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溝北側雜草叢生,這里埋葬著近千具不懂規(guī)矩的人形物種,當年巴彥和金毛片刻的暴虐,徹底震懾住了近六萬的北疆土著難民。
即便是被送去開山鑿石,燒窯制磚,這些人都無怨無悔,現(xiàn)在連很多男營的野生山民都落戶到了這曲家村。
再有幾年,曲家村生活條件改善后,不愿在海邊生活的北疆深山里的人,就會陸續(xù)遷往哪里,東南山里的窮山溝,將變成人口稠密,鳥語花香的世外桃源。
九斤的車馬繼續(xù)向東,牛武一路也沒閑著,領著包力和五個鄉(xiāng)勇練習箭法,每個人的馬鞍子上很快掛滿野雞野兔黃羊。
車馬來到官府當年修建水閘的地方,向西入海的水渠改成了魚塘,成了方圓百里有名的垂釣場所。
林間的灌木雜草都已清理,岸邊朝陽處,很多年齡大的府城老人在此垂釣休閑。
九斤找了處寬敞所在,停好馬車,開始找樹杈掛秋千,架吊床,白芷和薄荷招呼跟車來的五個婆子布置桌椅板凳,鍋碗瓢盆。
小小的營地很快歡聲笑語,簡易爐灶升起裊裊炊煙,當然是先燒水泡茶。
他們喝的水,取自四季園的水井,一開始四季園打水井時,很多人就告知海邊的井水苦澀難咽。
九斤來了犟脾氣,一口氣打下去近十丈深的水井,窯廠專門燒制的陶管安裝完畢,水井清洗后,打出的井水清凌甘醇如山泉。
后來陸續(xù)又在北海道觀,青石塔,牌坊街中央,各村的村公所打出了同等水質的水井,解決了北海鎮(zhèn)喝茶無好水的難題。
后來九斤在新四村北側修建了五丈深,方圓三里的深水塘和凈水渠,將人和牲畜用水徹底分開。
這幾年雖然降水少了近五成,王河水位也下降一半,但北海鎮(zhèn)縱橫交錯的溝渠水道仍然波光粼粼,宛如江南。
白芷不喜動,燒水泡茶,布置營地的差事就落在她身上,九斤領著張靈兒、雪梅、薄荷三人西行,在榆樹林中漫步。
榆樹林的樹木過于密集,這幾年也沒人來吃樹皮樹葉,以至于這些榆樹都競相瘋長。
走了三里多路,張靈兒終于選好一顆高大的榆樹,九斤將張靈兒抱上樹杈,又回到地面將雪梅和薄荷也送上枝頭。
四人坐在寬敞的樹冠上,伸手摘過鮮嫩多汁的榆錢兒,一邊吃一邊聽雪梅講她在牛頭山練劍的故事。
在這年月,抱著娘子上樹吃榆錢兒,普天下也僅此一例,雪梅她們本來嚴守規(guī)矩,來到北海不到半年,早就把多年養(yǎng)成的上下尊卑扔到天外。
坐在樹冠上,西面,北面的大海浪花翻滾,海面上海鷗翱翔,近處的新四村已經建了一半,橫平豎直的磚瓦房如同大秦軍陣整齊排列。
西北方向的新一村,東北方向的新二村人流攢動炊煙裊裊,綠色的田野中彩旗飄揚,那是各個生產大隊在田間勞作。
在北海鎮(zhèn),只要三年內沒有犯事,村里公示一個月,報到鎮(zhèn)公所批準,這戶人家就能得到十畝永業(yè)田。
這十畝永業(yè)田不能買賣,無人繼承時歸村公所擁有,村民每月要參加責任田耕做,年底根據工時統(tǒng)一發(fā)放薪俸。
北海鎮(zhèn)五萬多戶近二十萬人口,就像一窩巨大的螞蟻,每天忙忙碌碌,沒有閑人。
原先家家存糧的大缸,現(xiàn)在都腌制了海鮮或醬菜,女人們白天在工坊勞作,回家后加工海鮮整治醬菜,一年下來少的都能賺四五十兩銀子,多的上百兩。
男人們出海打魚,鹽池曬鹽,下地干活,修路蓋房,一年也能賺個百八十兩銀子。
在北海鎮(zhèn)蓋一套標準五間房的獨院宅子,需要八十兩銀子,由此可以看出這里的人,生活已經發(fā)生質的變化。
幾個女人癡迷的看著眼前的美景,薄荷說道:“這一切真的都是咱家的?”
