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果
當夜,田宇美美的睡了一覺,家里人都很有默契地沒有叫他,讓他睡個飽。
日上三竿的時候田宇醒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茫然。
他不知道自己該干嘛了。
成績的話,他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到6月30號晚上六點。
其他的事情,他都沒想過。
但是,田浩洋不打算讓田宇一直這么閑著。最多休息一星期唄。
休息完了就到家里車間做事唄:定型、打包、換紗、調機器,送貨…………
這不都是事兒嗎?
無所事事的田宇只好苦哈哈地去幫忙了。
內心os:雖然我不喜歡空虛和無聊,但是我寧愿發(fā)呆也不愿意干這些啊。
就這么干到了6月30號,到查成績的時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田宇自己都忙忘了。要不是爸爸從別處得知,提前半個小時就能查成績了。田宇都忘了這茬了。
他趕緊用手機上網查詢,奈何查詢人數過多,擠不進去。最后用撥打電話的方式查到了成績.
聽到總分的那一刻,只覺得腦海內轟隆一聲,心想,怎么會這樣?
總分643分,大高中錄取分數線635分,附中錄取分數線506分。
643分,643分,超過了8分,8分。
506分,506分。超過了137分。
田宇欲哭無淚。
明明沒感覺自己能考上的人,居然超過了分數線8分。
田宇還在發(fā)呆,田浩洋卻已經行動起來了。
首先打電話給班主任。只聽見說:“對,是643分,是,是屬于超常發(fā)揮了。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入學大高中呢?借讀嗎?好好好,我去了解一下?!?p> 過了一會兒,田浩洋過來和田宇說:“去大高中可以去,但是只是借讀生,而且要交六萬塊的培養(yǎng)費。”
田宇聽到這已經明白了:爸爸不打算花這個錢,因為太多了。
其實如果換個時間的話,這錢是有的。
但可惜的是,今年田浩洋開始創(chuàng)業(yè),不僅投入了家里的全部積蓄,還和親戚借了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這六萬塊錢,就拿不出來了。
田宇知道,就主動開解道:“嗯,那就沒必要去了,去了也不一定跟的上,畢竟這次只是超常發(fā)揮嘛,說不定進去就露餡了。況且,就算去了,也只會是普通班,教學質量還不知道怎么樣呢;去附中就不一樣了,妥妥的強化班,感覺應該要比大高中的普通班要好?!?p> 如此,就定下來去附中了。
7月13日,到校領取錄取通知書,班主任在宿舍里恭候各位同學的大駕。
見田宇進來,班主任滿面笑容地說“呦,附中,第一名來了嘛。”
田宇連忙擺手說道:“老師,您就別笑話我了,我自己幾斤幾兩我還是知道的?!?p> 誰知班主任一臉的認真“什么話啊這是,你確實是附中第一啊,超過了錄取分數線137分,你不是第一,誰是第一???”
一提起這個,田宇就不想多呆了,趕忙找了個理由溜了。
下樓的時候,碰到了戴主任,田宇停步問好。
這位戴主任是田宇的同村人,而且多次在校全體會議上代表學校表彰田宇,所以和田宇很熟悉,對田宇也算照顧,自然要問好。
戴主任拍拍田宇的肩膀,說;“你的事兒,我都聽說了。別氣餒,我送你一句話:是金子到哪都會發(fā)光的,不要放棄?!?p> 田宇只得點頭答應。
逃也似的走到門口,本以為終于可以結束這個令人傷心的話題了。誰知道卻聽到門口看門的老大爺正和送學生來拿錄取通知書的家長說:“那常春有眼無珠啊,我孫女當時找他申請大高中的指標,他堅決不給,直說我孫女考不上,把我孫女給氣的。后來指標有空余了,要找到我孫女說要給她。那我老付的孫女硬氣啊,不要了,我偏要自己考給你看看。結果你猜怎么著,還真給考上了。再看那常某人的兒子,復讀一年也沒考上…………”
后面的內容,田宇已經聽不下去了,心想:別人不要指標,都自信能考上,就為能給自己出口氣。怎么我就沒這心氣呢?我有那分數,可是去不了啊。
田宇此時只覺得這真是個莫大的諷刺。
田宇缺少這種心氣其實真的不怪他,因為父母對他的管教方式是打擊式教育。
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給過他半句夸獎,都是打擊,不管怎么做都不會被鼓勵,總有錯誤。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凡事追求完美,不到萬全不做事,不自信。如果自信,到時候迎接你的可能不是夸獎,而是挑刺。
猶豫拖沓和這種教育方式也不無關系,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自己認為的好是不是爸媽認為的好。
再加上父母性子急躁,不給犯錯機會,這更加重了田宇的性格缺陷。
小時候的他,多想聽爸媽說一句:“不要怕犯錯,重來就是了?!?p> 稍大一點之后,他發(fā)現了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也溝通過。但很不幸,他選擇的溝通對象是媽媽。媽媽對他的說法嗤之以鼻“夸什么夸啊,做的不對就是要說啊。你做的不對,我還要鼓勵你,這是什么道理???”
田宇無言以對,或者說是,不想再溝通。
因為太難溝通了,媽媽并沒有理解田宇的意思,她對于話語的理解是那么的直白,不會去思考她深層次的含義。
不過田宇也能理解,媽媽畢竟沒怎么上過學。不是沒條件,而是自己學不進去啊。雖然現在后悔的不要不要的,但是沒上過學的那部分人的通性媽媽身上都有:認死理,只相信經驗,后悔沒讀過書,但已經喪失了學習能力。
因而,與媽媽的溝通尤其艱難。
但是爸爸這兩年就不一樣了,因為上過學,而且出去看了看,開闊了眼界。雖然依舊不會夸獎鼓勵,但是卻不會隨意否定他了。
這是爸爸的轉變,媽媽沒什么變化,依舊是那么急躁易怒。
但問題是,田宇性格的轉變需要時間,十幾年的性格扭曲,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那么這種一方轉變,另一方未轉變而導致的不合拍就會付出代價,而這次的志愿,就是代價。
感謝書友的推薦票。 基本字數更新的第二天。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或書友圈交流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