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司焦頭爛額,時間也轉瞬而逝。
沉迷于完善劇情安排的他,甚至沒有注意到,太陽已經(jīng)在落下和升起之間劃了半個圈。
“嗷了個嗷~嗷了個嗷~”
鈴聲響起,沈司隨手從桌邊抓起了自己的手機。
“我的沈師弟,來前臺了。”
羽星如的聲音傳來,竟然還有些氣喘。
“給你搶了個人?!?p> 沈司應了一聲,懶人標配地將腳擠進沒拆帶子的鞋里,沾水抹了把臉,就出了門。
樓下大廳,會客沙發(fā)處。
他看見有些狼狽的羽星如,和身旁臉色不太正常的某位師兄。
心里有些打鼓。
“羽師兄,這是……”
羽星如擺擺手,“放心,搶之前已經(jīng)給那邊劇組打好底子,不影響?!?p> 怎么個意思?
合著這個“搶”,本就不是一個形容詞,而真正是一個動詞嗎?
“這合適嗎……”笑得有些尷尬。
“做就做到最好,”羽星如反倒認真起來,“楊師兄是如今修真界最好的編劇,同時導演能力也是一流,就算搶也要把他搶來?!?p> 一旁的楊素嘆了口氣。
“達者為先,星如你還是別叫我?guī)熜至税??!彼贿^才三品出頭,“你帶人來劇組搶我的時候,也沒見這么客氣?!?p> 那是真搶。
帶著兩個四品就往劇組里沖,扯著自己就要走。九華山的那位導演師兄,只是因為出來稍微阻攔了那么一下,就干脆被羽星如扯著“切磋”了一個下午,導致工期延后了至少兩天。
就算收到過宗門的消息,說如果羽星如需要,可以全力協(xié)助。
可也沒見過這種“協(xié)助”方式。
“師兄謙虛,你當年一部《尋道七劍》,給我修真界開了一條電影的路,星如是著實很佩服的。”
這位儒家?guī)熜蛛m然修為一般,卻是用一部電影,直接給修真界的影視之路,點出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入門思路。所以,即使他身份修為比對方都要高,也依舊習慣尊一句師兄。
“這次就煩請師兄助力了。”
楊素也沒反駁,這確是事實。反倒打量了沈司一番,“這位,就是沈師弟?”
沈司點頭,伸出了自己尷尬的小手。
“楊師兄,久仰?!?p> 楊素露出無比和善的微笑,卻沒有伸手相握,反倒抱拳一禮。
頓時,渾身散發(fā)出無比儒雅的氣質(zhì),整個人似乎沐浴在了一種絕佳的文化氛圍之中。
讓沈司在一瞬間,似乎有種錯覺——似乎自己面對著的并不是一個人,而是萬卷精藏典籍。
“不想師弟亦為同道,只恨日前隔山海,不曾相逢共聽詞?!?p> 一句話出,沈司感覺有一股墨香撲面而來。
好像,下意識就要俯身作揖,來表示對楊素這句話中感情表達的認可和感激。
但身子彎下一半,才突然感覺不對。
“什么情況?”
“只是很普通的客套話而已,勉強算是有點古韻,但也不值得我作揖感謝才對!”
想想剛剛對楊素的“感覺”。
“我怕不是著了道?!?p> “這難道是個下馬威?”
看了楊素心里對被“搶”過來這件事,還是有氣的。撒不到羽星如身上,就放在自己這試試水,也看看這“道衍”弟子有什么水平。
明白了。
沈司生生剎住了自己彎腰的動作,將視線放在楊素身上。
“開始讀取人生。”
總是要讀的,晚不如早,省的在這丟了人。
“讀取消耗800人氣值,是否確定?!?p> 比李建軍消耗要高。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楊素要更強。李建軍的三品九階,實力總也是比三品二階高的。只能說楊素人生中積累的知識,相較李建軍有所超出。
儒家弟子,同時又作為修真界第一位編劇導演,楊素還是有這個水準的。
“確定,讀取?!?p> 記憶如流水般灌入沈司腦中。
沖擊并不大,雖然細碎的瑣事不少,但整體人生中的經(jīng)歷不多。
“零歲,楊素出生于圣人故土,詩書傳家而入儒道?!?p> “五歲,步入修行,六歲靈芯既成。”
“七歲至十三歲,修行進境極為緩慢,至十三歲生日方才一品五階,偶有受同伴嘲笑、幫扶,但修行速度依舊緩慢?!?p> “十四歲,入文圣廟養(yǎng)氣,‘文氣’噴發(fā)而出,引人側目。儒家諸位以為神異,嘗試以最高待遇進行培養(yǎng)?!?p> “十七歲,文氣進境迅速至極,但同時修為進境極緩,開始若有若無地被同輩人疏離。”
“十八至二十六歲,修為進境僅至二品五階,但文氣修養(yǎng)直追諸位前輩?!?p> “二十八歲,在儒家處于被同輩孤立狀態(tài),嘗試入世尋法。三十一歲,第一部電影《尋道七劍》出世,為第一部‘修仙’背景電影,在凡俗被奉為經(jīng)典?!?p> “三十三歲,修為升至三品,為儒家于俗世代言人,開辟儒家影視產(chǎn)業(yè)?!?p> “三十五歲已至今?!?p> 沈司讀取完畢,吐了一口濁氣。
這背景,如果在給加個穿越者身份,搞不好就是主角模板了。
不由吐槽。
在非修行部分有絕佳天分,被同輩排擠,另辟蹊徑入世尋法。
確實是個奇人。
當然,不用質(zhì)疑為什么君子之道的儒家會排擠他。那并不是楊素理解的“仇視”,而是因為差距而產(chǎn)生了隔閡。最終導致他被孤立,進而感覺同輩都在疏遠。
這是人類社會屬性的必然,就算是修仙者也不能免俗。
不過,現(xiàn)在的重點并非在這。
“這個文氣是……”
文氣,是儒家獨有的養(yǎng)氣法所催生。一般在哲學、文學上資質(zhì)越高,則養(yǎng)氣越迅速。而文氣越高,越是能發(fā)揮出儒家道術、功法的威力。同時,也更能表現(xiàn)出折服他人的圣人之氣。
“果然如此?!?p> 楊素想試試沈司的水準,所以上手就展現(xiàn)了自己最拿手的“文氣”。
雖然沒有直接的攻殺能力,但如果意志不足、文學素養(yǎng)低下,那么沈司現(xiàn)在怕是會一揖到底,乃至叩首下跪。
畢竟是儒家圣人留下的文圣之氣!
但同樣的,如果沈司能夠展現(xiàn)出足夠的文學素養(yǎng),那么甚至可以反擊這種文氣!
至于文學素養(yǎng)如何展現(xiàn)……
“也不知道,如果是抄來的東西,作不作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