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卿君別

卿君別

流瑩離 著

  • 古代言情

    類型
  • 2022-09-26上架
  • 121475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jìn)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 外祖母篇

卿君別 流瑩離 207 2022-04-05 02:58:48

    我的外祖母是東海前朝公主,一生嫁過七次,跟過很多男人,除了外祖父,其他男人沒一個善終的。

  能得這么多男人青睞,外祖母一定是個風(fēng)華絕代的人。

  天下人都傳外祖母有克夫命,可嫁給外祖父之后,她把自己克死了,聽說死的很慘烈,她穿著鮮艷的紅色里衣,就那樣安安靜靜的半倚在水浴池邊。

  外祖父年老后,記憶都不清晰,但還是會記得那個冷冷清清的早晨,外祖父那時還溫存在充滿迷香的夢鄉(xiāng)里,他睜眼醒來,渾身乏力,整個宮殿冷寂無比,珠紗輕簾隨風(fēng)搖曳,他踉踉蹌蹌想去找人,掀開珠簾,一波汪洋的池水映入眼簾。

  整個池子,映照著赤色波瀾。

  他這般放在心上的女子,讓他無能為力的目睹著她的生命流逝,用這種決絕無情的方式報復(fù)他。

  那一晚,成了他一生的夢魘。

  他喃喃地說,若是能早點醒來……早點醒來……

  外祖母嫁過七次,除了外祖父,無一人善終。

  我的外祖母是東海前朝公主,聽起來是個很響亮的名頭,因為東?;实?,外祖母的爹,名聲響徹,開局就是流離失所的流民,卻成了開國皇帝,一統(tǒng)四海,廢奴隸制,興和邦交,萬朝禮拜……盡管這個老皇帝功績很多,晚年還被說暴君,但我很喜歡聽他的故事,因為從始至終,他只有一位皇后,恩愛無比,只有一個女兒,掌上明珠。

  沒兒子的壞處,就是皇權(quán)盡落旁人之手,丞相皇甫家就是這個時候崛起的,東?;实鄄∈?,皇甫家取而代之,成立晉國。

  五歲的掌上明珠成了孤女,成了前朝遺女,成了皇甫家義妹。

  天下人對外祖母的評價并不好。

  默默數(shù)著這些戰(zhàn)績,我自愧不如。

  換做是我,任何一件都能要了我的命,外祖母頑強(qiáng)如斯。

  十歲,她下媚藥勾引自己侄子,皇甫家的第七子。

  十四歲,參與四王之亂,最后迷途知返。

  十五歲,謀害皇甫家剛出生的第十子,與皇七子合謀,相繼害死太子和皇三子,毒殺晉國皇帝,沒成想,皇七子為帝后,翻臉不認(rèn),她逃逸蹤跡。

  十六歲,她再次出現(xiàn),便是奉晉國前皇帝的遺詔嫁人,嫁人后,她對駙馬并不滿意,行事也不安分,和皇帝勾勾搭搭,珠胎暗結(jié),這個不該來的孽種,被皇帝弄死了,她名聲盡毀,貶為庶民,不得再入皇宮。

  十七歲,外敵入侵,晉國深陷水火,適逢她那倒霉的駙馬,她的第一任丈夫,在皇家狩獵場被意外一箭穿心,皇后朝臣幾番勸慰,又把她這位落魄的農(nóng)婦請回去,遠(yuǎn)嫁蠻夷。

  外敵蠻夷沒有什么繁瑣的規(guī)矩,他們年過花甲的首領(lǐng)也不介意她嫁過人,聽說對她格外好,在此期間,她招惹了蠻夷首領(lǐng)的兄弟和小兒子,一時間父子相爭,叔侄相爭,蠻夷內(nèi)部紛爭不斷。

  十八歲,蠻夷首領(lǐng),她的第二任丈夫病逝,她的挑撥頗見成效,叔侄相爭,導(dǎo)致蠻夷分裂為南北兩地,她請書要回晉國,晉國皇帝沒同意,還讓她順理成章過繼給南夷首領(lǐng)。

