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淮右布衣逆天記

第三十六章 決戰(zhàn)鄱陽湖(2)

淮右布衣逆天記 九品流官 2399 2024-05-29 14:34:27

  從夢中驚醒過來的陳友諒迅速組織艦隊用大炮筒子對準了徐達的戰(zhàn)船,其實面對徐達的小船,陳友諒根本不用大炮,直接開過去撞就行了。

  吃了虧的陳友諒肯定要痛快地泄一番私憤。隨即從被動的戰(zhàn)局中,迅速集中十幾艘戰(zhàn)船,向徐達的船隊猛攻過去。

  瞬間,戰(zhàn)局發(fā)生了扭轉。徐達的旗艦被擊沉,身后那些彎彎的小船被炸得人仰馬翻。

  各位,別看到戰(zhàn)爭過程中有槍又有炮,就以為是在玩穿越。古代大型戰(zhàn)役中往往會動用火槍和火炮。

  火槍的前身是火銃,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宋朝那會兒管這玩意兒叫做“突火槍”,主要是由竹筒和木棍制成,跟80后朋友小時候玩的噴水槍是一個原理。

  經(jīng)過戰(zhàn)斗民族元朝的改良,火銃已經(jīng)具備很強的殺傷力,好斗的人喜歡把自己認知范圍內(nèi)的一切先進技術運用于提高戰(zhàn)斗力。

  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的火藥從此在軍事上有了一席之地。

  大炮不過是超大號的火銃而已,原理一樣。唯一的弊端就是填裝彈藥麻煩,移動很不方便,不具備靈活性和機動性,一般都是作為守城的固定攻擊點,所以不是萬不得已才會排上用場。

  陳友諒能把大炮和船體相結合,不僅大大提升了大炮的機動靈活性,還大大提升了水軍的作戰(zhàn)威力。

  但那個時候的戰(zhàn)場,首選兵器還得是“弓箭”。

  “神機營”顧名思義,就是一支神秘的機器和機動部隊,算是當時的高精尖部隊了。

  神機營是明朝建國后成立的,專門掌管各種火器,算得上特殊部隊,具備了模戰(zhàn)斗的能力。

  被陳友諒反咬一口的徐達下意識的選擇了逃跑。

  別看徐達平時很沉穩(wěn),給人一種老是“端著”的感覺,但逃跑的時候絕不含糊。

  徐達見狀情況不妙,還沒來得及叫上其他弟兄,自己就先跳上一葉扁舟漂了,好漢不吃眼前虧,三十六計走為上。

  至此,陳友諒扳回一城。

  此時,朱元璋也不敢貿(mào)然進攻,畢竟老虎屁股摸一次就算了,再伸手非得搭上自己的小命不可,這買賣做不得。

  正當朱元璋一籌莫展之際,意外發(fā)生了。

  一般出現(xiàn)這種梗,接下來就是主角光環(huán)護身的時刻。但這次則不然,朱元璋的主角光環(huán)差點飄到頭頂上,插上兩只翅膀就能去往天堂。

  就當雙方進入僵持階段的時候,一位名叫張定邊的猛人打破了僵局。

  張定邊,1318年出生,比陳友諒大兩歲,比朱元璋大十歲,祖籍是湖北沔陽,跟陳友諒家是一個地方,也是漁民出生。倆人從小跟著父母外出打漁的時候就經(jīng)常一起在長江邊上撒尿和泥,有著同樣的出身,自然有種莫名的親切感。起義之前倆人就伙同張必先效仿桃源三結義結為生死弟兄。估計陳家和張家的關系還比較好,都有著共同的教育理念,兩家都讓孩子接受了文化教育。張定邊不僅性格勇猛,還能識文斷字,聽說還是個會算卦懂得天文地理的全能型人才。

  陳友諒一輩子誰都不相信,唯獨相信這個和他一起長大的張定邊。

  自己的哥們受欺負了,張定邊肯定不能袖手旁觀。

  什么是真兄弟?就是當自己的兄弟被欺負了,在不讓兄弟知道的情況下,抄起家伙為兄弟報仇的人。

  張定邊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

  就當大伙打累了休息的時候。猛人張定邊悄悄地抄起家伙,只身一人去往朱元璋的陣營。

  朱元璋這邊的巡邏人員看見有艘小船緩緩的朝自家駛來,并不知道船上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定邊,社會人都知道,大人物出行一般都是前簇后擁,還有警車開道。

  江面上唯一移動著的這支小船并沒有引起朱軍巡邏人員的警惕,都以為是漢軍派過來巡查情況的。

  沒過一會兒,朱元璋這邊的巡邏人員發(fā)現(xiàn)情況有些不對,漢軍的這條巡邏船怎么不拐彎,而且速度是越來越快,直溜溜地朝元帥的旗艦駛去。

  這時朱元璋軍中一人大喊道:“不好!此賊是來行刺主公的,快快攔截!”

