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銅扁壺是真的,五個億!
“什么叫不能說的研究成果?我懷疑你這個副教授到底是不是真的,你不會是跟林醒一伙兒的吧?”
“對啊,你總不能因為一句話,空口白牙就說這圣旨是真的,萬一這是你們一起做的局呢?”
“不是,樓上的,就算是他們做的局,做了一個殺豬盤,但是跟你有雞毛關(guān)系啊,你有錢嗎,你是豬嗎?啥也不是!”
“贊同!別的不說,最起碼的專業(yè)術(shù)語你得說出來一點吧,連專業(yè)術(shù)語都省了,你這算是什么教授?”
直播間的觀眾這會兒不買賬了。
起碼之前趙啟民連麥的時候在直播間里說了些專業(yè)術(shù)語,雖然他們不懂,但是不妨礙他們在直播間扣666。
可現(xiàn)在,同樣是重點文物研究所的人員,還是一個副教授,卻只是一口咬定這是真的。
這情況,讓他們大多數(shù)都認(rèn)為,這不是真的,而是做的一個殺豬盤。
殺豬盤,專門用來殺那些擁有許多財富,腦子卻跟普通人大有區(qū)別的一些個富翁。
副教授看著直播間里的彈幕,忍不住苦笑一聲。
這秦朝圣旨,莫說是他,就算是趙啟民,也不會透露出關(guān)于這個圣旨的任何細(xì)節(jié)。
畢竟,研究所保存的那份圣旨,當(dāng)前屬于最高機(jī)密級別。
除非,被允許公開那份圣旨,他才能透露所有的細(xì)節(jié)。
但是現(xiàn)在,只能挑些干的說了。
“你們都先別著急,我這副教授的名頭,是名副其實的?!?p> “前面我說了,這圣旨,是我們研究所暫時無法公布的一個研究成果?!?p> “但是為了讓你們相信,我不是在說謊,那么我就揀一些干貨跟你們講講?!?p> “當(dāng)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大興土木,建造上林苑,從云岡引竹至都城,并且拾遺記當(dāng)中還有記載?!?p> “始皇起虛明臺,窮四方之珍,得云崗素竹?!?p> “而當(dāng)初始皇帝昭告天下或者傳達(dá)圣意的時候,都是下的詔書,并且多刻在銅器,或者是陶器上,后來在李斯的建議之下,才有了圣旨?!?p> “而為了顯示圣旨與其他竹簡不同之處,特地挑選了當(dāng)時最好的竹子,紫竹?!?p> 副教授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泡著枸杞顏色發(fā)黃的枸杞水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
“紫竹,渾身為紫色,經(jīng)過秘法泡制晾干之后,可保存很長的時間,甚至幾千年都不成問題?!?p> “并且紫竹經(jīng)過千年的沉淀,眼色就會從紫色蛻變到最初的眼色,綠色?!?p> “成為紫竹褪色褪到綠色之后,再過五百年,方能成為這種墨綠色。”
“這種墨綠色,是時間的渲染,可以看到墨綠色當(dāng)中還有絲絲的銀色云紋,這種現(xiàn)象,想要仿造出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p> “行了,我就跟你們說這么多,我覺得直播間里有不少的藏友吧,而且也有玩兒竹子的吧,你們想一想就會知道,這圣旨到底是真還是假了。”
副教授說完,飲了一大口枸杞水,呼出一口氣。
他的這些干貨,還算是沒有違規(guī),如果透露了重要的信息,那么后果到時候怕是他不能承受的。
“副教授說的一點沒錯!我就是玩兒竹子的,紫竹確實是有這樣時間上的沉淀!”
“臥槽了,我全程都是跪著聽副教授講完這些知識的,現(xiàn)在看一看,那圣旨當(dāng)中,的確還有一絲銀色的云紋!”
“副教授所說的這些干貨知識,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沒想到這竹子還這么大有來歷?!?p> 當(dāng)副教授說完之后,觀眾們算是開了眼界了。
尤其是那些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聽完之后都大加贊賞。
“林醒弟弟,是不是這樣呀?”
“這里面還真有銀色的云紋!”
張紫楓離林醒最近,忍不住湊上前去觀看竹簡上的云紋。
林醒淡淡一笑,將手中的圣旨遞到張紫楓手中。
張紫楓手中捧著竹簡圣旨,雖然心情有些激動,但是仍舊被云紋所吸引,所以激動的心情就略微的放松了不少。
黃雷跟何炯倆人眼皮子一跳,想要勸說張紫楓把圣旨還給林醒。
畢竟,這玩意兒可是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還是圣旨,這要是被張紫楓的指甲蓋給刮花了一點,那無疑就是讓一件國寶有了瑕疵!
這國寶的價值,已經(jīng)不言而喻。
只要拿去拍賣,不夸張的說,幾個億,甚至數(shù)十億都是很輕松的!
因為這是圣旨,還是秦朝時的圣旨,不出意外的話,世界上目前就此一份,屬于孤品。
或者再說的夸張一點,任何金錢都已經(jīng)無法去衡量這圣旨的價值,畢竟物以稀為貴。
而現(xiàn)在,這個圣旨,卻被張紫楓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觀看其上的云紋。
“這位小妹妹,你輕點!”