  首領(lǐng)夫人當(dāng)了不足一個月,她沒斗得過南夷權(quán)貴之女,被貶為妾,南北兩地多紛爭,南夷眼看斗不過北夷,她的第三任丈夫,輾轉(zhuǎn)反手就把她送去了北夷止戈。

  半途,她逃了。

  后來,她被北夷首領(lǐng)意外遇到,聽說腳上還帶著鐐銬,手臂上有一塊明晃晃的深色刺字,那是官奴的烙印。

  北夷首領(lǐng)并不介意,封了她做夫人,她安分了很多。

  十九歲,北夷生鼠疫,大敗,首領(lǐng)帶她逃去了更遠(yuǎn)的西北邊。

  二十歲,首領(lǐng)給了她一場堂堂正正的婚禮,適逢各國密謀討伐那些沒教化過的蠻夷,成婚不久,首領(lǐng)丟下她,上了戰(zhàn)場,被晉國大將軍生擒,晉國皇帝為平百姓之怨,下令,對其行千刀萬刮之刑。

  她第四任丈夫,死的尸骨無存。

  聽人說,她被接回晉國時,懷了孩子,蠻夷之子,是不可能留下來的,皇帝灌了她一碗落胎藥。

  二十一歲,晉國太后與皇帝本不是親生母子,兩人不和已久,而小太子又是太后的侄女皇貴妃所出,太后動了心思,欲毒殺皇帝,直接立小太子,她先下手為強(qiáng),血洗宮殿,順手還把皇帝三歲的兒子弄死了,太后黨倒臺,其母族抄家被滅,因從龍有功,皇帝放權(quán)讓她掌朝政。

  二十二歲,她出嫁,第五任丈夫,晉國大將軍,聯(lián)手滅某位公主一黨勢力。

  二十三歲,滅晉國皇后一黨,她嘗到了權(quán)力的味道,自然有其他密謀,想把權(quán)力都集在自己手中,適逢小國作亂,她不得不與第五任丈夫出征,才剛開戰(zhàn),途中,遭遇刺殺,她第五任丈夫死了,她很快發(fā)現(xiàn),刺殺她的是皇帝的人……

  之后,她失蹤了。

  有人說,她死了。

  也有人說,還見過她。

  二十六歲,她回來了,皇帝早把她的權(quán)勢剔得干干凈凈,一紙結(jié)黨營私,霍亂朝廷,欺君罔上,意欲謀反的詔書,把她關(guān)押了起來,皇帝顧念情分,沒有殺她,沒有了背后的勢力,沒有了底下那些泥腿子,她除了公主身份,聲名狼藉,一無所有,但她人一點沒變,只想搞大事。

  二十七歲,她重獲自由,明面上嫁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以為她后半輩子要安安穩(wěn)穩(wěn)度日,實際上飲酒作樂流連花月,暗地里和各國君王聯(lián)絡(luò),進(jìn)讒言,賄權(quán)臣,把晉國作得風(fēng)雨飄搖。

  沒多久,她的第六任丈夫死于非命,她一點也沒悲傷。

  二十八歲,不負(fù)她所望,有兩國聯(lián)手攻打晉國,其中一國忽然提出條件,以她交換,換取止戰(zhàn),她公開欣然應(yīng)允,卻回密信說,在和親之日,愿助其攻下晉國,讓其登臨帝位。

  為什么密信內(nèi)容這種事我會知道?

