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藤教授家里吃了頓飯,周謙坐車回到了大學城區(qū)。
經(jīng)過附中的時候,他提前下了車子,順便跟倩倩一起回。
等了十多分鐘,放學的鈴聲響了。
學校大門緩緩打開,學生們像是洪水一樣,從閘口涌了出來。
周謙盯著人群,一個一個看。
看了十多分鐘,等學生走光了,也沒見到倩倩。
他想了下拍了拍屁股,走回了公寓。
回到家沒看到倩倩的書包,他喊了幾聲,也沒人回應。
他打了個電話到店里,張貴枝說倩倩沒在,又打了個電話給周曼卿,是她助理接的,周曼卿還沒下班。
周謙在屋里等了十多分鐘,見倩倩還沒有回來,他有點呆不住了,就騎著自行車出了南湖公苑。
剛出門沒多遠,就看到街道上兩個穿著藍白色校服的丫頭,背著書包,邊走邊說。
左邊一個梳著空氣劉海馬尾辮,長著可愛瓜子臉的小丫頭,正是倩倩。右邊是個圓臉的胖丫頭,全名丁淑蘭,今年13歲也,在初二三班。
她的家在周謙隔壁,上次拉小提琴,她和她爸爸還有弟弟就趴在陽臺上吃西瓜,她爸爸老丁是漢大文學院的副教授。
“小叔,你怎么在這里?”
倩倩背著書包小跑了起來。
周謙一笑,“我準備出來買點水果,你們怎么回來遲了?”
“我在等小蘭,小蘭家庭作業(yè)沒做完,被老師留在教室里補作業(yè)?!?p> 倩倩仰著小臉笑道。
“蘭蘭,又被老師留著補作業(yè)了?”
周謙看向了小胖丫頭。
小胖丫頭的臉蛋紅了紅,嘟囔著說,“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了,哪能一下子做完?”
周謙笑了笑,“你家庭作業(yè)沒做完,丁教授也不管你?”
“不管,管也沒用,每次說要指導我做作業(yè),結(jié)果每次都發(fā)火罵我,有次我不是他親生的,我就告訴了媽媽,然后他們倆大吵了一架,后來他再也不管我了?!?p> 小胖丫頭咧嘴笑道。
周謙哈哈一笑,“你還挺機智的?!?p> “嘿嘿,還行!”
小胖丫頭笑道。
倩倩也捂著小嘴笑了笑,眼神卻有點羨慕。
——
把小胖丫頭送回家,周謙背著倩倩的書包回到了公寓。
倩倩說要做飯,他提議去外面吃。
倩倩表示反對,雖然家里有了點積蓄,但也不能天天下館子。
寅吃卯糧,就是敗家子。
周謙坐下來跟她講道理,說有好事發(fā)生,他把評上省交響樂團演奏員的事情說了出來。
演奏員類似于一種職稱,跟一級演員二級演員差不多。
預備演奏員也算作預備的文藝工作者。
如果他想更進一步,成為三級演奏員,就需要在任現(xiàn)職期間,在兩部以上中小型演出中擔任小提琴首席。
如果想成為二級演奏員,就需要在省級大型演出中擔任小提琴首席,至少兩次,獲獎者優(yōu)先。
想要成為一級演奏員,要求會更高。
成了演奏員之后,自然也有少量的補貼,每月大約兩三百,有演出的時候,補貼會多一些。
聽到有補貼,倩倩立即高興了起來,但又表示有補貼也不能亂花,要留著娶媳婦。
周謙呵呵一笑,也懶得跟她講理,直接拉著她走進了南湖旁邊的火鍋店,吃了一頓鴨湯火鍋。
這家店是班上同學發(fā)現(xiàn)并推薦的,同時也是《時尚雜志》第一個贊助商,贊助了五百,不算多但也是個好的開頭。
這家店里的老鴨湯味道很棒,吃著鴨肉喝著鴨湯,全身暖烘烘的。
“怎么樣,香不香?”
周謙笑道。
“香!”
倩倩瞇著笑眼說道。
——
第二天上午周謙帶著倩倩在路上多跑了一圈,原因是丫頭怕長胖了,七點多把倩倩送到了學校后,他又騎著車來到了學校。
“嘿,老周,看看這是什么?”
剛進教室,就看到班上的同學們手里捧著一本嶄新的雜志,在興致勃勃地翻看議論。
“雜志出版了?”