九斤自豪的說:“這里原先是鹽堿灘,荊棘蒿草密布,十五年的時間,變成現(xiàn)在的模樣,怎么樣,咱家是不是天下第一大戶?”
張靈兒說:“是,更是天下第一大鎮(zhèn)?!?p> 四人在樹冠上正聊的起勁,牛武在樹下喊:“公子,太和山來的車隊過府城了。”
九斤說:“你去道觀告知老道長和二師兄,讓他們去南城門接到道觀去?!?p> “好咧,”牛武答應著打馬而去,張靈兒問:“夫君,不去迎接會不會失了禮數(shù)?”
“莫要擔心,太和山只有張真人比我輩分高,其他人都是晚輩,”說著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須,把三個女子逗的花枝亂顫。
幾人回到地面,營地飄來烤肉的香氣,雪梅和薄荷把榆錢兒摘洗干凈,提著籃子回到營地。
九斤挽起袖子,將烤好的野雞野兔各留下一只,其它的都給了包力他們。
拿起銅盆,放入摘洗干凈的榆錢兒,打上七八個雞蛋,放入一點玉米粉和面粉,放一點鹽輕輕攪拌均勻。
鐵鏊子燒熱,在上面刷一層油,加熱到快要冒煙時,把攪拌好的榆錢兒倒在鐵鏊子上,煎至兩面金黃,切成小塊盛入盤中。
然后就是調蘸汁,蒜末蔥末白芝麻放在瓷碗中,起熱油倒入碗中攪拌均勻,再放入適量醬油,米醋,白糖,香菜,一份香氣撲鼻的蘸汁就做好了。
今年北海鎮(zhèn)不僅增加了紅薯、玉米、水稻這些新品種的種植面積,還新增了包菜,番茄,番椒等新蔬菜的種植。
蔬菜和新農作物的增加,改變了人們的腸胃,北海鎮(zhèn)的人普遍面色紅潤,不再是土黃灰黑的膚色,四五十歲的人不顯老態(tài)已經很普遍。
人們紛紛盛傳,北海鎮(zhèn)有仙氣,住在這里可以延年益壽,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收獲。
吃完榆錢兒,張靈兒在吊床上歇息,雪梅她們在蕩秋千,九斤和包力繞過荊棘叢林帶,到河邊找釣魚的老翁買了幾條大鰱魚,每條都有六七斤重。
太和山的人來到北海,萬一吃不慣海鮮,這大鰱魚也足顯盛情。
兩個時辰后,馬蹄張的人報信,三位師姑和沈江維已到北海鎮(zhèn)。
九斤夫婦結束游玩,打包裝車返回四季園。
馬車進了四季園,右拐向北進入櫻花大道,此時的櫻花已過了興盛期,花瓣鋪滿地面,但是牡丹園的牡丹,卻正是怒放之時。
大師姑的馬車停在路邊,就像停在花瓣海中,九斤叫停馬車,靈兒等人下車向牡丹園走去。
九斤和牛武包力二人,提著魚向東南角的灶房走去,賴在這里養(yǎng)老的老道張彥早就傳話,讓九斤準備宴席。
這老道來到北海道觀,使道觀進入香火鼎盛時期,難民們在青石塔祭奠完家人,都會進道觀祈福許愿。
道觀煉丹藥房的丹藥對香客是免費的,有頭痛腦熱跑肚拉稀病癥的,一丸見效,三丸痊愈,使得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都扶老攜幼而來。
有錢的住客棧,沒錢的在青石塔廣場扎帳篷,九斤已經決定,最遲年底,就在萊州府各縣之間開通客運馬車,沿途的客站就是那些荒廢的驛站。
