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娘護夫(三)
藩王叛亂、宦官專政、武將奪權(quán)、文臣結(jié)黨禍國、農(nóng)民軍起義、邪教造反這些在各個王朝都層出不窮的事件,在宋朝政治生活中基本上沒有或者很少有。
只有宋江、方臘起義這個在歷史上有點兒名氣,被施耐庵那老小子編成了水滸傳。
而這個與之漢朝的張角兄弟黃巾起義,唐朝黃巢起義、元末朱元璋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清朝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相比,馳疆揚馬、兵戈爭鋒、喋血梟雄、江山風云變色,宋江方臘起義連小兒科都算不上。
宋之一朝除了被外族欺負的很慘,楊云實在想不起宋之一朝有什么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想過小日子的人,穿越到這個朝代其實是很幸福的。
大環(huán)境如此,小環(huán)境料想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自己有病在身,再說自己是秀才出身,功名不大,好歹也是有功名的,讀書人不管在什么朝代,地位都很高,如果自己不愿意,官府應該不會強制自己去參軍的,跑什么呀,今天跑了,下次官府貼個告示說你是逃犯,到時候跳到黃河都洗不清!
想到這些,楊云有點兒不想逃了,帶著好奇,他想體驗一下這個征兵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管中窺豹,見微知著,通過觀一葉而知天下,好以此觀察這個時代最真實的東西。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觀世音,觀世音,觀遍萬丈紅塵,方知佛之真諦……,宋朝這個內(nèi)政最文明的朝代,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社會,為什么會屢屢敗于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之手?
為什么自己的子民見到征兵卻要逃的遠遠的?難道普通小民都是怕死之輩嗎?不是,絕對不是。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心理呢?
楊云吸了口氣,裝著很輕松的樣子笑著安慰三娘道:“三娘,是官府的軍隊,怕啥,這些官兵又不是土匪,再說為夫是秀才,好歹也是讀書人,有功名在身呢,又有病在身,為夫要是不愿意從軍,難道官老爺還生拉硬拽不成?”
韓三娘著急道:“相公,可不能這樣說呀,你這病好后,許多事都記不清了。
如今的官府征兵可不管什么讀書人不讀書人呢,自從去年開始,官府強制征丁,三天一小征,五天一大征,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名為征丁,實則是官府借著征丁的由頭,勒索錢財,不給錢財,不管年幼老少,都一律抓到縣衙里做大牢,挨板子,發(fā)配到邊遠地區(qū)做苦力,至于是不是真從軍說不好呢?”
官逼民反,官逼民反吶,看到韓三娘焦切切的表情,楊云忍不住道:“三娘,如今是亂世,國家正處于兵戈相爭之中,為夫這幾年不僅讀四書五經(jīng),也讀孫子兵法、六韜等書,大丈夫生于世間,如果真的是有機會從軍,為夫倒也愿意,建功立業(yè),將來好封妻蔭子呢,爭個王侯什么的,你就是一品夫人,嘿嘿!”
楊云話還沒說完,只見韓三娘臉色大變,幾乎要哭出來,道:“相公,萬萬不可有此念想,萬萬不可,三娘可不想什么一品夫人,三娘只想相公平平安安,相公可千萬不要有從軍的念想。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相公要是從了軍,這讓三娘如何對泉下有知的爹爹講啊,萬一有個好歹,三娘將會變成楊家的罪人……”
楊云沒想到自己本來只是隨口一說,原本只是逗她一逗,沒想到小妮子會有如此反應,看著她急的眼淚都快要流下來了,楊云趕緊道:“
三娘莫慌,為夫只是隨口說說罷了,本想逗你高興一下的,哪想?yún)s弄巧成拙呀,都怪為夫,是為夫的錯。
為夫其實就是個自由散漫的人,對建功立業(yè)并不熱衷的,讀圣賢之書,為聲名而活,倒是不值得呢。
再說了,嘿嘿,為夫也沒有那么大本事呢,就算是為夫想建功立業(yè),可那封王封侯的哪有那么容易呀,為夫只是想隨口說說,博你一笑,沒想到你卻是不貪富貴的奇女子啊。
嘿嘿,為夫錯了,瞧你說的,什么楊家罪人不罪人的,為夫要是沒你床前床后的照顧,這回恐怕到閻王爺那里報到去了……。
聽你說爹爹,難道過世的爹爹對從軍也抱有很大的異議嗎?”
韓三娘不好意思地擦了一下眼淚:“恩,恩,照顧相公是奴家的本分之事,奴家錯怪相公了。
是的,爹爹也不愿意你從軍,爹爹離世的時候也再三的叮囑我,讓我無論如何要照顧好你,你是咱楊家唯一的苗子了,讀書原本為了在太平盛世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如今亂世,爹爹說讀書入仕,單憑一人之力也改變不了天下大勢,反而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倒不如當個私塾先生,教化兒童,功德無量……?!?p> “啊……?”
