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撤軍成皋趕跑王離、彭越后,收復彭城以及外黃諸多郡縣之后,楚軍就又掉頭再來成皋,但是這時的成皋已經(jīng)被劉邦所占據(jù),只能在滎陽附近的廣武駐軍與劉邦的漢軍相對峙。
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在廣武再次爭奪滎陽,野史說劉邦不管在戰(zhàn)略上還是戰(zhàn)術上,在廣武對峙期間漢軍是占據(jù)上風或優(yōu)勢的,可是正史似乎看不到劉邦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痕跡,而是說的非??陀^。
不過我還是想以正史為基本框架,野史作為輔助性材料來完整地還原一下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根據(jù)客觀的思維邏輯推演出來比較客觀的歷史事件。
某人認為,楚漢之爭,劉邦在廣武與項羽對峙,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是在漢軍元帥韓信攻進齊國,又在濰水一戰(zhàn)打敗了楚軍大將龍且的三萬精兵,而《楚漢傳奇》電視劇說的是龍且?guī)Фf大軍救援齊國那是非??浯蟮幕闹囋O置。龍且是楚軍久經(jīng)沙場的戰(zhàn)將,也是霸王項羽最為信任的頭號五虎上將,二十萬大軍怎么可能被韓信輕易打敗,而且那時候的項羽并沒有二十大軍,連在廣武與劉邦對峙到鴻溝議和也就是十來萬兵馬?
項羽用兵,給手下大將獨自帶兵征戰(zhàn),一般都是每個大將派遣五千到一萬人,所以野史說龍且?guī)f大軍救援齊國,某人認為這種說法是非常符合項羽的用兵之道和性格特點的。
漢軍元帥韓信攻下齊國,田橫被殺,田廣逃到海上不知所終。韓信占據(jù)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后,受蒯切的挑唆,派使者去成皋管劉邦要假齊王封號才能出兵合圍霸王項羽,這時憤怒的劉邦內(nèi)心非常后悔自己起用韓信為漢軍大將軍,這時想殺的心思勝過任何時候,但是為了打敗楚霸王項羽,在張良與陳平的提醒下,他不得不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而且還給了韓信一個真齊王的封號,這時韓信人生最為得意的時候,也是劉邦自楚漢之爭以來最為窩囊受氣的時候,所以漢王劉邦的心智和謀略是楚霸王項羽所不能及的,最后取得勝利也是必然的趨勢。
一、彭越的作用
在整個楚漢之爭期間,韓信幾乎都是正面與楚霸王那些小弟硬抗的,可以說是楚漢之爭的第二大正面戰(zhàn)場,劉邦與項羽在彭城大戰(zhàn)和在滎陽兩次大戰(zhàn)中,可以說是楚漢之爭的第一大正面戰(zhàn)場,而力量薄小的后起之秀彭越只能算是在楚漢之爭的雙方之中最大的投機取巧或投機倒把的贏家,他的贏在無形之中支援了漢軍的兩大正面戰(zhàn)場,在楚軍側面或敵后戰(zhàn)場打游擊,在一時半會里是不起眼的部隊。
彭越的軍隊在未真正加入漢軍陣營之前,屬于雜牌的山寨性的土剛開始也就幾千人,開始是田榮拉攏他,項羽派蕭公角率領五千兵馬征伐未果而丟掉性命,項羽曾兩次親自領兵去征剿依然被他逃脫,可以看出彭越的帶兵打仗能力,絲毫不亞于劉邦沛縣那些元老級別的將軍。
彭越的土匪軍,劉邦本來是看不上的,可是在他趁勢一步步發(fā)展壯大的時候,張良勸劉邦拉攏他,而彭越也很識時務,迅速投靠到劉邦的麾下,但是他也學劉邦,表面上投靠漢軍,可是他的軍隊始終沒有被劉邦整編,保持著高度的獨立自主的作戰(zhàn)權力。
彭越剛開始的實力還不如王陵投靠劉邦時的實力呢,可是彭越會打游擊???彭越所帶領的小股部隊專門在楚軍背后偷襲和搶劫糧草或斷楚軍糧道,這使得楚軍疲于疏通糧道而三番兩次地出兵征剿彭越的小股部隊,結果項羽沒能把彭越打趴下,而是在征剿彭越的過程中使得彭越的名氣越來越大,彭越是部隊也是越剿越多。