  哦,因為信被外祖父截胡了。

  她等來的不是那小國君王迎親,而是我外祖父的十萬大軍。

  哦,外祖父是攻打晉國的另一國君王。

  聽到這一段,我竟突發(fā)奇想,也許,這信是故意讓被截的,目的么,讓這兩小國自己窩里反,反正誰贏誰輸,外祖母都不虧。

  城門破開,晉國皇帝自刎,從城樓跳下。

  那時外祖母穿著鮮艷的紅嫁衣,和親之日,也是破國之日,她忽然抱著那具尸體撕心裂肺哭了挺久,被外祖父強(qiáng)行拉開了。

  我翻閱典籍,關(guān)于這位晉國皇帝的記載,無非都是荒淫無度,昏聵昏庸,總之沒得一句好話,我懷疑是不是外祖父偷偷故意抹黑了一把,但想起外祖父一生賢明,應(yīng)該不至于此。

  而典籍里也記載,晉國皇帝和外祖母年齡僅相差一歲,是非血緣的姑侄。

  外祖父成了天下之主,而外祖母對外仍是前朝公主,東海前朝,晉國前朝,畢竟如今的朝名叫夏。

  到這里為止,天下人都覺得外祖父和外祖母沒有任何關(guān)系,外祖父留著這個前朝妖女,還在宮外拿院子圈養(yǎng),一定是因為貪念她美貌,怕重蹈覆轍,對于這個前朝公主的處置,變得格外棘手。

  有人上議說,要殺了她。

  有人辯駁說,罪不至死。

  有人提議說,東?;实壑汕舨豢蓺?。

  二十九歲,新朝建立,天下事日日翻新,估計天下人都快將她這號人淡忘了,一直被囚禁的外祖母日漸消瘦,茶飯不思,外祖父于心不忍,解除了對她的一些限制,常帶她去市集處走走散心。

  她有了自由,不知用了什么法子,還幫外祖父把前朝有名的賢士請回任相,那賢士代表前朝黨,這人舍棄前嫌愿意效忠新朝,給外祖父解決了不少麻煩。

  后來,外祖父常帶外祖母進(jìn)宮,起先是偷偷不讓人發(fā)覺,在然后明目張膽,如此循序漸進(jìn)……沒人敢說什么了。

  因為,一個沒有生育能力,得了病快要死且永遠(yuǎn)沒名沒分的女人,皇帝再怎么喜歡,確實沒什么需要忌憚的。

  三十歲,外祖父生了一場病,當(dāng)時外祖母剛好在宮中,被迫留了下來,外祖父看折子費勁,外祖母便給他念,外祖父與朝臣詳談,外祖母也會待在屏風(fēng)后面,久而久之的操勞,外祖父病不見好,中間還昏迷了幾日,恰逢國事無人做主,外祖母被推上風(fēng)口浪尖,頂著壓力處理了一堆事。

  外祖父醒來后,起先還能夸她,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朝堂三分之一都是外祖母的人,那些前朝舊將,那些她的親朋好友,甚至外祖父身邊不少人都倒戈向她……

  我心里一嘿,這還了得!

  果然,外祖父好幾個月都沒讓她再進(jìn)過宮,朝中官員被外祖父頻繁調(diào)來調(diào)去好多次。

  但我始終想不明白,為什么外祖母身患重病,本身時日無多,日子都是倒數(shù)著過的,為什么外祖父還要這樣防著她,而且從我聽到的角度來看,外祖父對外祖母這么好,外祖母實在是沒理由拖著殘軀造反。

  圖什么呢?

  后來,我聽到了另一個版本。

  我喜歡聽東?;实垡环蛞黄薜墓适拢乙蚕矚g我父母每日和風(fēng)細(xì)雨般的耳鬢廝磨,時常讓我覺得,他們是真愛,我只是意外。

  我父親對母親一心一意始終不渝的愛,形成了我的三觀,我把一生一世當(dāng)成相戀的目標(biāo),厭惡那些三心二意立場不堅定的人。

  當(dāng)我聽到外祖父版本的時候,我不得不心里忒了一句,當(dāng)皇帝的都是狗男人。

  三十一歲,聽說她不安分,和她府中砍柴的門房眉來眼去,砍柴的門房無意殺了人,她連夜去刑部把那人撈了出來,夜里還對窗相互傾訴,聽說外祖父連夜出宮趕到后,那門房已經(jīng)離開了,她在刑部大鬧的爛攤子,外祖父不得不擦干凈收拾。