楊云愣怔半響,沒想到一個大字不識的老農(nóng),居然有如此見識:讀書人,亂世單憑一人之力改變不了天下大勢,反而會招殺身之禍。不如開壇教化兒童,培養(yǎng)人才……。
“爹爹,爹爹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韓三娘窘迫一下道:“相公,這個,這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呀,這個爹爹希望你不入仕或從軍當然是擔心亂世萬一惹來殺身之后,于己不利。
還有楊家不能無后,大哥二哥當兵都已經(jīng)戰(zhàn)死沙場了,你要是入了仕或者從軍,阿大擔心萬一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楊家如果無后,那列祖列宗……。
爹爹說咱們是楊家將后人呢,可不能斷了根。”
是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功名利祿面前,每一位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平安。
“喔……?我還有大哥、二哥啊,怎么我一點也記不得了呢?”
韓三娘紅著臉,繼續(xù)羞赧地說道:“是啊,相公。相公你好好想想,咱們家在你上面其實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兩個哥哥一個戰(zhàn)死在抗西夏的戰(zhàn)場上,另一個戰(zhàn)死在抗遼的沙場上。
至于咱家姐姐早些年嫁給了洛陽一位姓王的當兵的,可自從嫁過去一直都斷了音信兒,現(xiàn)在這年頭恐怕早已是兇多吉少。
阿大說我們楊家?guī)X的人都是楊家將的后人,可祖宗后來歸隱留有祖訓:楊家后人以后堅決不能從軍,違反此訓必不得善終。
大哥、二哥違背父意,偷偷入伍,結(jié)果,結(jié)果就……,你是家里的獨苗苗了,爹爹是個極遵祖訓的人,所以阿大就……。
不說阿大,其實三娘娘家爹爹年輕的時候也是軍人呢,還是禁軍呢,后來爹爹退伍做了獵人,爹爹說當兵是九死一生,這一生還要看造化,爹爹還說依眼下的朝廷,仗打贏了,你不一定能撈著好處。
仗打輸了,你一定會背黑鍋,仗打與不打都很糾心,敗,老百姓苦,贏,老百姓也會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爹爹說寧可閻王殿里走一遭,不去宋營呆三日,你要是去當兵,娘家爹爹肯定也不會答應……。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富貴人人羨慕,可一將功成萬骨枯呢,三娘也不希望相公從軍?!?p> 聽到這里,楊云已然明白,兵途仕途險惡,即使在這個政治最為文明的朝代也是如此,這個社會及其重視家族延續(xù),膝下無子將被視作莫大的不孝,三娘如此懼怕自己當兵,不光有擔心夫君性命危險的原因,還有遵循祖訓的意思。、
這不光是她自己的事情,還有爹爹的吩咐,甚至還牽扯到列祖列宗,傳宗接代大過天,封建禮教思想?yún)柡Π。?p> 楊云聽到三娘這一番話,也不知道怎的,心中有些悵然所失,先前他胸中分析當今的社會形勢,也認為自己不適合從政和從軍,雖然如此,但他心仍抱有一絲幻想和幾分奢念。誰不想出人頭地啊?
剛才韓三娘慌慌張張地跑回來,說有官軍強制性征丁,他故意逗韓三娘說從軍,建業(yè)封王封侯,當韓三娘說出征丁的事,楊云忽然覺得其實自己既然穿越到了這個時代,當兵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現(xiàn)在韓三娘的一番話,又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自己是穿越來這個時代的,借尸還魂,早已不是之前的那個楊云了,說什么崇高的愛國情操什么的,那有點扯,可……。
…………
就在這時,剛才還安靜的小村里此刻忽然陣陣犬叫,到處傳來雞飛狗叫的聲音,亂糟糟一片,不一會,楊云家院門外傳來一陣“咚咚咚’的敲門聲。
韓三娘緊張道:“相公,咱們說話說的太久了,耽擱了時間,沒想到這些官兵這么快就來了,逃到山上是不成了,如今只有委屈一下相公了,相公快躺好,裝著重病下不了床的樣子,重病不下床,更別提什么應征當兵了,我來應付這些兵老爺!”
楊云按照韓三娘的吩咐躺在床上,頭上蓋了一塊白色的濕毛巾,不間斷地發(fā)出被病痛折磨的呻吟聲。韓三娘守在床邊寸步不離,一臉的專注,慌慌然,似在思考著什么。
小妮子這裝傻勁兒讓人感覺美極了!小妮子平時溫順乖巧的像只小羊兒,沒想到來事兒的時候竟然也這般機智。楊云心下大慰,誰說山野村婦不聰明?
楊云躺在床上,凝心靜氣,用耳細聽,只聽院外”咚咚咚“地響了幾聲后,一個大漢怒氣匆匆地道:“笨,敲不開門不知道硬闖啊,都什么時候了,干什么吃的,快,快,再抓不到人,小心鞭子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