周謙驚訝道。
“哈哈,剛我和大器陳鶴三個親自去校印刷廠提回來的,你問問,油墨味還特別新鮮?!?p> 郭凱明拿著雜志笑道。
“挺好的?!?p> 周謙笑了笑,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忙碌,設計班編寫的《時尚指南》在審核通過后,又交給了學校出版社印刷。
由于學校有印刷廠,印刷廠跟新聞學院的合作最為密切,通過院里的關系,雜志的印刷工作比較迅速。
此時在中間的桌子上,整整齊齊地擺放了一堆新鮮出爐的《時尚指南》雜志,總印刷數(shù)800本,十六開大小,紅色封面,4.2毫米厚度,看著跟專業(yè)雜志差不多。
大家拿著雜志表情很激動,幾十天前,創(chuàng)辦雜志只是一個想法,但現(xiàn)在這個想法變成了現(xiàn)實。
感覺非常不錯。
“這一次,大家干得不錯,鼓掌!”
輔導員黃濤走到講臺上,笑呵呵地說道。
啪啪啪~
全班人用力地拍了拍手。
“接下來大家一動手,讓這份雜志面世吧?!?p> 黃濤揮了揮手。
“開工了!”
大家笑了笑,每人拿著一沓雜志,先去各個學院辦公室發(fā)放,剩下的可以送給熟人,這樣方便收集反饋信息。
“等等,這是我們第一本雜志,大家不想留個紀念嗎?”
周謙拿起一本雜志說道。
“哈哈,說得對!”
班上31個學生加上指導老師黃濤每人留了一本,為大家拍封面的朱學姐也有一本。
“給我一沓,新聞學院這邊就交給我來發(fā)。”
黃濤笑道。
“行!”
教室里32人,每人抱著二十本雜志,沖出了教室,奔向了四面八方。
等大家都離開了,黃濤帶著一沓雜志,先去了新聞學院幾位領導辦公室,請求領導們批評指正。
經(jīng)過校團委宣傳部門的交叉審核,這份雜志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不和諧內(nèi)容。
學院領導們看到雜志也很高興,這是院里學生的學業(yè)成果,也能說明學院的政策環(huán)境很不錯,這是值得宣揚的事情,領導們也勉勵了黃濤幾句。
最后黃濤又帶著剩下的幾本回到了教師辦公室。
“嘿,張老師,這是我們設計班出版的雜志,你批評批評?”
黃濤笑了笑了,把一本《時尚指南》放在了新聞廣電班輔導員張大友的辦公桌上。
“咦~,你們還真搞出一份雜志來了?”
張輔導員看著雜志驚訝道。
作為過來人,他自然知道要把想法付諸實踐的難度有多大,以前學院里有傳聞說00級設計班準備做一份時尚雜志,大家聽了也只是笑笑。
創(chuàng)辦雜志這種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內(nèi)容策劃、文本編輯、經(jīng)費、審批、印刷等等,沒一樣是容易的。
對于學院大三大四甚至老師們來說,也很難保證能做出一本雜志,更何況一群啥也不懂啥也不會的新生。
所以在看到《時尚指南》實物的時候,張輔導員還有其他老師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老黃,這真是你們設計班同學做出來的東西?”
網(wǎng)傳播音班的李輔導員翻著雜志疑惑道。
“是啊,從策劃到文字編輯到排版到印刷,全是他們自己做的,我只是在申請編號和經(jīng)費的時候幫了點忙,其他的什么也沒做。”
黃濤端著茶杯笑道。
“老黃,你再看看,你確定這張封面照是你們班學生拍的?這個封面的藝術性一點也不比《南都周刊》、《新周刊》、《瑞麗》雜志的封面差,一看就是專業(yè)攝影師的手筆,請專業(yè)攝影師來拍封面照,肯定要花不少錢吧?”
李輔導員舉著雜志封面笑道。
“我也覺得有點不對,不止是封面照太過專業(yè),還有這封面的設計,無論顏色、標題還是字體排版,與專業(yè)雜志也沒什么區(qū)別,不對,好像還更新穎一些,你們設計班有這樣的人才?”
新聞廣電班張輔導員輕輕笑道。
其他幾個老師也提出了質(zhì)疑,有的說雜志整體策劃顯得很專業(yè),各個版塊設計和內(nèi)容也做得很成熟,都讓人不敢相信是一群新生做的。
黃濤喝了口茶笑道,“在一開始拿到初稿的時候,我也吃了一驚,感覺他們完全是按照專業(yè)雜志做的,一點也不是小打小鬧。我跟幾個學生交流了一下,才知道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學生?!?p> 黃濤指了指雜志封面上一行字‘總策劃——周謙’,在主編人員中,也有他的名字。
“周謙?這個名字聽著很耳熟,哦,我想起來了,聽說設計班有個新生大一就開始創(chuàng)業(yè),是在做服裝設計對吧?”