  外祖父為帝三載,舉行封禪,帶上了外祖母,但發(fā)生了意外,有人埋伏行刺,差點傷了外祖父,還擄走了外祖父最寵愛的妃子。

  于是,第一矛頭直指外祖母。

  外祖母百口莫辯,怒氣出走。

  后來的局面,是密不透風(fēng)的士卒把刺客圍得嚴(yán)嚴(yán)實實,一步一步逼到了斷崖邊。

  刺客手中,有皇帝最寵的后妃,以及一個沒名沒分的女人。

  外祖父認(rèn)為外祖母和刺客是一伙的,理所應(yīng)當(dāng)且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寵妃。

  毫無意外,外祖母轉(zhuǎn)身跳崖。

  我想,外祖母此舉,不是意氣用事,也不是自證清白,而是她久病纏身,對世間毫無留戀,再無求生之志,到頭來都是死,她不太想千百年躺在漆黑窄小的盒子里,所以,她才會留下遺言,死后愿化成風(fēng)雨,自由自在。

  但她的生命并沒有結(jié)束,老天偏生的要再折磨她幾年,她跳下去時,有一個人也跟著跳了。

  可惜,不是我外祖父,外祖父這個狗男人,是不可能會跟著跳下去的。

  “姑祖母,你相信這世上有起死回生的藥嗎?”

  我曾經(jīng)那可愛的大侄孫,當(dāng)今的皇帝,看著床榻上枯瘦如柴的皇后,始終不肯接受他的結(jié)發(fā)妻子已經(jīng)離去,他帶著哭腔的模樣問我,像極了他小時候搶不到我手里糖的樣子。

  起死回生,應(yīng)該是有的。

  但也會相應(yīng)的剝奪一些東西。

  比如,腦子。

  三十二歲,外祖母成了一個只會哭不會說話甚至比小孩還要煩人的傻子,她會打人,會咬人,會攻擊人,像只沒有被教化的野獸。

  起先,外祖父出宮去看過她幾次,如果對方真的是一個小孩子,也許外祖父有耐心哄,但對方可是一個年過三十的少婦,數(shù)次教導(dǎo)無用,她越傻,只會讓人心里越發(fā)的厭惡。

  他始終不能接受聰明一世的外祖母竟然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傻子,后來再也沒去過,但他把她圈禁關(guān)了起來,也不允許別人去看望,更不允許別人看到她的這個樣子。

  他是皇帝,當(dāng)他放棄一個人的時候,也意味著那個人只會過的生不如死。

  虧他自詡對外祖母有真心,我狠狠忒了一句。

  一個傻子,一座小院子,一些漠不關(guān)心的仆人,光聽聽這描述,我就知道外祖母那些日子過的有多慘。

  后來,有個大夫自請前去醫(yī)治。

  三十三歲,外祖母人不傻了,但是不說話。

  團(tuán)圓佳節(jié),大夫帶著她偷偷溜出院子,去了人滿為患的熱鬧街上,很不幸,外祖父也出了宮,站在燈光耀耀的護(hù)城河邊回憶往昔傷春懷秋。

  為什么說不幸?

  從崖下復(fù)生后,外祖母好像變得年輕了,本身她長相不差,雖年過三十,卻頗有風(fēng)韻,我一度懷疑,外祖父根本沒認(rèn)出人,只是臨時見色起意。

  外祖父盯了她很久,卻發(fā)現(xiàn)她唯獨只對那個大夫笑的一臉燦爛,而對他充耳不聞,他一時賭氣,把大夫趕出了院子,他開始親自照顧她。

  后來,那個大夫死了。

  外祖母見到大夫最后一面,終于開口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的,叫著她對那個大夫唯一的稱呼。

