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鐵器并不發(fā)達,首先是缺乏鐵礦石,其次是缺少精通冶煉的工匠,最后就是爐溫太低,練出的生鐵做農具還行,但做兵器的話,太脆了。
所以大秦才會走青銅器的道路,并且憑借青銅兵器所向披靡。
但是作為大秦的王,秦王政明白青銅兵器的弊端,但是他并不看好鐵器。因為他召集無數工匠,冶煉鐵料,卻得不到讓人滿意的鐵料,所以想讓鐵料替代青銅器很難。
但是現在呢,自家兒子卻篤定鐵器將取代青銅器,并且要研制新型鐵料,性能不遜色于青銅器。
這可讓秦王政臉色一變。
他比誰都明白一旦鐵器真的不遜色青銅器,那將是何等的可怕。大量的鐵礦能支持海量的鐵器,讓大秦裝備不停翻新、翻倍,當大秦的裝備遠勝其他諸侯國時,那滅六國之戰(zhàn)就更加容易了。
并且,鐵料不僅僅是制造兵器上,還能引發(fā)多個層面的變化,從軍隊到百姓生活,整個大秦的面貌都將被改變。
這是真正意義的國力變強。
所以當寧澤說完話,秦王政立即看向趙高,吩咐道:“立即調二百銳士過來,保護依水閣?!?p> 趙高領令,立即去安排。
秦寧澤則大喜,他正愁如何召集親衛(wèi),沒想到秦王政直接派來了兩百銳士,這兩百銳士絕對是禁軍中高手,不用秦寧澤獨自訓練,只要培養(yǎng)忠心,便是自己手中的一柄利刀。
而有了兩百多親衛(wèi),秦寧澤的后續(xù)計劃便能開展了。
這時候,秦王政看向秦寧澤,問道:“寧澤,你給寡人說句實話,你真有信心煉制出優(yōu)質的鐵料?”
秦寧澤笑道:“父王,孩兒已經拿出了馬鞍和馬鐙,又搞出了馬蹄鐵,都沒有失言。所以孩兒說能搞出優(yōu)質鐵料,也不是信口雌黃,孩兒有信心。不過,優(yōu)質鐵料的冶煉需要時間,還需要父王耐心等候?!?p> “寡人不急,你給了寡人希望,寡人只需要耐心等便是了?!鼻赝跽ν?,又看了一眼蒙毅,并道:
“蒙卿,派人徹查依水閣內的仆人、丫鬟,調查清楚身份,確保沒有問題。今日的對話,禁止任何人外泄,違者,坑殺!”
蒙毅正色道:“臣明白!”
秦王政又對秦寧澤說道:“你好好研究,有什么問題,需要什么東西,盡快來找寡人!”
“孩兒明白!”秦寧澤回道。
他要的就是秦王政這句話。
其實從馬鐙、馬鞍開始,秦寧澤就在下套,就是為了讓秦王政聯想到馬蹄鐵,當搞出馬蹄鐵后,材料的問題自然就擺在面前,所以秦王政便會重視這件事,心甘情愿的給秦寧澤大量支持。
如果不下套,秦寧澤直接找秦王政,告訴他:我的親爹呀,你兒子我能發(fā)明馬鐙、發(fā)明馬蹄鐵,能發(fā)明優(yōu)質鐵料,我要親衛(wèi),我要錢,我要很多便利。
秦王政應該會回道:滾!
只有讓對方明白了利益,才愿意付出。
這時候,秦寧澤說出了自己的需求:“父王,我需要技能全能的工匠,其次是涅石,對了,還需要優(yōu)質的秦馬,兩百多匹即可?!?p> 秦王政雖然疑惑要涅石的用處,但直接說道:“列個名單出來,寡人讓趙高給你準備!”
秦寧澤點了點頭,這正和他的心意。
而后,秦王政親自上馬,試了試戰(zhàn)馬的騎乘效果,又呆了半個多時辰,才離開了依水閣。
而這時,趙高調派的兩百銳士已經就位,披甲持劍配弩,就這個規(guī)模,可以對抗千人的匪賊。
而依水閣發(fā)生的變化,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主意。
依水閣建在渭水旁,如今冬去春來,很多咸陽城內家境殷實的子弟、小姐,都喜歡乘船游玩,當他們看到被銳士巡視的依水閣,禁止任何人靠近后,充滿證明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立即成了熱談,紛紛猜測這依水閣的來歷。
李由和王離也聽說了此事,兩人還翹首等待著韓國余孽在新鄭地區(qū)起事,突聞依水閣被重兵保護,立即湊了過來。
秦寧澤招待了兩人。
“寧澤公子,我倆是不是錯過了什么精彩的事情?”王離左右探望,充滿了好奇。
李由也好奇,只不過他就規(guī)矩多了。
秦寧澤摸了摸下巴,心想這兩人一文一武,一動一靜,性情和人品都不錯,身后又站著李斯和王翦、王賁,不收為己用,豈不是太可惜了?
所以秦寧澤帶他們參觀了馬鐙馬鞍和馬蹄鐵,并且把要煉制高性能鐵料的消息告訴了他們。
兩人聽后,震驚不已。
只是短短的大半月未見,秦寧澤竟然搞出來了這個多的大事。
這時候,秦寧澤邀請道:“李由、王離,我把你倆當做朋友,所以便沒有瞞著你們。我父王已經下令,在優(yōu)質鐵料沒有冶煉成功前,消息禁止泄露,你們千萬別亂說。另外,你倆在家閑著也是閑著,不如來幫我吧,到時候我父王知道你倆的功績,將來仕途必然坦蕩。廷尉大人將來是丞相之才,李由你也不想被人說成虎父犬子吧。至于王翦、王賁兩位將軍,一門雙侯,若是能成一門三侯,必是一段佳話?!?p> 李由和王離對視一眼,立即心動了。
不心動是不可能的,兩人也不是混吃等死的紈绔子弟,自然也想超越自己的父親。
“公子只要不嫌棄我笨拙,我就跟隨公子身邊做事?!蓖蹼x叫道。
李由也應道:“公子以誠相待,李由必然效力!”
秦寧澤得了兩個有力幫手,自然大喜,隨即伸出手,各抓住他們的手臂,請他們進書房細聊。
此時書房案桌上,鋪著一個大錦布,上面畫著好幾個復雜的結構圖案。
李由和王離看過后,皺起眉來。
“公子,這里畫的應該是煉鐵的豎爐,但是結構形勢和現有的有很大的區(qū)別。但旁邊這個古怪的爐子,又是什么?”理由好奇問道。
秦寧澤掃了一眼,便笑道:“這是加工涅石的。”
“涅石?”李由輕聲念叨,他自然知道涅石,《山海經》載:“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
實際上石涅就是涅石,也就是煤。
大秦已經有燒煤的歷史了,并且已經用煤進行冶煉了,當然了,大多還是以木炭為原料。
但是李由不明白的是,對涅石進行加工,是怎么個加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