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逃荒:瘋批攝政王把我和太子流放

64、沒錢,還消費(fèi)高

  長寧推著板車,二十多個人跟著村長浩浩蕩蕩的出發(fā)了,走到村頭時,走過來一個老婦人,手里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把孩子往村長手里一塞:“非要跟著去,你看著辦吧?!?p>  “哎呀,這么遠(yuǎn),跟著干什么呀?走不動道了,我可背不動他。”

  “爺爺,我就要去,我要吃糖?!?p>  村子眼睛一瞪,花白胡子一吹,支棱起來:“吃糖?哪里有錢買糖?”

  “你帶他出去見識見識也好啊,男孩子將來就要在外面闖的?!?p>  “行,行,那走吧,不過可不能亂要東西。”

  村長這才給蕭蔚音音介紹:“這是我家婆娘紀(jì)氏,這是小孫子,饞嘴頭子?!?p>  紀(jì)氏忙道:“不好意思啊,讓你們見笑了?!?p>  看這樣子,比村長圓滑。

  音音擺手:“沒事,沒事,我覺得你說的特別對,男孩子就要多出去看看,闖一闖。”

  紀(jì)氏看著他們的背影走出去好遠(yuǎn),音音懷疑她也是過來看看她們的,不然可以一早就把孫子跟著村長。

  于是帶了個拖油瓶,又重新上路了。

  村長孫子叫紀(jì)云,和一幫孩子一會混熟了,一路上也沒有喊累。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爺爺說,我將來是要接他的班的,所以我要當(dāng)個男子漢?!?p>  當(dāng)男子漢這話不錯,但是接班當(dāng)村長管十戶人家這事,是不是志向太小了。

  村長還是有點門路的,一進(jìn)雍縣縣城,就帶領(lǐng)音音到了一個很大的當(dāng)鋪。

  “這是當(dāng)?shù)刈畲蟮漠?dāng)鋪了?!?p>  首飾成色好的都被官差挑揀走了,剩下這一般的,音音這邊一共賣了十五兩銀子,她之前托齊老板賣話本還有三十兩銀子,去掉一些零零碎碎的,大概還有四十四兩銀子可用,用來購買一些鍋碗瓢盆以及一些日用品,應(yīng)該是夠了。

  齊英賣了二兩銀子,云香那個成色好些,賣了一兩五錢。

  到了衙門,有專門上丁籍的地方,音音足足給了一兩銀子,官吏高興了,辦起差來效率很高。

  半個時辰后,就把丁籍辦好了。

  除了云香自己一戶,路氏和路順在齊英名下,齊茗不需要之外,其他人都上在了音音和蕭蔚的戶下。

  音音有了銀子,就去買買買,錢不多,只能緊著最迫切需要的來,人多,各方面的需求都很多,吃食方面各買了兩袋米面,這里的糧食真是貴的離奇,四袋米面就花了四錢,比在路上時買的米面貴了足足兩倍半,并且成色也不好。

  可是那些糙米,她又不想買。

  不過就這村長看的眼睛都直了,他們可是很久沒有吃過白面了。

  “村長,給孩子買個糖吃吧?!币粢舯鞠胫徒o村長一袋米的,太貴了,還是給一串銅板吧,二十個銅板看起來還是很多的。

  不能給的太多,以免有人覬覦。

  村長已經(jīng)很高興了,給孩子買糖去了。

  音音上丁籍的時候,打點官吏沒讓齊英和云香出錢,有些事情也不能計較太清楚了,云香就買了一袋面放在了板車上。

  齊英家沒舍得買米面,買了些粗糧,又買了其他必需品,這就準(zhǔn)備回去了。

  在路上碰到熱氣騰騰的混沌面,音音咽了咽口水,也沒好意思去吃,兜里幾乎見底了。

  只能等買了米面,回去自己做。

  她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雀雀欲試了。

  回到村子里,已經(jīng)是傍晚了,音音熱情的留村長吃飯,其實也就是客氣客氣。

  村長還惦記著那些白面呢,但是又磨不開面子留下,就讓孫子留了下來。

  音音已經(jīng)和洛薇他們講好了,大家先同吃同住,他們吃什么也給洛薇他們吃什么,他們現(xiàn)在干活也不給工錢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等生活安定下來了。

  她在給大家發(fā)工錢。

  洛薇等人當(dāng)然同意了,主人家完全沒有把他們當(dāng)下人看,這個時候能和主人家一起吃喝,這是哪里都沒有的好事啊。

  晚上的時候,音音用兩個生存點換了兩包發(fā)酵粉,讓莫嬸蒸了白面饅頭,還特意多蒸了些,給每家每戶都送了兩個,洛薇帶人去山上又摘了一些野菜放了點鹽煮了一鍋湯,就和著饅頭一塊吃了。

  好久沒吃過白面饅頭了,大家都非常的心滿意足。

  這一下去了半袋子面,音音有點心疼,人多就是消耗的多啊,還是多想辦法掙錢吧。

  大家都特別感激,晚上的時候,親自過來道謝,順便來認(rèn)識一下新鄰居,像一些老人,年紀(jì)大了,去縣城那么遠(yuǎn),好多年都出不去村子,見到有人來了,好奇很正常,有的表示友好,還送來了一筐子野菜。

  蕭蔚住在山洞里苦不堪言,很是郁悶,話很少,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見到村里人來了,倒是打起精神來了,和大家攀談起來。

  音音順便也對村子的幾戶人家有了大致的了解。

  十戶人家,壯勞動力只有十五個,平日里都去縣城找活干,剩下的都是婦女和孩子,老人也不多,就這個生活條件,根本就活不長,平時就是去山上找些野菜吃,然后去放放羊,羊也很少,比人還貴重呢。

  掙的銅板一個也不舍得買吃的,要交人頭稅,還有萬一活不下去了再拿出來用。

  “我們也有開墾荒地的,荒地買的時候很便宜,一畝地才五個銅板,不要買多了,多了也種不出來,還要交田稅,種點麥子,紅薯,土地不行,長出來的都很小,但是能給孩子們換換口味?!?p>  “天氣馬上就該冷了,縣城里也沒什么活了,就只能在家里呆著,山上的野菜也吃不了幾天了,山上也打不著東西,這冬天啊,那么冷,太難熬了,我們這一把老骨頭都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人,不知道能不能熬過去呢。”

  “你們趁著這時候還有野菜,多采點,晾干了,冬天也能煮著吃。”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是熱心的建議,心態(tài)都很平和,沒有對生活的抱怨,更多是平淡的敘述。

  這大西北除了當(dāng)官的,村里的人都是這么過來的,已經(jīng)習(xí)慣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