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zhàn)派大獲全勝后,郕王朱祁鈺便下令,讓眾臣商討御敵之策。
就在朝臣們獻策建言時,一封密信火速送入慈寧宮。
十六日夜,孫太后和錢皇后搜羅宮中珠寶數(shù)車,連夜送往瓦剌大軍中,意圖換回皇帝朱祁鎮(zhèn)。
次日,拿到大明送來的贖金,也先和其他瓦剌將領(lǐng)都看花了眼。
華麗的龍蟒衣緞、鴿卵大小的珍珠,以及其他各色珠寶,這些東西他們見都沒見過,今日倒是大開眼界。
送贖金的宦官呂振見也先心情不錯,便趁機提出接皇帝朱祁鎮(zhèn)回京的要求。
誰知,也先等人收了贖金,卻只字不提送還朱祁鎮(zhèn)的事,說要讓大明皇帝多留幾日,好一盡地主之誼。
呂振哪里不明白,瓦剌人這是還是不滿足,想要勒索更多的金銀珠寶。
皇帝對江山社稷重如泰山,呂振自然知道,可勒索這種事有一就有二,若再次滿足瓦剌人的貪欲,這將會是一個無底洞。
因此,呂振認為這口子不能開!
見呂振沒有再追加贖金的意思,也先就派人委婉的提醒他,結(jié)果呂振直接拒絕,轉(zhuǎn)身回了宣府城。
也先聞之,自然大怒。
不過,有肉票皇帝在手中,他心中也不慌。
和眾將領(lǐng)商議了一番,也先想到了一個發(fā)財?shù)暮棉k法。
待大軍用過午飯后,也先下令拔營,簇擁著正統(tǒng)皇帝朱祁鎮(zhèn),來到了宣府城南。
此時,得知也先拿到贖金,卻并沒有送自己回家的想法后,朱祁鎮(zhèn)心里最后一絲作為皇帝的傲氣也散盡了。
待到宣府城下,也先讓朱祁鎮(zhèn)給守衛(wèi)宣府城的將士喊話,命他們迅速打開城門,理由是開門揖盜。
宣府城乃是邊防重鎮(zhèn),一旦陷落,朝廷花費無數(shù)精力營造的邊關(guān)防線,便被撕開一個大口子,以后瓦剌騎兵來去自如,再也無法有效防御。
作為皇帝,朱祁鎮(zhèn)自然明白這點。
若是宣府城陷落,京師門戶大開,瓦剌必然趁勢南下。
屆時,別說是宣府城中軍民,就連京畿地區(qū)的百姓都要慘遭屠戮,搞不好母親和妻兒也要落入瓦剌人之手。
但面對也先手中明晃晃的長刀,朱祁鎮(zhèn)嚇得膽寒,只好上前硬著頭皮大喊,說自己是大明皇帝朱祁鎮(zhèn),讓守將打開城門緝盜,迎接自己入城。
見朱祁鎮(zhèn)如此配合,也先心情十分激動,沒想到這個皇帝還是個寶貝,有他幫自己叫門,奪取城池易如反掌,何須再跟明軍拼死拼活?
然而,事情有些出乎也先的預料。
聽到朱祁鎮(zhèn)無恥的叫門,守將站在城頭高聲回道:“陛下,我等將士只知為陛下守衛(wèi)城池,其他事情一概不知,現(xiàn)在天色將晚,不便打開城門,且主將楊洪也不在城中,我等不敢擅自做主,還請陛下恕罪!”
作為宣府總兵,在剛經(jīng)歷一場大敗后,楊洪自然不敢擅離職守,近些天一直在城中主持防務。
聽到皇帝叫門,楊洪即不敢打開城門,也怕拂了朱祁鎮(zhèn)面子讓他不高興,便讓屬下推說自己不在城中。
聽楊洪不愿見他一面,朱祁鎮(zhèn)既失望又有些惱怒。
他落入虜賊之手不過兩日,這楊洪竟然如此敷衍,實在是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
可惜,現(xiàn)在他做了瓦剌人的俘虜,想教訓楊洪也沒那個機會,只能在心中怒罵一通,暗想日后回京再跟他算賬。
宣府城頭,站著不少士兵,見到皇帝儀仗,一時人心浮動,士氣受到了極大影響。
甚至有人暗中抱怨,說連陛下都降了瓦剌,咱們再守著城池有何意義?
見此情景,楊洪等將領(lǐng)緊急商量對策。
還好,巡撫大同宣府的右副都御使羅恒信及時出面,拿出御賜寶劍坐在城門口,對城中喧嘩的士兵大喝:“擅自出城者,斬!”
這時,城中軍心才穩(wěn)定下來。
隨后,任憑朱祁鎮(zhèn)在外叫喊,城中都沒有半點回應。
沒辦法,朱祁鎮(zhèn)只好再次寫信,命岳謙緊急送給孫太后,讓老娘和媳婦繼續(xù)給他湊贖金。
看到朱祁鎮(zhèn)送來的密信,太后心里“咯噔”一聲,知道兒子這是徹底淪為了“肉票”,想回來怕是不容易。
現(xiàn)在兒子在瓦剌人手中風餐露宿,不知受了不少罪,她心疼兒子,明知道繼續(xù)給贖金是徒勞之舉,卻依舊讓人搜羅宮中財物,打算再次送到宣府去。
就在湊贖金的時候,外朝和后宮同時收到了一封軍報。
這封軍報還是楊洪送來的,內(nèi)容詳細述了朱祁鎮(zhèn)被瓦剌利用,來宣府城下叫門的經(jīng)過。
看到這封軍報,百官們差點掀翻了大殿的屋頂。
自家皇帝引著敵人來詐自家的城池,這可是千古未有之奇聞!
要不是還做著朱家的臣子,百官們怕是要集體罵娘。
這老朱家怎么生出了這么個敗家玩意兒,他還不如當初直接死在亂軍中,這樣豈不是更體面些?
可罵歸罵,事情總得有個解決辦法。
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朱祁鈺監(jiān)國權(quán)力來自皇帝朱祁鎮(zhèn),面對皇兄這種卑劣行徑,他也無計可施。
還好,慈寧宮總管太監(jiān)李永昌及時傳來了太后給郕王朱祁鈺的懿旨:
“邇者虜寇犯邊,皇帝率六軍親征,已嘗敕爾朝百官。今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曠,特命爾暫總百官,理其事。爾尚夙夜衹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欽哉!“
同時,又敕諭文武百官:“凡合行大小事務悉啟王聽令而行,毋致違怠!”
這道懿旨可謂及時雨,讓郕王朱祁鈺可以順理成章的全權(quán)處理國事,不再被束手束腳。
孫太后這么做,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先前,得知皇帝被瓦剌人利用去叫門后,她只覺得眼前一黑,直接被氣暈了過去。
還好經(jīng)太醫(yī)及時救治,孫太后才緩緩醒來。
她心里明白,自己這兒子如此沒有底線,在歷史上的皇帝中也找不出第二個,被稱為昏君也不為過。
若再任由他胡鬧下去,大明江山就要葬送在混賬兒子手中,億兆百姓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大明江山和兒子安危孰輕孰重,孫太后自然拎得清。
痛定思痛下,孫太后這才發(fā)出了這道命郕王朱祁鈺總理國事的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