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經脈奔流,神游物外
“每逢大事有靜氣……”
周文成心中反復默念了這句話,隨后重新調整呼吸吐納。
這一次他為了將動作做到位,幾乎差點兒把肩膀給卸下來。
當下這個動作正是之前他印象最深的那個,雙手穿過胯下,交叉抓住腳后跟后,腦袋又從雙臂之間伸了過去,不過周文成身體柔韌度欠佳,因此無法將腦袋貼到屁股附近,只能穿過去后就此作罷。
他隨即開始調整呼吸吐納。
在他修煉的《金剛功》中,為了讓氣流凝聚在指尖上以至于做到以氣運針,因此周文成一直以來學習的氣血運行方式其實只有一條路線。
人體經脈共有二十條,分為正經和奇經兩種。
其中正經有十二條,包括了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
而奇經共有八條,分別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這兩種合在一起就成為奇經八脈,而人體周身三百余處穴位,正是分布在這些經脈之上。
正經主要是氣血的流通通道,奇經雖然不是氣血流通的地方,但是卻出處參與著氣血的流通,可以理解為它是正經十二經脈的統(tǒng)率、聯(lián)絡和調節(jié)的作用者。
一正一奇相互配合,表里依存,共同作用,構成了人體器官臟腑之間氣血流通的一套規(guī)則。
在這二十條經脈之中,周文成雖然練習了這么多年的氣功,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僅僅用到了其中的一種而已,即手三陰經中的手闕陰心包經。
這條經脈路線始于天池穴,即胸口外緣二指距離位置,經天泉穴進入曲澤穴,再由郄門穴流經內關穴而入大凌穴,最終經過勞宮穴流向中沖穴。
之所以選取這條經脈作為氣功練習方法,主要是因為中沖穴穴位位于中指指甲蓋內側,這里同時也是捏針運氣的地方。
因此很多人在看到他施展太乙神針時,都只不過是湊了個熱鬧,換做內行人來看的話,一眼就看出來這里面的門道了。
和一些中醫(yī)師運針方式不同,周文成扎針時并不是常見的用食指和拇指去拿針,而是用拇指和中指。
很多人覺得這只是周文成的個人習慣而已,殊不知這里面卻隱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秘密。
那邊是周文成運氣的經脈路線選擇在了以中指中沖穴作為終點的經脈,因此使用太乙針法,以氣運針時,是必然要中指按針的,要不然這個氣就沒辦法通過銀針透出去。
同樣的道理,他二師父張道爺,當初用的則是拇指和食指握針,不過老道爺實力比周文成更上一層樓,以拇指上少商穴的經脈和以食指上商陽穴的經脈,兩條經脈都可以做到以氣運針。
說白了太乙針法難學就難在這一點,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學會氣的運用。
這種東西也是有天賦加成的,比如有些人學武藝,學硬氣功,短則三五年內就小有所成,長則幾十年也沒有長進,關鍵就在于能否領會氣的存在,以及如何去運用氣。
電視上很多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談到功夫時經常會提及的一個詞匯便是“氣沉丹田”,其實這里面就包含著數(shù)條經脈的走向。
丹田有上中下三丹田之分,人們常說的是下丹田,即腹部肚臍下三寸的位置,它之所以經常被提及,就是因為這個穴位格外奇特。
它是三陰任脈的匯合點,氣沖則升,氣虛則合,類似于一個氣室,任脈、沖脈、督脈三大奇經皆是于此處發(fā)源,是氣血流動的儲存和起始點。
因此內家功夫強不強,丹田內儲存的真氣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素。
類似的道理,周文成現(xiàn)在所會的氣功,只不過是將天池穴儲存的氣,通過手闕陰心包經這條經脈路線運到中指指尖的中沖穴。
天池穴并不是丹田、氣海這種能儲存大量真氣的穴位,因此周文成體內的真氣并不多,要不然就不會出現(xiàn)每每用了太乙針就總是身體虛弱、需要休息,或者沒辦法持續(xù)長時間使用太乙針的情況。
真正的原因就在這里。
真氣太少了,其他路線他又不會,莫得辦法。
周文成腦袋在雙腿之間扭得生疼,周圍的冷氣越來越足,他已經有點失溫的感覺了。
隨著他不斷默念歌訣,調轉真氣,身體內的氣血還是流動了起來。
這個姿勢對應的經脈一共有六條,分別是奇經中的任督二脈,以及陰、陽維脈和陰、陽蹻脈。
周文成本來就沒練習過其他經脈的使用方法,再加上這六條經脈全是奇經,因此他一開始按照以前他使用手闕陰心包經的方法練習,結果不僅沒有生效,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一時間,周文成只覺得周身血氣逆行,翻騰不止,渾身上下痛苦萬分。
他連忙停下這種運氣方式,按照書中歌訣記載的穴位順序和運行方式開始呼吸吐納和調整真氣,重新運行。
這一次身體倏地舒服了不少,雖溫度奇低,如置身寒冬臘月間,周文成卻覺得周身生發(fā)出了一種暖洋洋的氣流出來。
如同山間涓涓小溪,雖然那股氣流非常微弱,但卻真實存在,絕對無疑。
此時此刻,他已經忘了自我,進入到了一種奇特的環(huán)境空間之中。
周身的穴位和脈絡呈現(xiàn)在腦海中,流動的氣血如小溪,而周身儲存真氣的幾處氣海如同大海,而整個軀體的穴位就像是一個個關卡,皮肉筋骨這些組織,則變成了一座座高山。
他在山水間來回穿梭,已然忘記了自我。
整個人體的結構圖從來沒有這么清晰地呈現(xiàn)在周文成眼前,朦朧與現(xiàn)實之間,他又覺得整個人體如同一塊電路板,經脈是線路通道,氣血如穿行的電流,穴位則是控制開關,氣海則是提供能量的電池,肌肉器官如同使用能量的電器元件,人體內病變的肌肉、器官等組織則變成了電阻,又根據(jù)壞死程度不同,阻力又有大小之分……
他在這獨特的時空宇宙中遨游飛行,儼然已經忘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