說過的一句話,當時聽她說,我就覺得很有意思,而且很有意義,之前還真沒聽誰說過,她說:“人都是一個樣,兩條腿頂個屎肚子”。哲理??!
好好琢磨琢磨,不好玩嗎?沒有道理嗎?
……
一天舅母說:“我不像別人,翻臉猴子變臉狗,笤帚疙瘩不離手?!?p> 舅母還說,挽挽袖子泄泄火,打跑了老婆咱在娶?;蛟S從前的人都是這么想的。
舅母還會說“渾”的:板凳腿,扭扭嘴,爺爺摟著媽媽(奶奶)的腿,媽媽說再摟摟,三摟兩摟來了客,穿不得的褲子扎不得的腿——怎么樣,渾吧?
點點捏捏,靑枝綠葉,掐了頭去了尾,你竟理你竟理——這也是舅母說的,不知道什么意思!
別看那些老人家沒有文化,在生活的這個大學校里,她們懂得的,我們不一定懂,而且在平白的語言中,不乏修飾,這就是語言的一種修飾。
……
從很小的時候,就常聽父親說過一句話,后來,母親說,那是我們家傳統(tǒng)的至理名言:“假干凈,尿刷鍋,波凌蓋(實在是不知道用哪兩個字,就是膝蓋的意思)搗(搗,在這里是發(fā)dui的讀音)窩窩”。
……
從小,因為我的頭發(fā)很厚,所以母親總是說:“貴人不頂重發(fā)”還說“頭發(fā)幾根根,吃一輩子好東西;頭發(fā)一大把,吃一輩子豆腐渣”。
尚且不知道這些說法準不準,但是聽著似乎就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然而卻似乎是“判語”,符合這些條件的就必定是這樣的人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