李輔導員說道。
“我也想起來了,上次國慶文藝匯演,拉二胡的好像就是這個周謙,高高帥帥的?!?p> 新聞廣電張輔導員說道。
“是他就是他!”
黃濤笑了笑,“這個學生非常有才華,這份雜志封面照是他親自拍攝的,封面設計是他親手畫出來的設計圖,還有新聞板塊、人物訪談、時尚版塊、舌尖上的美食等六個板塊,也是他的設計,包括給美食評級、拉贊助也是他的主意。”
“這么厲害?才十八歲能懂得這些?會不會是他父母的指點?”
幾個老師懷疑道。
“絕對不是?!?p> 黃濤搖了搖頭,簡單地講了下周謙的家庭情況,這在學生檔案中有記載。
“也許是他親戚里有人在出版界工作?”
有老師猜測道。
黃濤笑了笑,也沒有再解釋,
“對了,前兩天學校發(fā)了個通知,周謙被省劇院選中,成了漢江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演奏員,學校認為他是個人才,可以重點照顧一下,考勤方面不用太嚴格?!?p> “小提琴演奏員?他不是拉二胡的嗎?”
李輔導員疑惑道。
“他兩個都會?!?p> 黃濤笑道。
“了不起!”
幾位老師翻著雜志感慨道。
叮鈴鈴~
上課鈴聲響了,幾個代課老師各自去了教室,其中也有《新聞學概論》的王海濤老師,這節(jié)是大堂課,新聞廣電兩個班一起上。
走進教室,他放下茶杯,揮了揮手中的雜志,
“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
“時尚指南,設計班搞的雜志?!?p> 有幾個同學說道。
剛才設計班發(fā)雜志,特意多給兩個鄰居幾本。
“這不止是《時尚指南》,更是一種競爭,設計班是你們的鄰居,在大一的時候,他們就做出了一本雜志,也許你們覺得無所謂,一本雜志而已,算不了什么。
等到三年后找工作的時候,你們會發(fā)現(xiàn)這本雜志有多大威力。
如果你們跟他們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有了這份雜志,就算他們多門掛科,那個單位也會優(yōu)先選擇他們,因為這本雜志就是他們能力的證明?!?p> 王海濤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道。
聽到了這些話,新聞廣電班的學生沉默了,心里突然沉甸甸的。
剛才拿到雜志后,大家并沒有多在意,有人夸獎,有人在批評指摘,有的不屑一顧,大都懷著看熱鬧的心情。
聽到老師的說法,大家感覺把這件事想簡單了。
王海濤老師放下雜志,拉開椅子坐了下來。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是新聞寫作和標題,我剛看了看,《時尚指南》里也有新聞版塊,班上有幾本雜志?”
王海濤問道。
“八本!”
“那就分成八組相互傳看,再來評價一下他們在新聞上做的怎么樣?!?p> 王海濤說道。
“垃圾!”
身材矮胖的孟吉喊道。
“老師,他們的新聞標題安全是在亂搞,太不專業(yè)了?!?p> “就是,看著就像是個笑話?!?p> “他們的新聞標題不尊重事實,也不夠準確,不能算是合格的新聞標題?!?p> 班上的同學們紛紛給出了負面評價,尤其是男生,叫聲更大,以前還不覺得設計班怎么樣,聽了老師的話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設計班都是壞人。
王海濤笑了笑,“他們的新聞標題確實不夠規(guī)范,我剛在喝茶的時候看了一遍,差點沒嗆到?!?p> “哈哈哈~”
班上學生笑了起來。
“我們在講課的時候說了,新聞標題要從事實中摘取出來,不能虛構(gòu)、夸張、歪曲報道,也不能以偏概全,從這幾點上講,他們的標題大都不合格?!?p> 王海濤說道。
“確實,王老師,你該去給他們上幾節(jié)新聞寫作課?!?p> 孟吉大喊道。
王海濤笑了笑,“我會的,不過拋開這幾點,他們的新聞標題有沒有優(yōu)點呢?我個人認為是有的。
首先,新聞標題的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吸睛,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你們認為他們做的怎么樣?”
“老師,我覺得他們做得不錯,這些新聞標題非常新穎獨到,也非常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我只看到新聞標題,就忍不住想看新聞內(nèi)容是什么?!?p> 方艷茹舉手說道。
“說得不錯,在一張報紙中,如果讀者拿到報紙后,能讀完30%的新聞內(nèi)容,就說明這份報紙在設計新聞標題上做得不錯,而這份雜志的新聞你們讀完了多少?”
