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負天下

27.廉縣

三國之負天下 一而再而三 2018 2022-06-24 23:20:00

  近些年來,大漢北疆的局勢日益惡化,其中有很大的因素都是因為鮮卑出了一位雄主,即檀石槐。

  檀石槐之于鮮卑,幾乎等同于冒頓單于之于匈奴。

  在檀石槐出現(xiàn)之前,鮮卑各部在草原上雖然也發(fā)展的不錯,但是卻遠遠沒有如今的局面,因為北方草原上還有南匈奴、烏丸、扶余、丁零等各種勢力,鮮卑雖然是其中最為強盛的一支,但卻還不足以稱霸草原。

  然而,自從檀石槐出現(xiàn)之后,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檀石槐在成為部落的首領之后,不僅一統(tǒng)鮮卑各部,更是在彈汗山建立了鮮卑王庭,此后南掠大漢,北拒丁零,東退扶余,西擊烏孫,完全占據(jù)了昔日匈奴的故土,聲勢一時無兩。

  甚至在桓帝時期,因為檀石槐聲勢太盛,朝廷曾經(jīng)一度派出使者提出想要和檀石槐和親,并且封其為王,結果卻被檀石槐拒絕了,檀石槐的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在檀石槐的心里,他已經(jīng)把自己放在了與漢庭相等的地位上,昔有冒頓單于一統(tǒng)草原,建立了龐大的匈奴帝國,與漢帝國兩極并立,甚至在與漢帝國的交鋒之中一度占據(jù)了上風,檀石槐覺得以自己的能力,也完全可以一統(tǒng)草原,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鮮卑帝國。

  而在檀石槐的統(tǒng)領之下,鮮卑各部也被系統(tǒng)的劃分為了東部鮮卑、中部鮮卑、西部鮮卑三大部分,其下則是細分為十二個鮮卑大部,這十二個鮮卑大部的首領則是被稱為十二大人。

  其中,從右北平郡以東,直至遼東郡,連接扶余、濊貊等城邑的地區(qū)的鮮卑為東部鮮卑,其下有彌加、闕機、素利、魁頭四部。從右北平郡以西,直至上谷郡中間區(qū)域的鮮卑為中部鮮卑,其下有柯最、闕居、慕容三部。從上谷郡以西,直至敦煌郡、烏孫之間的區(qū)域為西部鮮卑,其下有置鍵、落羅、日律、拓跋、宴荔游五部。

  此番入寇北地郡的,便是西部鮮卑五部之一的落羅部鮮卑。

  曹操之所以讓曹嵩為他買北地太守之位,其一是因為北疆天高皇帝遠,適合在天下未亂之時悄悄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其二就是因為他親眼見證了五胡亂華的慘狀之后,準備在黃巾起事之前,在發(fā)展自己勢力的同時也削弱一番北方胡人的實力。

  雖然當初不管是他還是公孫瓚、袁紹占據(jù)了北方,都沒有放松對胡人的壓制,可是現(xiàn)在看來,那些壓制還遠遠不夠。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只要有機會,這些胡人就應該趕盡殺絕。

  不過,曹操雖然對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但還不至于膨脹。

  他深知自己初到北地,手底下能夠調用的力量少得可憐,就目前來說根本無法和統(tǒng)治了大半個草原的霸主檀石槐抗衡,所以此番追擊,他的主要目的還是讓夏育本部這六百騎兵歸心,順便試探一下鮮卑騎兵的戰(zhàn)斗力,并沒有打算搞出太大的動靜來。

  然而,此番落羅部的首領落羅親率數(shù)千鮮卑騎兵入寇北地郡,如今經(jīng)過了半月的劫掠,滿載而歸,似乎是完全沒有想到會有漢軍尾隨追擊,因此,曹操在率領著六百漢騎出了富平縣之后,一路追蹤下來,就發(fā)現(xiàn)這些北撤的鮮卑騎兵秩序十分散亂,五千鮮卑騎兵這兒聚成一團,那兒又聚一團,硬是拉出了一條漫長的陣線,而且由于這些鮮卑騎兵攜帶了不少劫掠而來的物資,他們北撤的速度也要遠慢于平時。

  在探查到這個情況之后,本來沒打算搞大動作的曹操也是敏銳的嗅到了戰(zhàn)機。

  雖說他最開始的目的只是收服這六百漢騎,但是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這個落羅既然完全沒把北地郡的漢軍當回事,那他如果不給這個落羅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就不叫曹操了。

  心中已然拿定了主意,曹操對著親自去刺探情報歸來的夏虎、夏彪二人道:“再探,本太守要知道落羅現(xiàn)在的位置,以及他身邊的騎兵數(shù)量。”

  這段時間,因為報仇心切,所以刺探情報的哨騎都是由夏虎、夏彪二人帶著夏育的親兵充當?shù)摹?p>  此刻聽到曹操讓他們去探查落羅的位置,以及隱約猜到了曹操想法的二人也是熱血上涌,當即毫不猶豫的應道:“諾!”

  說完,兩人就帶著十余騎再度離去。

  ............

  廉縣。

  這里是名義上屬于北地郡的諸縣之一,可實際上這座縣城早已經(jīng)被廢棄,已經(jīng)成了一座廢城。

  畢竟,如今的北地郡總共還不到兩萬人口,根本不可能維持那么多縣。

  不過,此時在廉縣的廢墟上,卻是駐扎著一支人馬。

  這支人馬人數(shù)不少,一眼望去全是胡人服飾,并且每個人的坐騎上幾乎都掛著大大小小的包裹,正是劫掠北歸的鮮卑落羅部騎兵。

  很顯然,北地郡北部這些廢棄的縣城,已經(jīng)被這些南下劫掠的鮮卑騎兵當成了路上的臨時據(jù)點。

  只是,這樣一座廢棄的小城,能夠利用的建筑數(shù)量實在是有限,因此其實也駐扎不了多少人。

  而能有資格在這里駐扎,而不是跟其他鮮卑騎兵一樣露宿荒野的,正是落羅部的首領落羅。

  此時落羅身邊的鮮卑騎兵并不多,只有千人左右。

  這倒不是因為落羅大意,實在是他們南下劫掠太多次了,深知這些邊郡的漢軍根本不會出來跟他們野戰(zhàn),只要他們不去攻打那些漢軍駐扎的城池,那些漢軍就不會管他們,頂多也就是在他們北撤的時候裝模作樣的追趕一番。

  因此,為了最大化劫掠的效率,他們每次南下都是盡可能的將人馬分散開來,從而去劫掠更多的地方。

  南下的時候都是如此,更別說北歸的時候了。

  正常情況下,每一支出去劫掠的鮮卑騎兵規(guī)模都不會超過五十人,落羅現(xiàn)在身邊能有這一千人,還是北歸的時候匯集過來的,事實上在南下劫掠的時候他身邊也就只有兩百人左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