  三十四歲,外祖父和外祖母大婚,立其為后,外祖母是他唯一的一位皇后。

  當(dāng)然立后是有條件的,同時他也立了儲君太子,是他和另一個女子所生的小孩,而他也說過皇后不會有所出,不然依朝臣脾性,這樣一個行事不端荒誕不堪的女子,是沒有資格當(dāng)堂堂國母的。

  三十五歲,相傳,他們很恩愛。

  三十六歲,外祖母聯(lián)合一位將軍謀反,里里外外控制宮城,把在外巡查軍營的外祖父逼入絕境。

  外祖父是死里逃生回來的,他問:“為什么?”

  外祖母說:“皇帝,誰都可以當(dāng),我為什么不能?”

  “你要什么,難道我不能給你嗎?”

  “本來就是我的東西,你有資格說給?”

  “什么?”外祖父不可置信。

  “如若我是男兒身,這天下本就是我的?!彼僬f了一遍。

  可惜,她不是。

  她不是一個男兒。

  她沒有其他話了:“成王敗寇,我認(rèn)命,你廢了我吧?!?p>  外祖父沒有廢后,只是將她囚禁。

  至于原因,她有身孕了……

  三十七歲,她生了雙胎,從小孩落地,她對這兩個小娃娃沒有任何感情,她要落胎藥,他沒給,是他逼她生的,她對外祖父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什么時候殺了我?”

  殺了她,給個痛快吧。

  她求死,痛痛快快的求死!

  她知道自己沒有機(jī)會再出去了,一輩子被這樣囚禁,是絕望和生不如死。

  日日監(jiān)禁,寸步難行,外祖母的精神已不大正常,再加上嬰兒啼哭,只會讓她更厭惡,更討厭,甚至她更厭惡自己。

  三十八歲,外祖母出宮了,是外祖母的幾個朋友策劃了大半年,偷天換日把她從皇宮撈了出來,外祖父怒急,那條密道至今都堵得死死的。

  外祖父還是追到了這隊人。

  為了保全其他人,外祖母回了宮中,她每日吃食不多,更不愛說話了,宮婢們每天都會把小娃娃抱過來給她看,她也不看,整個人都很呆,太醫(yī)只說她郁結(jié)于心,開的藥她也從不喝。

  突然有一天,外祖母服了軟,和外祖父吃了一頓她親手做的飯,當(dāng)然在吃之前,這狗男人偷偷會驗毒,但可惜,真的只是一頓飯。

  夜里,她靠在外祖父肩頭,說了很多往事:“記得年少時,我一次見你,你便拿劍砍我,我好心救你,你卻讓我睡棺材……”

  說到最后她還給娃娃起了名字,但外祖父越來越困,她說的話快聽不清了:“小時候,我最想做的事,就是離開這里,我討厭皇甫家,我討厭這座宮殿,什么皇帝公主,我一點都不在乎……你們?yōu)槭裁匆莆摇惆盐仪粼谶@里,一輩子,永遠(yuǎn)都困在這里了……”

  關(guān)于外祖母,年代久遠(yuǎn),我知道的太少了,有些是年老的內(nèi)侍講與我聽,有些是我外祖父迷迷糊糊間講給我聽,有些是我母親從別人那里聽來跟我所講,總之,上面很多事,我也并不知道真假,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還是故意編造的,也只有外祖母本人知道了。

  也許很多年后,這些一代代傳下來,就算是假的,也將會是既定的事實。

  我外祖母是大女主,不例外,我母親也是大女主,履歷雖然比不上外祖母,但其任職之路,也是一部風(fēng)華絕代的曲折史。

  母親當(dāng)過攝政公主。

  差一點,母親也走上了外祖母的老路,想干翻皇帝……

  我想,大女主們都會有這樣的煩惱,我這么能力出眾,為什么不能自己做皇帝?為什么要效忠那些狗腿子男人?

  而我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大侄孫當(dāng)皇帝挺好,我開開心心過日子挺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