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亮對常彪的熱情略有一些尷尬,常彪因為養(yǎng)豬場一直虧損,所以有找到他幫忙繼續(xù)向政府申請補助。
但是前期建養(yǎng)豬場的時候已經有給申請過了,鎮(zhèn)政府也有批準,錢都給到了,畢竟鎮(zhèn)里是真沒啥產業(y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回家鄉(xiāng)投資,雖然規(guī)模不大,也不是啥好產業(yè),也聊勝于無,能支持就支持一下了,而且也剛好符合國家補貼范圍。
鎮(zhèn)上本來就沒啥稅收,基本全靠財政撥款,預算有限,怎么還可能給補貼,除非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但是養(yǎng)豬場現在這要死不活的樣子,哪里還能擴大規(guī)模。
馬文亮訕訕的笑了笑:“也算是好消息,但是不是那個好消息?!?p> 然后指向陳曉道:“常彪,你看這是誰還認識不?!?p> 常彪這是才發(fā)現馬文亮身邊跟著個年輕人,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一下子還真人不出來時誰,村里平常也不怎么見到年輕人,只有過年的頭幾天才能看到些。
常彪趕緊掏出煙遞上道:“眼拙,還真看不出?!?p> 馬文亮道:“陳炳樹的崽,陳曉。”
陳曉婉拒了常彪遞過來的煙,應聲道:“彪叔,我沒抽煙。”
常彪的嗓門很大,大笑道:“不抽好,不抽好,陳曉啊,我小時候還抱過你呢,那時候可是個小調皮鬼?!?p> 陳曉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說實話有些不太記得,不過一個村的,抱過也正常。
馬文亮笑道:“可不是個小調皮鬼,我記得這小子五歲那年,我和他爸在水站打水,一口煙的功夫這小子就不見了蹤影,我說壞了,指定是掉水里了,這個要遭,還是他爸陳炳樹厲害,順著壕溝一路追,從跳下去到擰著這小子上來,叼在嘴里的煙都沒打濕?!?p> 馬文亮說的這事,陳曉聽自己爸吹過不知道多少回了,說實話自己是不信的,很難想象陳炳樹是如何在追的過程中嘴里還叼著煙的。
常彪哈哈一笑,然后說道:“來。我們里面坐。”
常彪在養(yǎng)豬場旁邊搭有簡易的屋子,倒也各項設施齊全。常彪叫自己老婆泡好了茶,便叫苦不迭道:“馬書記,您可真要幫幫我?!?p> 馬文亮道:“常彪,鎮(zhèn)上是不可能再給你補貼了,再說了,你總不能一直來靠國家補貼你。”
常彪嘆了口氣:“唉,我也知道希望渺茫,但養(yǎng)豬場就這樣關了我實在是不甘心。”
“不過,陳曉說對養(yǎng)豬場有興趣,你要是實在支撐不下去,陳曉剛好有興趣,要不你轉手給他算了?!瘪R文亮說完,看了常彪一眼,觀察著常彪的表情。
常彪聽了馬文亮的話,臉頓時僵住,在此之前他即使再困難,也沒有想過要轉讓脫手的事情,咋一聽的時候會有些憤怒,但終究憤怒不起來,因為確實有些難以為繼了。
馬文亮打量了一眼常彪,繼續(xù)道:“其實這是原本與我沒啥關系,你這養(yǎng)豬場一步步建起來不容易,我是知道的,其中我也參與,我也真心是希望能辦好,但是站在客觀的角度說,現在這個樣子,能脫手,回些本錢也是好的,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倒閉,都打了水漂好!”
常彪沉默了,悶聲抽著煙,等了一會,馬文亮為了打破尷尬,對陳曉說道:“你是不知道,辦個養(yǎng)豬場多不容易,這養(yǎng)豬場雖然不大,但是前前后后費了很多心力,比辦個大廠子手續(xù)也少不了多少,先是選址,找到這么個好地方,然后是到國土局辦養(yǎng)豬用地證明,環(huán)保局辦環(huán)保手續(xù),又要設計好圖紙到規(guī)劃局審核,之后又要到發(fā)改委備案,這一些辦完之后,還要到畜牧局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養(yǎng)殖場備案登記手續(xù),動物馴養(yǎng)繁殖許可證,最后還要到工商局辦理生產經營許可證!另外為了環(huán)保,還要買專門的豬糞污水處理設備,建沼氣池等等!”