王海濤問道。
“我全讀完了!”
“我也是,他們的新聞很簡短,全都是干貨,讀起來很快?!?p> 幾個學生說道。
“不錯,這難道不是他們的優(yōu)點嗎?”
王海濤問道。
“王老師!”
班長羅藝成舉手說道,“你剛說了,這些新聞標題大都不合格,既然不是合格的新聞標題,那就不是新聞標題,也不會出現(xiàn)在正規(guī)的報紙版面上,如果不會出現(xiàn),那就沒有討論的意義?!?p> “老羅說得對!”
“都不是新聞標題,就不能跟新聞標題作比較,也就談不上優(yōu)點?!?p> 孟吉幾個喊道。
王海濤老師笑了笑,“你們說的很對,但也不全對,時代在變,新聞行業(yè)也在變,如果你們有機會接觸到外國新聞網(wǎng)站,就會發(fā)現(xiàn)上面有很多跟這本雜志相似的新聞標題。
雖然很多傳統(tǒng)媒體都在批評這類新聞,但在網(wǎng)絡上這些新聞標題依然大行其道,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為什么呢?因為讀者喜歡看。
那么我們需要來討論一個現(xiàn)存的問題,網(wǎng)絡新聞算不算新聞?網(wǎng)絡新聞標題算不算正規(guī)的新聞標題?”
“算!”
“不算!”
接下來新聞廣電班就開始了激烈的辯論,有的說‘算’,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網(wǎng)絡新聞屬于新興媒體,這是事實,必須要承認;
也有人說不算,網(wǎng)絡新聞大都是假新聞,也不是由專業(yè)記者采編而成,怎么能算作新聞?
“先別爭了?!?p> 王海濤壓了壓手,“算還是不算,這是個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就是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就討論‘網(wǎng)絡新聞’算不算新聞?最少3000字?!?p> “啊~~”
一聽到三千字,很多人皺起了臉,真是太多了。
一節(jié)課很快過去,等張老師離開后,兩個班的學生們也收拾書包離開。
“等等!”
新聞班班長羅藝成走上講臺說道,“同學們同志們,偉人說過,落后就要挨打,聽了王老師的話,大家就沒有危機感嗎?”
“有啊,設計班那群家伙太討厭了,大一搞什么雜志。”
“就是,特別討厭,尤其是那個叫周謙的家伙,聽說這本雜志就是他策劃的。”
教室里的學生們抱怨道。
“大家說得對,設計班很討厭,原本我跟你大家一樣,想著在大一過得悠閑一點??蓻]辦法啊,設計班突然搞出了這么個大動作,提前開始了競爭。如果我們不做點什么,就會被他們徹底比下去,大家甘心嗎?”
羅藝成問道。
“不甘心!”
“老羅,你說要做什么?”
“要不我們也辦一份雜志,搞一份更專業(yè)的新聞雜志?”
孟吉幾個人大聲說道。
“要不我們跟設計班合作,把新聞版塊接過來做?”
方艷茹提議道。
“不行,要做就做自己的,跟他們合作干什么?”
“就是,他們能做,我們就不能做?我們又不比他們笨。”
有人反對道。
“好,既然大家決定干點什么,那我們就成立一個‘事務策劃小組’,專門討論下一步做什么的問題,有沒有要報名?”
羅藝成問道。
“我來!”
有七八個同學舉起了手。
“好!”
羅藝成又看向了中間,“方艷茹,你和林語鹿也加入進來吧,大家人多力量大嘛~”
“好吧!”
方艷茹是團委員也不好脫離組織。
旁邊林語鹿也應了一聲。
“哎~,都怪周謙那個家伙,好好地搞什么雜志,讓我們都不能安生。”
方艷茹嘆道。
林語鹿微微一笑,邊寫筆記邊說道,“這也怪不了他吧,他們辦了雜志,激起了我們班同學的斗志,這不是有益競爭嗎?”
“是好事,可接下來大概要很忙了。”
方艷茹趴在桌子上,翻了翻雜志,越翻越無奈,這份雜志做得太專業(yè),就是像是本正規(guī)的雜志一樣。
“聽說《時尚指南》的策劃和設計都是周謙做的,封面照也是他親自拍攝的,唉,那家伙會二胡小提琴還會打架,還會辦雜志,他怎么能那么厲害?”
方艷茹嘆道。
“他還會繡花做衣服?!?p> 林語鹿提醒道。
“好吧,那家伙會的太多了,如果哪天有人說他會生孩子我也會相信。”
方艷茹大笑了起來。
——

重要嘉賓
6000字一起發(fā)了,求票票求追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