萊州府的朱大人對此非常支持,轄地內七千多戶驛站胥吏,將會解決生計問題,府衙出售這些地產,還能有不菲的收入。
相關奏折已經送往京城,能不能批準已經不重要,現(xiàn)在已有一半的荒廢驛站簽訂了購買協(xié)議,將來那些荒廢的衛(wèi)堡也會照此辦理。
咱們言歸正傳,摳門的張彥道長把宴會放在四季園,恐怕已經打算好,從第二天開始,老家伙就會領著太和山來的道士準點來蹭飯。
東南角的灶房是個單獨院落,由月亮門進入,里面是五畝左右的大院子,高大的紅松,樺樹,銀杏樹筆直高聳。
樹林中的八角涼亭是夏天喝茶下棋的所在,林中有高腳木樓,那是上千只鴿子的棲息地。
北海鎮(zhèn)信鴿的發(fā)展起步緩慢,主要是沒有合適的人員,這件事交給了李春,他的隱身門能不能創(chuàng)建成,取決于能不能把鳥兒養(yǎng)好。
進了院子左拐,就是寬大的千禧殿,九斤和張靈兒年前的答謝宴,就是在這兒舉辦的。
這里房間寬大,桌椅板凳酒杯碟碗齊全,冬天暖墻地籠供熱,寬大的玻璃門窗潔凈透亮,是北海鎮(zhèn)最高檔的宴會場所。
來吃飯的府臺朱大人親自題寫匾額‘仙臺居’三個大字,因為不管是宴會場所,還是灶房,都干凈明亮宛如仙境。
更別說那叫做洗手間的茅廁,不僅有瓷磚鋪地,還有沖水馬桶,洗手瓷盆上的銅制彎頭,輕輕一掰就流出水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九斤有專門的灶臺,他今天來就是做這大鰱魚的,鰱魚刺多肉粗土腥味重,所以很多人只吃鰱魚頭不吃鰱魚尾。
九斤的長方形鐵炸鍋本來是炸油條用的,今天用來炸魚卻也剛剛好。
九斤在清理干凈的鰱魚兩邊切開兩指寬的花刀,用高粱燒酒、清醬油(生抽)、米醋、鹽調制的汁水均勻涂抹在魚身上,放在銅盆里腌制半個時辰。
在長條炸鍋里倒上油,燒至七成熱,在魚身上均勻撒上薄薄的面粉,兩手提著魚頭魚尾,抖掉多余的面粉,輕輕放入油鍋中,炸至八成熟撈起放入網籃中控油。
在圓鐵鍋中起油,放入蔥花姜絲爆香,倒入開水,將炸好的魚放入鍋中文火慢燉三刻鐘。
將魚整條撈出,放入魚盤中,鍋中的魚湯收汁,澆在魚身上,撒上小蔥末,一道鮮香味美的紅燒魚就做好了。
今晚是兩桌席面,男女各一桌,除了春天季節(jié)北海特有的八道海鮮外,九斤又安排廚子做了紅燒排骨,蔥爆羊肉,虎皮豆腐等內地菜式。
酒菜都已齊備,二師兄車賢、沈寶、五師兄廣輝,六師兄劉凱來到灶房。
九斤一邊洗手一邊問:“太和山來的是誰?”
二師兄車賢說:“凝露觀主持李玄禮,還帶來了師祖信件,不過他是南派的掌門?!?p> 九斤笑道:“道門分裂成四十多個派系,每個人都夢想著做開山鼻祖,照貓畫虎反成犬,何其繆也?!?p> 廣輝在一旁打岔說:“這次他們帶來了你和金毛的神龍皮甲,李東和蔡興的甲胄聽說已經送往山西?!?p> 九斤隨即想起觀英谷那條巨大的鱷魚,原本要三年才能制作完成的皮甲,現(xiàn)在提前了半年,看來在硝制皮革的技術層面,太和山又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