陳曉點了點頭,這一整套下來,聽著就讓人感覺到不容易,沉吟了一下道:“彪叔,您分析過養(yǎng)豬場虧損的原因在哪里沒?”
常彪道:“還能是啥原因,豬肉價格不振,生豬價格一直上不去,而豬飼料價格又一直漲,我看了一下,賣豬飼料的要賺錢,收豬的賺錢,屠宰場要賺錢,賣肉的要賺錢,都向養(yǎng)殖戶擠壓利潤空間,最后只有我們養(yǎng)殖戶不賺錢?!?p> 常彪說得有一定道理,農民也好,養(yǎng)殖戶也好,不賺錢的根本原因在于掌握不了定價權,所以沒有辦法把控利潤空間,但是也絕不僅僅是常彪說得這樣,如果都不賺錢那天底下就沒人養(yǎng)豬了,大家也就沒豬肉吃了。
養(yǎng)豬場不賺錢應該還有別的原因,不過好在陳曉知道豬肉價格要大漲,所以就是最后找不到原因也沒事。
陳曉道:“彪叔,我是誠心想接手養(yǎng)殖場,如果您愿意轉手的話,您算筆賬,我按您的實際投入轉讓給我,當然您和嬸的勞動力成本就不能算在里面了,豬場我看到好像還請了人,這個員工工資可以算在里面。您就算虧了個勞力了,看行不?豬場欠的飼料錢也由我來付?!?p> 陳曉之所以這樣說,也是知道后面肯定能賺錢,也不意思壓價,畢竟是同一個村的鄉(xiāng)親。
馬文亮豎了個大拇指:“陳曉,仁義呀,看來你這幾年到外面打工掙了不少錢?!?p> 陳曉謙虛笑道:“馬叔,哪有,都是省吃儉用存了一點,然后找銀行貸了一筆款子。”
馬文亮道:“還貸了銀行的款子?那可要謹慎些,別到時候還不上?!?p> “馬叔放心,我心里有數。”
馬文亮對常彪道:“常彪,你這還考慮啥呢,這好的事去哪里找?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p> 常彪沒做聲,又掏出煙遞了馬文亮一根,然后自己點上一支抽了起來,應是在心中權衡。
陳曉和馬文亮也沒有再說話,這么重大的事情思考一下也正常,于是都默默等著,馬文亮也抽起了煙,馬文亮知道常彪的糾結,但是有什么辦法,現實的情況就擺在那里。
能有人接手,總比倒閉了強。
馬文亮也有自己內心的糾結,農村農業(yè)雖說是重中之重,但總是低到塵埃里的,有本事的有在外面買房搬出去了,沒本事的也在外面掙扎。
虎頭山村更是偏遠的村落,雖說是魚米之鄉(xiāng),但地理位置不好,注定是不會有大的發(fā)展,即使是走出去在外面混得好的,也沒有人會愿意回鄉(xiāng)投資。
村里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馬文亮有時候想,等到他們這一代人去世了,這個村子還在不在。
想來總是還在的,也許會變成美國那樣的農場吧,也許是一片荒蕪了。
對于現在還愿意回鄉(xiāng)投資的人,馬文亮是真心希望他們能成功,也是真心希望他們能把自己的家鄉(xiāng)帶起來,而不至于鄉(xiāng)親們還要背井離鄉(xiāng)去打工,睡工地,睡地下室,睡窩棚。否則,前些年他也不會腆著一張老臉,去找那些混出去了的人,一家一家去化緣,終于讓村里通了水泥路,通了路燈。
也是現在政府政策好,國家也出一些,只要愿意建設,國家都會補貼!
吸掉兩支煙之后,常彪終于說話了:“行吧,不過我想要占10%的股份,錢你可以少付一些。另外我和我老婆想繼續(xù)在這養(yǎng)豬場干,工資按我們現有養(yǎng)豬場的2個人的工資付就行,一個人一個月三千塊錢。我們年紀大了,實在不想再到外面打工了。”
陳曉松了一口氣:“好,我答應你!”
馬文亮也松了一口氣,好像又有了點希望,雖然這個希望是如此的小及微不足道!
陳曉這孩子不錯。
好像還沒對象呢!
馬文亮露出了溫和的笑容。