“這可是無價之寶,要是刮花了一點點,后果會很嚴(yán)重的!”
雖然黃雷他們沒有說什么,但是副教授卻忍不住了,趕緊對張紫楓提醒說道。
“???”
“好的好的?!?p> 張紫楓趕緊吐了個舌頭,有些心虛后怕的把竹簡圣旨還給林醒,隨后拍了拍胸脯緊張道,“哎呀,臭弟弟,都怪你,我差點就把無價之寶給刮花了!”
林醒笑了笑,不是很在意的將圣旨收好,放回箱子里。
這秦朝的圣旨,他們林家又不是只有這一份。
在秦始皇在位期間,保龍一族所作的貢獻(xiàn)不小,所以家里的圣旨一大堆,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罷了。
而且除了秦朝,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圣旨都是多到爆的那種。
“王導(dǎo),麻煩你大體的量一下這些銅扁壺的通高,長,寬,口徑,可以的話,再測量一下重量。”
副教授讓攝像機(jī)移動到那些銅扁壺之上后,目光灼灼的盯著屏幕說道。
這種銅扁壺,跟他們曾經(jīng)在中山國王墓當(dāng)中出土的銅扁壺外形是一模一樣的。
有蓋子,侈口,短須,并且是圓弧肩,扁身,平底,長方形圈足。
而壺身扁平,抹角又呈現(xiàn)出桃邊形,左右兩側(cè)卻呈圓形,在肩部上,各有一個獸面銜環(huán),在蓋面上等距立置著三個環(huán)形鈕。
其實光是看到這些特征,以及青銅器上特有的那種銅色,副教授就已經(jīng)完全的斷定,這些就是秦朝的銅扁壺。
而且說不定,還是從戰(zhàn)國時期保存下來的。
如果是戰(zhàn)國時期的話,那么光是這銅扁壺的價值,比酒要值錢的多了!
之所以讓王導(dǎo)去找個卷尺過來量一下,是為了確定這銅扁壺的大小是否一致。
畢竟,光是看的話,絕對沒有量出來的真實有效。
不一會兒,就有工作人員送過來了一把卷尺,王正宇親自上手,開始測量。
沒一會兒,就得出了銅扁壺的具體測量數(shù)據(jù)。
銅扁壺通高45.9厘米,長36.5厘米、寬15.3厘米、口徑是15厘米。
至于重量,暫時沒辦法測量,畢竟里面還放著酒液。
“是了是了!”
“這就是妥妥的戰(zhàn)國銅扁壺!其年代甚至是在比秦朝一統(tǒng)之前的!”
“這里面有這么多的銅扁壺,真是讓人驚訝,驚嘆,簡直就是絕了!”
“而且看這保存的樣子,我覺得大概率,這銅壺當(dāng)中的酒水是完全可以引用的!”
副教授滔滔不絕的講述著,然而待在儲存室的眾人,臉頰上已經(jīng)有了些許的泛紅之意。
雖然沒有喝酒,但是一路上過來,再加上室內(nèi)的酒香,就已經(jīng)讓他們有些些許的醉意。
也許這就是未飲酒,卻先醉。
“怎樣,要不要喝一壺?”
“如果想要喝的話,我現(xiàn)在就拿一壺出去,而且我保證,這銅扁壺當(dāng)中,并沒有金屬離子,不存在中毒一說?!?p> 林醒笑著說道。
“喝!肯定喝!”
“林醒,你直接說一壺酒多少錢吧?!?p> “而且,我有一個要求,就是付錢之后,銅壺我也必須要一起帶走?!?p> 王正宇斟酌了一番,緩緩開口說出自己的要求。
或者說,是背后金主們的要求。
“銅扁壺的價值,不用我多說了吧,就這品相,以及保存的完好度來說,兩個億沒問題吧?”
“別看我這儲存室內(nèi)的銅扁壺這么多,每一個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至于這銅扁壺當(dāng)中,有著兩千年的酒,其價值,不用說我,起碼也得一個億吧?”
“嗯,這兩樣加一起,五個億,銅扁壺你就可以拿走?!?p> 林醒點點頭,淡淡說道。
五個億,說起來的話,價格不算是太高。
這玩意兒其實就是王八看綠豆,只要對上了眼緣,并且還相當(dāng)有錢,那么肯定會買的。
他不會為了賣一個銅扁壺就將其價值往下拉,這不符合他的風(fēng)格。
“五個億么?”
“價格雖然比預(yù)估的高了不少,起碼兩個億,但是還能接受,買吧。”
“記住,少喝一點,你們每人,最多只能喝一杯,你,黃雷,何炯,外加林醒,至于張藝星他們,如果他們要喝的話,半杯就行了,喝多了也是浪費(fèi)酒!”
看著老總發(fā)過來的信息,王正宇的臉色閃過一絲驚喜。
總體價值五個億,他們每人喝一杯的話,就是幾百上千萬!
到時候他們都不需要去吹噓,國內(nèi)就會有很多人知道,他們喝過最貴的酒,無人能比!
“就這壺吧,我給你掃碼?!?p> 王正宇挑選了一壺酒,隨后讓林醒把收款碼亮出來,嘀的一聲過后,直接轉(zhuǎn)過去了五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