每當彭越跟楚軍對抗或交戰(zhàn)打不贏就跑,也絲毫不影響彭越軍隊的總體實力和后續(xù)發(fā)展,一旦楚軍或項羽撤軍去圍剿其他諸侯和跟劉邦對峙的時候,他又開始活躍在各地,專門搶劫楚軍糧草和輜重的勾當,可以稱之為漢軍最有力的敵后戰(zhàn)場。
這是楚漢滎陽爭奪戰(zhàn),彭越做漢軍出的突出貢獻,漢軍在楚軍側面或敵后戰(zhàn)場上是沒有人的功勞能超過彭越的戰(zhàn)功的,就算是九江王英布的投靠漢王劉邦后,在彭越面前也是甘拜下風的。
所以彭越的戰(zhàn)功始終是超越所有后來在滎陽爭奪戰(zhàn)之后選擇再次投靠劉邦的所有諸侯。彭越的作用就是能襲擾項羽的側面或后方,給韓信和劉邦的正面戰(zhàn)場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二、曹咎大意失成皋
公元前204年11月,漢王劉邦趁楚霸王項羽撤軍東歸趕走王陵和彭越之際,卷土重來,向滎陽方向卷土重來。項羽撤軍之時,命大司馬曹咎領一萬楚軍在成皋據(jù)守,劉邦去趙地拿走了韓信的帥印并帶走了他剛剛訓練好的士兵(少則五萬,多則十萬),向成皋方向殺來。
起初,成皋的楚軍是按照項羽的部署堅守不出的,但是劉邦多次派人在城下百般辱罵曹咎,罵了五六天(野史說三天),曹咎受不了最終沒能控制情緒,親率城中士兵出擊劉邦的漢軍。而劉邦的漢軍見曹咎傾巢而出,趕緊撒腿就跑,曹咎率領的楚軍就一路窮追,渾然不知是漢軍的誘敵之計,楚軍追了二天沒追上,一直追到汜水邊還不肯罷休。
這時的曹咎已經(jīng)追紅了臉,看到汜水并不急而且河水并不深,也知道這樣追擊的事態(tài)很嚴重,由不得自己多想了,如果回軍成皋可能會受兩面夾擊,同時感覺自己不能白跑一趟吧,心想著如果能渡過汜水打敗漢軍,也是大功一件。本來曹咎身邊的副將是勸過曹咎的,但是也知道,但是曹咎建功心切,依然下令汜水追擊劉邦。
當楚軍渡過汜水一半時,漢軍的汜水岸邊正張弓搭弩在等待著曹咎他們,可憐的楚軍追擊了兩天,沒等來戰(zhàn)勝的喜悅,等來的卻是漢軍的半渡而擊。曹咎見情況不妙,趕緊下令撤軍,而劉邦下令從汜水掩殺過去,楚軍一時死傷無數(shù),曹咎帶著殘軍敗將一路敗逃,一路向成皋方向潰逃,潰逃之兵見成皋插著漢旗,曹又往滎陽方向潰逃,最后曹咎的被漢軍斬殺,楚軍一萬人馬,十之八九喪命。
成皋本是一個雄關,足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曹咎所帶的一萬楚軍,如果不主動出擊,堅守險關的話,就算是漢軍十萬兵馬叩關,不耗費一兩個月是攻不下的,這就是項羽為何撤大軍回援彭城時命曹咎堅守等待他的叮囑。
不堪受辱和貪功冒進是很多武將的通病,曹咎也不例外。曹咎的成皋失守好似關羽大意失荊州!我們不得不感嘆,歷史上的事件是何其地相似!
三、霸王欲殺劉太公
劉邦的漢軍在汜水打敗曹咎之后,士氣高漲,一路追擊到廣武(滎陽東北)。據(jù)守在滎陽的楚軍日夜探報成皋動向,得知成皋陷落,大司馬曹咎不幸身亡之后,馬上飛報遠在外黃的霸王項羽。
霸王離開成皋時,對曹咎千叮嚀萬囑咐,讓曹咎堅守成皋,說他在十五天內(nèi)必然平定彭越在梁地的作亂,來回也只需二十天,叫曹咎堅守成皋,等他收拾了彭越,再回師成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曹咎還是丟掉了成皋,打亂了霸王項羽的全盤計劃,只好再次揮師成皋而來。項羽率大軍來到廣武,楚漢兩軍在廣武山形成了對峙之勢。
劉邦的漢軍為什么敢大膽地追擊楚軍,一直追到離滎陽不遠的廣武山一帶?除了從趙地帶走韓信訓練那些新兵,還有是蕭何從漢中和關中遠遠不斷的糧食供應和兵源補充。
楚漢在廣武對峙數(shù)月,劉邦的漢軍修復了甬道,控制了敖倉,蕭何從敖倉不斷向廣武前線運送糧草和補充士兵,劉邦得以一心在廣武與楚軍交戰(zhàn)。
就在楚漢在廣武相持之際,彭越多次在梁地作亂,又截斷了楚軍的糧道,項羽對此憂心忡忡,于是召集項伯、鐘離昧等人商議如何解決糧道的問題。
項伯、鐘離昧等說:“劉太公和呂夫人還在我們手里,我們可以在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上做文章,一邊派人去恢復糧道,一邊逼迫劉邦投降或議和!”