  說時遲,那時快!張定邊已將保護朱元璋旗艦的攔截人員紛紛斬于船下,眼看就要跳上朱元璋的艦船。船上的文臣急得那是大呼小叫、上躥下跳,有的武將都還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把搞得氣氛這樣緊張。

  朱元璋的護衛(wèi)人員連拖帶拽的把甲板上的朱元璋往船艙里推,朱元璋這時也被整懵逼了,想罵人也沒來得及罵,也只好跟著護衛(wèi)人員的節(jié)奏走。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刻,朱元璋主艦不遠處的一艘護衛(wèi)艦上有一人站了出來,此人正是常遇春。

  常遇春在摸清情況后,冷靜地問一旁的士兵:“敵軍船上誰是張定邊?”

  士兵把張定邊的形態(tài)特征描述之后,常遇春不慌不忙地拉弓搭箭,順著張定邊的移動方向,調(diào)整好弓箭的位置。

  …嗖…的一聲

  箭矢刺穿驚鬧聲的同時,也射中了張定邊,這一箭并沒有射中要害,張定邊忍痛又用手中的長槍戳倒了幾名將士,怒眉倒豎繼續(xù)朝朱元璋的旗艦奔殺過去。

  常遇春接著第二箭,第三箭……,每一箭都準確中靶,身中數(shù)箭的張定邊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擒王的計劃。

  張定邊具體中了多少箭,中在什么部位不得而知,估計是傷得不輕,要不對于這種視死如歸的猛人是不會輕易放棄這次功敗垂成的謀殺計劃的。

  看來想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無辜的朱元璋被這突如其來的危機嚇出了一身冷汗。陳友諒得知后也為張定邊捏了一把冷汗。畢竟這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一旦有個閃失,接下來的仗還怎么打?

  該怎么打就怎么打。

  朱元璋吃了這么一個悶棍,他的手下自然不干了,七嘴八舌都說“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去給對方搞個突然襲擊?!?p>  朱元璋勸大家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再說我也沒被傷著,這事就這么算了吧!”

  這種立功受獎的關鍵時刻,有點情商的人都不會放過,這會兒不抓住機會不在領導面前說幾句信誓旦旦、不共戴天的話都顯得有點傻。不過任何再聰明的事情做過頭了都會顯得很愚蠢,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p>  朱元璋軍中的很多人都很會見風使舵,領導都發(fā)話了,你還瞎鬧個啥勁?。e人都知道適可而止,偏偏有這么一個人非要逞能,俗稱:犟驢。

  此人叫丁普郎,丁普郎與趙普勝是結拜弟兄,原來都在徐壽輝的帳下工作。徐壽輝手下有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鄒普勝、丁普郎、趙普勝和傅友德。陳友諒干掉徐壽輝后隨即也把趙普勝干了,丁普郎和傅友德見機他投靠了朱元璋。

  等于是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在陳友諒叛變以后,失蹤了一個(鄒普勝),殺了一個(趙普勝),跑了兩個(丁普郎和傅友德)。

  大家別頭疼,怎么元末明初這些人的名字感覺中間都有個字是一樣的,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這就跟出家人取法號差不多。所以那幾個都是普字輩的。

  仇人見到仇人分在眼紅。

  之前說丁普郎投機那是開玩笑,丁普郎也許不是為了功名利祿,或許是真的就是單純想跟他的兄弟趙普勝報個仇。

  有了張定邊之前打的樣,丁普郎也效仿張定邊的做法,沒得到朱元璋的允許就帶著兄弟直接朝陳友諒的旗艦殺去。

  同樣都是人,但區(qū)別咋就這么大呢?丁普郎稀里糊涂就此飲恨西北。

  怎么說呢,也算是鄱陽湖大戰(zhàn)過程中的一場鬧劇吧!

  張定邊可以和常山趙子龍媲美,丁普郎只能說是東施效顰吧!

  但丁普郎這么一鬧,給朱元璋一方贏得了喘息的機會,也給當時參加這場戰(zhàn)爭的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機瞬息萬變,一顆馬蹄釘決定著一場戰(zhàn)役的勝負的論斷一點都不假。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