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溫度突然這么高,這都已經(jīng)八月份了。”
城陽公主岔開話題說道。
綠蝶說道:
“我讓人送點冰塊過來?!?p> 秦筱秋補(bǔ)充說道:
“再做一些冰糕?!?p> “嗯?!?p> “筱秋,京城齊王府不是一直沒人嘛?哪里來的冰?”
“自己做唄?!?p> “自己做?怎么做?”
“綠蝶,你讓人直接到屋子里來制冰?!?p> “好的,姐姐?!?p> 隨后府里的下人就五個女人面前表演了一手硝石制冰。
“真的結(jié)成冰了?!?p> “原來硝石還有這個作用的?!?p> “哇,這個冰糕真好吃?!?p> “算來奶加糖結(jié)成冰后這么好吃啊?!?p> “真舒坦?!?p> “這個也是李佑發(fā)現(xiàn)的嗎?”
“那當(dāng)然,夫君可是很厲害的?!?p> 秦筱秋驕傲地肯定道。
“筱秋,透露一下,李佑現(xiàn)在賺了多少銀子了?”
“沒多少的,只是夠用。”
秦筱秋當(dāng)然不會實話實說了。
“肯定賺了很多?!?p> “這還用想,茅臺、洗發(fā)水之類的東西賣得多好?!?p> “我聽說那個城也賺了一大筆?!?p> 這時長樂開口說道:
“筱秋啊,我昨天碰到兕子了。”
“怎么了?”
“兕子手里拿著一面鏡子,……”
長樂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高陽也跟著說道:
“我昨天在父皇那里也看到了鏡子了?!?p> “我也碰到兕子了。”
“我也是?!?p> 秦筱秋這才知道這幾個人為什么一大早就不約而同地來齊王府了。
她原本只和長樂還有房遺玉較為熟悉,和其他三個人也只是認(rèn)識,說得上話,并不是很熟。
還以為她們是正好碰上,所以一起來的呢。
“是這樣啊,我讓人拿給你們?!?p> 本來這些鏡子就是拿來送禮的,雖然很貴,但是她家這么有錢,所以秦筱秋很爽快地就答應(yīng)了。
當(dāng)然她肯定也不是見人就送,兩個好朋友不說,另外三個也都是受寵的公主,不好不給啊。
長樂臉紅紅地說道:
“多少銀子?我給的?!?p> 這還是長樂第一次問別人要東西,她都沒問李世民要過,畢竟她是長公主,什么東西沒有?
可是她實在抵抗不了鏡子的誘惑,所以她今天來了。
“我也給的。”
“我也給?!?p> “……”
“不用不用,咱們都是親戚,夫君肯定不讓我收錢的,不過鏡子也不多了,只能給你們一人一面。”
“一面就夠了?!?p> “是的是的?!?p> 很快下人就送來了五塊鏡子。
眾女拿到鏡子之后個個愛不釋手,連麻將都不打了。
秦筱秋抬手看了看表,對著下人問道:
“快十二點了,夫君還沒回來嗎?”
“王妃,殿下早就回來了,現(xiàn)在在書房,說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p> 秦筱秋點點頭對著眾女說道:
“咱們先去用午膳吧,下午再接著玩?!?p> 眾女答應(yīng)下來,畢竟剛拿到鏡子就走,著實有些不好。
飯桌上,長樂開口問道:
“李佑不來用膳嗎?”
“廚房已經(jīng)送飯菜去了,他在書房有重要的事要做。在齊州的時候就是這樣,不用管他?!?p> “哦,筱秋,你手上帶的是看時辰的東西嗎?剛才你說十二點是什么意思?”
“嗯,夫君說這叫做手表,不過這個可不能送你們了,府里就剩幾個了。而且我也做不了主,一般都是夫君說了算?!?p> 眾女也只是好奇,手表看上去就很珍貴。她們已經(jīng)白拿了鏡子,怎么好意思再要手表呢。
再說就是一個用來看時間,在她們看來哪有鏡子重要。
然后秦筱秋和綠蝶青衣就為這幾個女人介紹手表。
等介紹完手表之后,飯菜也已經(jīng)上齊了。
平時山珍海味吃慣了的幾位女人,依舊抵抗不了齊王府的美食。
飯桌上眾女對飯菜的夸獎毫不吝嗇,并且對秦筱秋表示十分羨慕。
吃過午飯,眾女也沒有待太長時間就了。
下午,李佑把漢語拼音、標(biāo)點符號和三字經(jīng)寫好之后走出書房。
他打算過兩天去皇宮跟陰妃嘮嗑的時候讓他轉(zhuǎn)送給李世民。
李佑還準(zhǔn)備把水泥和建造技術(shù)一并送去,并且還會通知齊州大工廠公開水泥之法。
之前李佑捏在手里是為了吸引人口,現(xiàn)在放出去不是因為人口足夠了,而是李佑找到了吸引人口的新方式。
醫(yī)療。
不說醫(yī)療水平如何,只要降低百姓看病的費用,那齊州的人口還是問題?
降低費用簡單,李佑自己開個診所,評聘幾個大夫,收個治病成本就行了。
至于提高大唐的醫(yī)療水平,辦醫(yī)學(xué)院是必然的。
按照李佑的設(shè)想辦醫(yī)學(xué)院有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不收學(xué)生,只收大夫,然后由他來教。
雖然李佑還沒有看醫(yī)書,但是他對自己的腦子還是很有信心的。如果實在不行,他就把本草綱目之類的書拿給他們自學(xué)。
第二個階段才是收學(xué)生。
但是也不是不可以一步到位,直接找個醫(yī)書超群的人過來當(dāng)校長。
這讓李佑立馬就想起一個人。
藥王孫思邈。
這位可不得了,那真的是神醫(yī)。
醫(yī)術(shù)水平從他的年齡就可以看出一二。
雖然史書上對孫思邈的年齡記載不一,但是最小的是一百零二歲,最高的有一百四十五歲。
這就足以證明很多東西。
孫思邈常年定居五臺山,想找到他不難,可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出山。
這老神仙出了名的淡泊名利,想讓他去齊州估計有些難度。
李佑準(zhǔn)備先給孫思邈寄一封信,講一下醫(yī)學(xué)院的設(shè)想,再談一談情懷和待遇。
如果人家實在不愿意也沒辦法,只能分兩個階段了。
李佑也無所謂,無非就是第一階段的時間長一點而已。
既然要辦醫(yī)學(xué)院了,那書院要不要一起辦了?
李佑不打算辦正常的文學(xué)院,而且辦工科院。
隨著造紙和印刷的升級,可以想象大唐的文學(xué)院會如雨后春筍一般,一個接一個的出現(xiàn),不需要李佑再去錦上添花。
工科院才是重中之重。
越早辦越好,讓科學(xué)在大唐早日生根發(fā)芽。
可是這樣會不會把自己累死?
不管了,到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