項羽覺得,龍且戰(zhàn)敗被殺韓信占領齊地,彭越又在梁地作亂破壞他們的糧道,局勢不容樂觀,只能這樣部署了。霸王一邊派人去梁地討伐彭越,一邊差人去漢營要挾劉邦,要不然就把劉太公放在油鑊中烹了。
劉邦聽說項羽要殺害劉太公,還要派來使者恐嚇和要挾,劉邦被這突如其來的事,一時慌張六神無主。
張良知道后卻耐心地開導劉邦說:“大王,霸王要殺劉太公,說明他快要山窮水盡了,也證明楚軍此時已經(jīng)失去優(yōu)勢,我軍已經(jīng)對楚軍施行了戰(zhàn)略上的包圍和優(yōu)勢。以我對霸王的為人,他斷然不會真殺劉太公,如果你這時表現(xiàn)得越在乎劉太公的安危,霸王就越會以此來要挾我軍,這樣劉太公就越危險,漢軍也就越被動……”
劉邦聽了張良的一席話,最終鼓起勇氣斥責了楚使,楚使垂頭喪氣地回楚營。
楚使回去告訴把他在漢營里的詳情地跟項王反饋了。項羽聽了很是生氣,命人搭起高高的案板,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放在案板上,旁邊還設了個油鑊,油鑊底下還冒著濃煙。項羽隔著廣武澗的鴻溝大聲喊道:“劉邦,如果你不趕快投降,我就把你爹扔進大鼎里烹了?”
士兵回營稟報了劉邦。劉邦慌了,在軍帳里來回踱步,張良走進軍帳對劉邦說:“大王,項王只想以此來要挾您認慫和投降,我知道你內(nèi)心痛苦,但是在關鍵時刻,兩軍陣前你要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樣子,這樣項王的陰謀才不能得逞!”
劉邦也深知項羽的為人,張良的想法跟他想到一起了,但是面對楚軍挑釁和父親的安危,他內(nèi)心無時無刻在滴血,但是面對全軍將士多年的浴血奮戰(zhàn),他豈能因為一己私情而投降楚軍!
劉邦鼓足勇氣走出軍帳,到鴻溝對岸面對項羽說:“我與霸王您曾經(jīng)共同接受懷王的命令,曾經(jīng)也結為異性兄弟,我們情同手足,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那到時請分給我一碗肉羹?!?p> 劉邦的回復出乎項羽的意料,項羽見劉邦不把他爹當回事了,他項羽也沒有必要顧及那么昔日的交情,畢竟賭場無父子戰(zhàn)場無兄弟。于是項羽一時雷霆大怒,想當著劉邦的面把劉太公扔進油鑊里。
項羽大怒之際想把劉邦的老爹烹了,項伯就出來阻止說:“侄兒,如今楚漢之爭鹿死誰手,還沒完全定下來,他劉邦只想得到天下而不顧及他的老爹和妻子,我們殺掉劉太公對我們也沒有什么好處,只會徒增禍害?!?p> 項羽經(jīng)叔父項伯那么一說,心中的怒火也暫時息了下來,想想自己一個堂堂項燕之后,征戰(zhàn)沙場所向披靡,從不殺老弱婦孺,他劉邦不廉恥,我可不是那樣的人。項羽拿劉邦也沒有辦法,只能命人把劉太公押下去看管起來。
四、霸王伏弩射漢王
項羽以烹殺劉太公為名,逼迫劉邦投降,可是劉邦陣營里的人把項羽的心思摸的一清二楚。項羽打仗從來就是錚錚鐵骨,以烹殺劉太公為名逼迫劉邦投降也是無奈,既然劉邦不吃這套,他只能另想辦法了。
楚漢在廣武相持數(shù)月,誰都不能消滅誰,天下的青壯年因此長年累月在外征戰(zhàn),剩下的老弱婦孺又要肩負著押送糧草的苦差,天下百姓都在為楚漢之爭而忙忙碌碌、怨聲載道,對此項羽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項羽覺得這樣長期僵持著對自己非常不利,就果斷派使者到漢營跟劉邦說:“暴秦滅亡之后,天下戰(zhàn)火重開,搞得天下百姓痛苦不堪,都是你我兩人導致的,不如我們正面拉開陣勢一決雌雄,早點結束戰(zhàn)爭,免得天下百姓長年累月受戰(zhàn)爭之苦?!?p> 劉邦想著,誰不知道你項羽力大無窮、勇冠三軍,正面與你交戰(zhàn)那是要吃虧的,況且彭城與滎陽一戰(zhàn)我差點丟了姓命,現(xiàn)在我漢軍已經(jīng)對楚軍形成了戰(zhàn)略包圍,我拖也要拖垮你。
劉邦面對項羽派來的使者不覺地冷笑說:“請回去告訴你們霸王,我寧可與他斗智,也不跟他斗勇斗力。”
項羽聞知大怒,馬上派丁公、雍齒、桓楚、于英等大將,出馬與漢軍挑戰(zhàn)。漢軍派遣善于騎射的番將婁煩出戰(zhàn),楚漢兩軍陣前戰(zhàn)旗飄飄,戰(zhàn)鼓擂鳴。
楚軍中有護駕四將,季布、李蕃、張月、項昂,各自張牙舞爪挺槍躍馬與婁煩交戰(zhàn)。婁煩面對楚軍四將毫無懼色,舉刀躍馬與四將對敵。劉邦怕婁煩吃虧,便派出大將周勃、盧綰、王陵助陣婁煩,兩軍四將撕打在一起。婁煩趁機射箭連發(fā)四箭,射中李蕃、張月,當場落馬而亡,項昂也被王陵一刀斬殺,楚軍四將只有季布逃生。
項羽聞之大怒,于是自己披甲上陣來戰(zhàn)婁煩,婁煩剛想張弓搭箭射死項羽,項羽便瞋目對婁煩大喝一聲,舉戟便向婁煩刺來,嚇得婁煩眼不敢目視項羽,手上瑟瑟發(fā)抖弓箭,弓箭無法射得出來,連人帶馬后退十數(shù)步,害怕地逃回漢營不敢出來。
劉邦派人問婁煩將軍為何退下陣來,說是霸王親自上陣與婁煩將軍交戰(zhàn),婁煩將軍不敵霸王,所以敗走回營。劉邦大驚失色,又命諸將死命抵住項羽的攻擊,緩緩地撤軍。
于是項羽與劉邦相隔著廣武澗進行對話。項羽大喊大叫:“劉邦你這個膽小鬼,縮頭烏龜,打不贏就知道跑,算什么英雄好漢!”
劉邦也毫無示弱,披甲出馬來到陣前,左右前后有眾多漢將貼身防護,就開始數(shù)落項羽種種罪行:違背懷王之約、擅自殺害卿子冠軍宋義、坑殺二十萬降卒、殺害秦王子嬰及嬴氏家族、掘墓燒毀宮殿、分封不公等等罪狀。
項羽聽到非常憤怒,也非常不服劉邦這些話,想跟劉邦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劉邦不屑一顧,說完轉身就要走開不想搭理項羽。項羽見狀非常怒火,隔著廣武澗,突然拿起弓箭遠遠地射向劉邦。
“噗嗦”地一聲,正中劉邦的胸心。幸虧劉邦身上穿有軟甲,才不至于一箭穿心,但是箭頭依然刺破了軟甲,扎進了胸膚,頓時他胸前一陣疼痛。
劉邦身邊的眾將,都被項羽這一冷不丁的一箭給嚇得不輕,想上前扶住劉邦,劉邦示意不用。劉邦強忍著疼痛,一手把射在胸前的箭折斷。
劉邦轉身看著項羽,臉上不露半點聲色,若無其事地說:“霸王,你箭法很好啊,既然這么遠都能射中,但可惜力度不夠大,沒我沒什么事。”
劉邦說完,抬頭挺胸強忍著疼痛在眾將的遮掩下回了營帳。項羽也很納悶,劉邦這老小子,命怎么這么好,我這一箭怎么沒射死他,還讓他折斷了我的箭。
劉邦被項羽突然伏弩一箭射中胸心,這對劉邦和漢軍來說是一個不小打擊。項羽這一箭,雖然沒有射死劉邦,但是也夠劉邦難受療養(yǎng)一段時間,也加快了后來的楚漢議和的腳步。
湛雷小子
各位讀者,不好意,由于暑假帶孩子和疫情影響耽誤了,這么久才續(xù)上一章。我盡量在本月底寫完這部作品,感謝一直陪伴和支持我的讀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